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統計真的是嚇一跳孔府經過了千多年的積累,光是田地的積累就不是一般人家能夠相比。
根據這大半個月的抄家,陳寒手上拿到了一份清單。
孔府光是在山東田地就有兩千六百多頃,一頃土地是一百畝,就是173平方公里。
至於在外省還有多少,還沒清點完成。
反正後世不少都說孔家的田地得有個一百多萬畝。
說回正題。
173平方公里是多大呢?
後世一個鎮子的面積大概是150平方公里左右,通常一個鄉鎮的常住人口在六萬人左右。
也就是說後世六萬多人的耕地面積沒有孔府一家多。
北京二環的面積是62平方公里:三環的面積是159平方公里。
後世曲阜市的面積是815平方公里。
也就是說孔府一家的耕地面積佔據曲阜市的五分之一還要多。
至於孔府裡面的奇珍異寶那更是數之不盡。
這些對於陳寒來說並不重要,錢財乃是身外之物這句話陳寒是理解得相當透。
這些金銀珠寶在自己做小人物的時候,覺得那都是自己今後生活的保證。
可是當他手裡面掌握了權力之後,他才明白。
錢財只是一句話的事情而已。
於是陳寒沒有把這些放在眼裡而是一揮手,全部封存然後要運回京城。
這裡面尤其是孔子留下來的那些經典典籍,更是被他小心地儲存好。
還有孔府最重要的東西——孔府密檔。
孔府這個家族存在世上一千多年,幾乎每年都要將自己家的所見所聞留下檔案。
這才是真正的寶物啊。
陳寒的這一舉動讓跟在陳漢深後面翰林院學士林改之十分的驚訝。
陳寒看到他眼睛裡面的震驚之色。
陳寒笑問:“怎麼在林翰林的眼裡面本侯就是個只知道用武力?”
林改之尷尬地笑了笑。
說心裡話他在看到陳漢下令殺那麼多的讀書人。
心裡面多少有點對陳寒不滿。
但沒想到陳寒在面對如何孔府財物的時候。
對黃金白銀珍寶美器卻沒有什麼興趣。
而是對孔府記錄歷史的檔案這麼感興趣。
林改之不由得笑了起來:“侯爺,屬下感興趣的是為何您對孔府的密檔這麼感興趣?”
陳寒反問:“你覺得呢?”
林改之回道:“屬下認為掌握權力應該要比錢財更有吸引力!”
陳寒回過頭來看著林改之:“楊修可沒有什麼好下場啊!”
嘶……
林改之聽到陳寒這麼說話,頓時覺得後背是脊背都涼了。
楊修的故事一直都是不少讀書人的反面例子。
都知道楊修這個人就是因為喜歡猜曹操的心事,導致小命休矣。
而陳寒這句話也是在警告林改之,不要胡亂去猜測自己的心思。
林改之滿頭大汗絕沒想到陳寒翻臉比翻書還快。
用來警告他的例子便是死亡警告。
撲通!林改之跪倒在地上:“屬下知錯!”
“起來吧!你的任務就是整理好這裡的秘檔,一份都不能少!”
“是!”
陳寒沒有跟他廢話走了出去。
等陳寒離開後林改之才感覺渾身都是汗水。
“這個年輕的侯爺真是不可小覷!”
……
孔府到底有多豪華陳漢真不知道用什麼語言去形容。
反正規模肯定是比皇帝住的宮殿小一點。
但是裡面裝飾的精美程度絕對要比皇宮要好。
這可能是因為朱元璋這個皇帝比較簡潔的緣故。
接下來的幾天時間。
對孔府裡面的嫡系進行的公審結果很好。
孔希明的罪名是殺害四名少女,證據確鑿,斬立決!
希字輩的裡面共有七個因為擅殺百姓,斬立決。
克字輩有十一個老東西因為殺害平民,尤其是淫辱了普通女子被判斬立決;
與孔訥平輩的一百一十二人斬立決!
