晉王聽了這話之後,馬上說道:“不對呀,如果朝廷不需要支付任何錢財,直接動用徭役、差役來修路的話,豈不是無本的生意。
這對朝廷來講,豈不更好?”
太子朱標這時候立刻說道:“攤丁入畝之後,徭役、差役就已經大量裁減,給百姓們帶來了巨大的減負,怎可重新提及?”
晉王一聽這話趕緊點頭,“原來是這樣,那陳寒你繼續說吧。”
陳寒說道,“其實讓朝廷支付給大明商會這筆錢,看上去好像朝廷吃了大虧,但未必。”
燕王朱棣問道:“此話何解?”
陳寒回道:“殿下的這樣看,首先修一條路,必然帶來人群集中。
人群集中之後吃喝拉撒都要花錢,工人們拿到了工錢之後,他們可以就地採買,拉動周邊的經濟。
有了商機之後,自然會有無數的買賣人嗅著商機而來。
如此就帶動了當地的整個發展,各種配套設施也可以應運而生。
朝廷支付了修水泥路的費用,但帶動周邊的商業也能收取大筆的商稅。
一來二去朝廷並沒有損失什麼,卻得到了百姓的認可,提高了朝廷的公信力。
最重要的是道路暢通後,有多大作用,我想晉王、燕王二位殿下,你們處於塞外邊境,應該非常明白,每次作戰,糧食補給的運輸有多麼的重要。
一旦水泥路面鋪設到全天下,形成巨大道路網路,那麼從南邊運送糧草到北邊,將不再是遙遙無期的事情。
而南北貫穿之後,南北商人做買賣,豈不更加方便?屆時商稅還會少?”
燕王朱棣一琢磨好像也對。
陳寒繼續說道:“第二樣就是,水泥絕不僅僅只是用於修路。
紅磚即被燒製出來,那麼以後修建房屋是不是也可以用?
玻璃也燒出來了,難道僅僅只是用來製作望遠鏡?完全可以把如今的紙糊窗改成透明玻璃的窗。
諸位想一想,紙糊的窗搞得咱們的屋內一片昏暗,而且一旦颳大風,還容易吹壞。
大戶人家如果想要改善環境,想要讓家裡亮堂點,用上玻璃是不是就是兩全其美?既美觀、透光又防風,我想這也是一大筆的生意。
機械製造你們更應聽過珍妮紡紗機以及如今升級的洪武紡紗機,還有飛梭織布機。
江南的各大作坊,每年要採購多少我們的機械?
這也是一大筆生意。
最最重要的是,大明商會現在成立的東洋分會,每年……不,是每個月,從倭奴那邊運回來一百萬兩白銀。
如今的這些白銀是全部入庫到朝廷國庫,然而大明商會一旦運轉,我已和陛下、殿下達成了協議。
其中的一成,也就是十萬兩白銀,是入庫大明商會的。
這是給大明商會東洋分會的分紅,我想這種真金白銀可是要比虛的來得更加穩妥。”
當陳寒說完這番話之後,燕王、晉王、楚王、齊王、湘王幾個人個個目瞪口呆。
真是沒想到,在這一年的時間裡面,陳寒已經將如此的規劃佈局下去。
尤其是修路。
就像陳寒說的一樣,大明商會是和朝廷做買賣,那就是天下第一大商號。
將會吸引多少買賣人一起過來?而這當中操作的空間可就大了。
朝廷和大明商會做買賣,大明商會完全可以和那些民間的字號做買賣。
以後掙錢那是沒有問題,而且是掙大錢。
所以這些王爺們現在就心動不已。
尤其是晉王他帶頭問了,“那我們需要伱說的入股本金多少?”
其他王爺也說了,“對啊,這才是重點!”
“還有,我們能有多少分紅,也得說說吧!”
王爺們這麼問,陳寒立刻回道,“我對大明商會股份的安排是這樣的。
大明商會的股份一共一千萬股,朝廷佔五百萬股,宗室佔二百萬股,皇室佔三十萬股,我佔一萬股,商人是二百萬股,剩下的六十九萬,則作為今後對功臣的獎勵。
至於獎勵多少,就看功臣立功多少,這也是一種激勵。
至於每一股是多少錢的,暫時定價為一貫寶鈔每股。”
王爺們聽到陳寒說的大明商會股份每一股是一貫寶鈔,那可是相當大的一筆數字。
這麼算起來的話,朝廷就得先拿出五百萬貫入股。
而自家宗室佔有二百萬股,分配到每一家也得出個十萬貫左右。
這果然是一筆大買賣呀。
不過很快就有王爺站出來,提出反對意見。
站出來的是齊王,“不是,陳寒你怎麼能讓商人佔據二百萬股呢?這不是和宗室一樣?那些商人怎麼能和我們平起平坐呢?”
聽到齊王這麼說,其他的王爺紛紛是議論。
“說的就是,我等乃是皇家宗室,這麼一來,到時候難道我們還要聽他們的不成,這絕對不行。”
“我絕對不會和那些低賤的商人平起平坐的。”
“此言甚是,絕對不能搞這種退步。”
陳寒看的這些王爺們一提到要跟商人平起平坐,就個個是不服氣的樣子,馬上說道:“如果諸位王爺能夠親自操持生意,能夠親自來主持每一次的買賣,那我無話可說。
我甚至可以把商人所佔的股份,給願意站出來親自做買賣的宗室,怎麼樣?有人願意親自去做買賣嗎?”
陳寒這麼一反問,這些王爺們又啞口無言了。
因為剛才他們就說,他們作為宗室,是絕對不會自降身份去做生意的。
原來陳寒說的大明商會旗下會有很多生意人去做這些買賣,親自操刀,是要透過股份將這些買賣人拴在大明商會這條船上。
這下宗室們沒有話講了。
陳寒見狀說道:“將股份拿出來招募買賣人進來,為的就是把那些買賣人捆在大明商會的這根繩上。
我要招募的那些買賣人,首先本身就具有品德好、能力強、資金雄厚的大商家,這樣的商家才有資格進入到大明商會。
他們本身帶著雄厚的根底進來之後,他們可以利用自己的資源,來幫大明商會去做買賣。
而大明商會,則提供大量的訂單。
如此一來,大明商會可以獲得利潤,買賣人也一樣可以獲得利潤,他們還可以獲得分紅,同時有大明皇家商人這個稱號,也是一種榮譽。
就像一年前戶部右侍郎夏元吉賑災之時,在夫子廟前立碑為信一樣,那些商人不一樣踴躍地捐錢?
其實商人以前地位低下沒人尊重,他們需要獲得大眾認可。
透過什麼辦法?行善吶!而現在他們透過什麼辦法獲得更高的地位,當然是透過與皇家商號大明商會合作,獲得皇家商人的稱號。
這可是一塊金字招牌,也是大明商會最大的資源。
將他們都給拉攏過來,不僅能讓他們親自操刀去主持大明商會的買賣。更能利用他們的資源互惠互利。
諸位王爺,我這樣解釋你們心裡能好受一點嗎?”
王爺們沒話說了。
大家都不大好意思,最後還是齊王解圍說道:“那你還是說說到時候我們能分到多少吧?”
陳寒笑道:“好的,諸位王爺,你們要知道,二百萬股宗室的股份,分到你們每一家,每人至少能拿到十萬股。這是什麼概念呢?”
陳寒再一次朝門外喊了一聲,“把白布以及我的炭筆拿過來!”
外面有太監,將一塊簡易黑板,現在變成了白板,抬了上來。
這塊白板長兩米,寬一米五。
陳寒拿的是碳筆,也是因為他毛筆字實在是太爛,他只能拿自己製作的碳筆,類似硬筆來給這些王爺們上課。
陳寒把黑板拿過來之後,先是在黑板上面寫上——大明商會股權分紅有關事宜。
然後把朝廷、皇室、宗室、商人以及自己的股份、獎勵股份分別列在上面,使整個版面非常清晰。
接著陳寒說道:“如果大明商會每年的利潤是一千萬兩白銀……”
楚王站起來說道:“欸,為什麼要用白銀呢?不能是寶鈔嗎?你現在攤丁入畝回籠用的都是寶鈔,我還聽說,今後不允許白銀和黃金當作貨幣來使用,而是拿寶鈔來使用的。”
陳寒解釋起來,“楚王殿下所言甚是,現在朝廷的確不允許黃金白銀單獨貨幣。
但是黃金白銀當做概念就更清楚了,我是要讓你們明白你們每年能夠拿到的分紅是多少?”
楚王聽完之後坐了下去,陳寒接著解釋:“如今的親王,就拿鎮守邊塞的晉王、燕王殿下每年的俸祿來算的話。
其中糧食收入是四萬石,如今糧食價格是一兩白銀四石糧,也就是說您糧食收入每年是一萬兩。
加上絲綢、布匹、草料、賞賜等等摺合一千兩,您覺得合適嗎?”