孔家外宗,一共有二百四十三人手上沾染了普通百姓的性命,被判斬立決。
孔府嫡系血脈一共五百五十六人,斬立決者一百二十七人,三百九十八人流放邊疆充軍。
唯有三十一人明確是沒有任何罪行的,貶為平民。
孔家外宗被抓一千三百二十五人,斬立決者二百四十三人,七百二十五人流放邊疆充軍,剩下三百五十七人貶為平民。
曲阜知縣助紂為虐為虎作倀,斬立決。
兗州府知府同罪斬立決;
左布政使經查包庇孔府罪行成立,斬立決;
整個山東經過徹查長期包庇孔府罪行的官員不下二十人,情節嚴重者殺,不嚴重流放。
整個山東官場被陳寒整肅一清。
落馬官員不下一百人。
整個山東布政司因為孔府被洗滌了一遍。
百姓歡騰,影響深遠。
……
曲阜。
陳寒帶過來的那些工程學院的學子就得對報名的老百姓進行篩選。
陳寒雖然想在這裡招收不少的學生,但也不能隨便選。
蔣瓛看到陳寒的動作之後終於是確認了孔希明的猜測。
陳寒來山東布政司就是為了藉助打壓孔家來宣傳自己的工程學院。
他帶來的人大量招收學生,就是為了告訴天下人一個很簡單的道理。
你們看孔子故里的百姓都認同我的工程學院。
伱們這些說我工程學院不好的人,有資格嗎?陳寒此舉直接是讓孔家人今後臉上連半分光彩都沒有了。
陳寒這邊是一邊招收學生一邊是丈量孔府的土地。
然後就學了一手打土豪分田地的戲碼。
就地把孔府所有的土地都分給了當地的百姓。
這些土地千年來都在孔府的手裡。
可今天居然分到了自己的手上。百姓們甚至都不敢相信。
於是在分土地的當天百姓們湧上街頭,用各種手段慶祝這一大喜事。
整個曲阜熱鬧了好幾天。
甚至百姓們還自發地給陳寒立了生祠來紀念陳寒。
做完這些陳寒帶著他的戰利品以及學生浩浩蕩蕩地回京城。
如今京城已經開始舉行直隸的鄉試。
這些陳寒都不關心。
他在回京城的路上就接到了關於京城的情況。
京城目前對陳寒把衍聖公挖墳掘墓的事情評論是兩極分化。
有的說陳寒不尊重死者。
也有的說陳寒這麼做得非常好。
就因為這些衍生公的軟骨頭。
到時候免得讀書人都心安理得的軟骨頭。
這是把整個天下的風氣都給打壞了。
這樣的行徑怎麼能讓人不憤怒。
現在侯爺能夠藉助這件事情將孔家的名聲給弄下來,讓天下讀書人從此之後不再迷信孔家,這也是一件好事情。
陳寒對於這些傳聞都不關心。
現在目的已經達到再說什麼話都是得了便宜還賣乖。
不過有一封從自己妻子那裡來的信件倒是讓陳寒很感興趣。
原來為了給太子殿下慶賀生辰。
秦王晉王燕王等人都進京城了。
當然慶賀生辰那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老爺子的意思應該是要,陳寒給他的幾個兒子普及一下大明商會的事情。
雖然口頭上已經和老爺子說過大名商會可以解決今後隨著大明的宗室越來越多,朝廷會比較難養活的事情。
但畢竟還沒有真正的坐下來說這件事。
所以老爺子估計是想借助這個機會,讓陳寒和幾個親王商議好。
另外一件事情是老丈人太子殿下傳過來的訊息,說是遼東那邊接到了一些情況,蟄伏了許久的女真族忽然有了動靜。
看那意思好像是要趁著遼東慢慢的天氣寒冷,比較有利於女真族作戰所以他們準備搞點事情出來。
老丈人的分析是這件事情絕對與朝鮮有關係。
因為上次朝鮮在糧食出口問題上為難明朝的遠征軍,太子直接停掉了朝鮮好幾次朝貢的機會。
讓朝鮮本就不富裕的資源更加的雪上加霜。
所以朝鮮有意借女真搞事情,讓大明知道他們在遼東的作用,從而增加他們談判的籌碼。
陳寒接到這樣的訊息對自己的老丈人的佩服又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能透過這簡單的資訊就判斷出是朝鮮在搞事情。
實在很高明。