晉王點頭,燕王也點頭。
”至於內陸的親王你們,每年的俸祿是三萬石糧食加上各種其他,摺合成白銀收入是八千五百兩白銀,這麼算的話就相當清晰。”
陳寒把他們的收入都清晰地寫在了黑板上。
然後回過頭說道:“把你們的收入都給算完了之後,咱們再來算一下你們能拿到的分紅。
就按照大明商會一年一千萬兩白銀的利潤來算的話,每年的股東大會,拿出五百萬兩來分紅!”
湘王朱柏比較年輕,立刻站起來說道:“不對啊,你不是說有一千萬兩白銀的利潤,為何不能全分了?”
晉王笑了起來,“你這小子,果然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
難道賺來的錢全部給你分了?以後做生意不做本錢了?誰家做生意會把賺來的利潤全給分了?”
湘王朱柏鬧了個大紅臉的坐了下去,大傢伙也都哈哈大笑。
陳寒笑道:“看起來晉王殿下還是相當精明。”
晉王頓時洋洋得意,“那是,咱怎麼也掌管整個山西的邊防,要算的賬目那也不少,這點還是知道的,你繼續說吧。”
陳寒笑道:“好,那我問一下在座的王爺們,如果拿出五百萬兩百兩作為分紅,按照你們所佔的股份,你們自己算一下每人每年能拿多少白銀,你們先算,我喝口茶。”
說著陳寒停頓了一下,拿起茶碗喝起來。
下面的王爺們嘀嘀咕咕起來。
這畢竟是一筆大數目,他們這些人從小數學就不好。
算了一遍又一遍都覺得不對。
而陳寒等了片刻之後笑道:“還是我來幫你們算一算吧,五百萬兩的分紅朝廷佔一半,拿去兩百五十萬兩。
宗室佔二百萬股,分紅就是一百萬兩。
而分到你們手上,每一個人能拿到多少呢?”
一百萬兩?我的天!王爺們震驚萬端!陳寒雙手撐在桌子上,身子朝前傾,臉上帶有笑容:“答案是四萬五千兩!”
四萬五千兩!!!當這個數字被說出來之後,即便是晉王和燕王,都嚇得一大跳。
這也太多了吧!
即便是自己沒有削減俸祿的時候,也根本拿不到其中的一半。
更不要說其他的王爺。
就連太子朱標坐在下邊,都嚇了一大跳。
如果大明商會真的每年能夠做到這麼大的利潤的話,那還需要朝廷去支付宗室的俸祿?不僅不需要,朝廷還每年能從大明商會拿到幾百萬兩的利潤。
這是什麼概念?這簡直就是在搶錢。
難怪陳寒會說,既可以解決宗室的俸祿問題,又能讓老百姓們以及官員們沒有任何怨言。
因為從此往後,根本不需要朝廷拿出一枚銅板來支付宗室們的俸祿。
王爺們一個個眼睛都快要冒綠光了。
特別是像楚王、湘王、唐王這樣的王爺們,他們本身就身處在中原內地。
這一次削減俸祿直接削掉了他們兩萬石,按照陳寒說的只能拿到八千五百兩白銀的俸祿。
而現在如果真如陳寒說的那樣,他們每年能分到的起碼是四萬兩,那不比之前多個四五倍?一想到這裡,頓時期待起來。
他們現在是絕對支援。
不過還是燕王朱棣站出來說道:“陳寒你現在說的只是水中花鏡中月,你怎麼就能保證每年的利潤能達到一千萬兩,如果沒有呢,你怎麼辦?”
要不怎麼說這是後期能當永樂大帝這個稱號的王爺,果然是聰明,能看出最關鍵的地方。
而陳寒笑了笑:“殿下,不瞞你說,其實東洋分會每次只運回一百萬兩白銀,還是我跟他們講,大明今後不需要這麼多白銀的流入,所以產量才有所控制。
如果真放開了來挖掘白銀,按照大明商會東洋分會所掌握的技術來看,每個月運回二百萬兩白銀還是綽綽有餘。
但即便是每月只運一百萬兩百銀,大明商會每個月也能從中拿到十萬兩白銀的分紅。
也就是,說一年就是一百二十萬兩白銀的純收入。
剩下的七百八十萬兩白銀的利潤,怎麼來的?
修水泥路、賣玻璃、機械製造以及今後大量的紡織訂單。
國與國之間的貿易絕對要開啟,海禁是一定要開放。
屆時咱們打造一支強大的海軍隊伍,南下拓展南洋各國。
這也是咱們大明商會要做的買賣。
屆時別說一千萬兩,我說每年的利潤有五千萬兩都算是少的。
至於如何經略南洋,這也是我等一下馬上要展開的一個課題。
甚至我還要搞幣緣戰略,也在這一次跟你們都講一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