而這件事情還真的就如同朱標預料的那樣。
要說清楚這件事情就得把時間撥回到幾個月前。
……
幾個月前。
朝鮮國度漢陽。
當朝臣們將釜山港口和合浦港口對明朝遠征軍的貿易情況上報之後,引起了朝鮮朝堂的軒然大波。
他們這才明白原來人家明朝之所以突然這麼大張旗鼓地跟他們貿易。
並不是看上了他們的那點糧食。
而是因為在倭奴作戰的話直接從明朝內陸運送糧食,成本太高,這才折中從朝鮮採買。
同時為了減少成本更是一鼓作氣地打通了和朝鮮的棉布交易。
這本是一件好事情,畢竟朝鮮國內也很希望朝廷能於明朝民間做買賣,可以換來更多的生活物資。
本國過剩的物資也能賣出去百姓們的日子說不定能過得更好。
但很快他們就發現了一個不好的現象。
那就是明朝那邊過來的棉布質量好價格還便宜。
本國的棉布與人家的對比那就是垃圾中的垃圾。
國民紛紛是採購從明朝進口的棉布,而捨棄本國的棉布。
明朝那邊也加大了棉布對朝鮮的傾銷,但是本國唯一能讓人家明朝看上眼的只有糧食。
如果自家產的糧食每年都這麼多還好說。
但朝鮮那塊地方糧食產量就那麼點,是經不起大量出口的。
於是李成桂的朝臣們就出了個餿主意,提高糧食出口價格來抵衝不斷增加的貿易逆差。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還減少糧食出口的數量,來增加自家的砝碼。
不過很快他們就受到了明朝方面的懲罰。
由於惡性推高糧食價格,明朝太子殿下直接停掉了他們朝鮮的好幾次朝貢機會。
本來朝鮮每年都可以來明朝朝貢六次以上。
說是朝貢其實就是帶著土特產來做朝貢貿易。
這是朝鮮上下都非常重視的生意。
這一停的話損失可就大了。
於是朝堂上面氣氛可就變得不好了。
李成桂在朝堂上直接就發了火:“這個該死的朱元璋!想幹嘛?真以為我們李氏朝鮮這麼好欺負嗎?渾蛋!”
朝鮮堂中官正三品尚書令柳承權急忙說道:“殿下慎言!誹謗君上一旦被宗主知道可是要禍及全國!”
李成桂被這句話噎得滿臉通紅。
但是他卻不敢隨意發火。
因為他很明白別看朝堂上這些人都是朝鮮官員,但是這裡面可是心中不少都認為自己就是華夏人,只不過我家裡是在朝鮮這個地區而已。
你朝鮮國王要是對皇帝陛下不忠誠的話,他們是會偷偷給遠在應天府的皇帝陛下朱元璋打小報告的。
這種氛圍是非常嚴肅的。
至於韓國古裝電視劇裡面經常出現的稱朝鮮國王為陛下這種事情,那都是意淫。
這要是放在明朝,朝鮮的大臣聽到這樣的稱呼,他們都會第一時間站出來打死編劇。
人家一定會高喊:吾等從來都是大明屬臣,本國只有國王何來皇帝?吾等乃是華夏人也!慫恿朝鮮國王稱帝的從來在朝鮮大儒們心目當中都是亂臣賊子。
尚書令柳承權就是堅定的大明派。
李成桂也不好怎麼說,只好散朝。
但有個大臣卻是個拍馬屁的等散了朝之後偷偷找到李成桂,獻了一條計策。
“殿下!而今遼東女真一直窺視遼東,他們擅長打家劫舍奈何沒有補給,咱們何不如支援他們,待到遼東火起,宗主朝廷必然需要咱們出兵平叛。
屆時咱們打個漂亮仗到朝廷去請功然後提條件,朝廷焉有不同意之理?”
李成桂聽了後很心動,不過又反問:“若朝廷不求咱們出兵,而是主動出擊,屆時何解?”
“欸!殿下,您想對付遼東女真野蠻人還有咱們更得力的?明朝朝廷大軍驍勇,卻不擅在冰天雪地下作戰,他們才大不了在冰雪天氣的仗,這豈不是吾等的機會?”
李成桂欣然。
於是一場在李氏朝鮮鼓動之下準備建立功勞的戰爭,就這麼悄然發動了。
陳寒得到了太子朱標的信件之後有了個大膽的想法。
這個想法不僅可以讓李氏朝鮮得到當頭棒喝,更能讓大明的軍威橫掃遼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