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當他這麼一說之後,那些不服輸的主管們紛紛是抬起了頭,每一個人眼眶子裡邊都寫滿了堅定。
陳寒看著他們,“你們要明白,你們現在的工作是什麼,說小一點,你們每一個人在這裡能力的增長,都可以對伱們今後產生巨大的影響。
讓你們每一個人都能夠賺到一筆不菲的收入,讓你們今後的人生,甚至包括你們家族的人生,你們的子孫輩的人生,都能得到改善。
從今往後你們將不會再是泥腿子,你們甚至可以光榮地告訴所有人,你們曾經參與到了一件多麼偉大的事件當中。
你們可以比你們村裡面所有人都要更加有出息。
這還是小的,往大了說。
你們現在所做的每件事都能把大明王朝的歷史改變。
史書今後可能會將你們的名字寫在史書當中。
意味著,今後你們的名字不僅僅只是一個名字,你們所代表的還是一個時代;意味著,千秋萬代之後,依舊有人會記住你們;意味著,以後你們的子子孫孫都能在史書當中找到你們的名字,並且把你們的事蹟當做口口盛傳的傳奇。”
當陳寒這麼一說之後,不要說下面這些主管和小組長們一個個抬起頭來,那眼神裡邊熾熱的光芒怎麼都擋不住。
就連沐英在這個時候都挺直了腰板。
因為他知道自己的名字,將可能會因為這件事情,而永遠被寫在史書當中。
雖然他參與到了大明王朝的開國,但與那些事蹟相比較而言。
自己帶著東征軍,作為東征軍的統帥來到了倭奴,並且取得了現在這些成就。
他覺得會讓他更加的能讓所有人銘記住。
當陳寒說完這番話,下邊所有人眼睛裡面的熾熱之後,陳寒再次說了,“有如此機會擺在你們面前,你們不要,非要讓我一個人竊取所有的功勞?
你們心裡面甘心嗎?
你們不覺得,曾經你們只是泥腿子被所有人看不起,被別人認為你們低人一等,很委屈?你們不覺得,曾經所有人認為你們這些人的手藝,只不過就是歪門邪道,只是奇淫巧技,很憤恨?
你們不覺得,曾經所有人認為你們這些人永遠不會有出息,認為你們的子子孫孫都只能走你們的老路一輩子碌碌無為,很憤怒?如果你們有這些情緒,那現在擺在你們面前的將會是一條,讓你們擺脫所有異樣眼光的康莊大道!
這樣的機會你們居然想放掉?
這樣的機會,你們居然都不去珍惜,那你們想要什麼?難道要的就是那些在田裡邊跟泥腿子混在一塊的日子嗎?如果不想再過那樣的生活,就抬起頭來告訴我,大聲地告訴我,你們想要這樣的機會!”
所有的主管和組長几乎是異口同聲地喊:“想!!”
陳寒一拍桌子:“好,既然想就得有這股勁。
既然想就得明白,你們現在不僅僅是在這裡賺錢。
你們要知道,只要你們完成了如今的石見銀山的開礦工作。
不要說你們這輩子,就算是你們二十代的子孫,都可以有享之不盡的財富。
更能讓整個大明王朝的所有百姓,千千萬萬的家庭,都因為你們在這裡的工作而變得富有。
到時候你們的名字將會比這裡的白銀還要光彩奪目。
你們的名字將會與王侯將相擺在一塊,那是一種什麼樣的光榮?那是光是讓人一想起你們的名字,都會肅穆。
你們將會是改變整個大明王朝走向的人才。
所以你們還希望永遠被我在這裡壓著嗎?你們還希望自己只是一個提線木偶嗎?
這樣的機會你們誰不想要?”
當陳寒說出這樣的話來的時候,下邊那些主管們那些組長們已經不再是激動那麼簡單,而是把熱情澎湃的。
就猶如自己渾身的血液在油鍋裡面一樣的滾燙。
他們終於知道自己做這件事情的意義了。
終於專案部主管問了一句話,“可是,陳主席,如此好的機會,您為何還要拱手讓給我們?
如果您在這裡坐鎮,您完成了這些偉大的事業,那您的名字不只跟您說的那樣,可以光彩奪目嗎,您這麼放棄讓給我們多可惜。”
專案部主管並不是虛偽,而是知道在這段時間以來,這個年輕人帶領著自己等人做了多麼偉大的事情,所以他們心裡面佩服陳寒的為人。
聽完陳寒的這些話,更加覺得陳寒應該擁有這些榮譽,而不是讓給自己等人。
但是陳寒不想讓他們有這種負擔,反而是哈哈一笑,“作為你們的領頭人,難道我的榮譽就會少嗎?
我現在回去,馬上可以封為侯爵,這不是開玩笑,這是皇帝陛下在我臨出發之前對我的承諾。
我能得到的比你們要多,所以不要為我的前途擔憂。
我現在還是郡主的夫君,我是皇室成員,我能享受到的是你們能享受到的嗎?說實話,你們的名字只是在史書當中發光而已,但我的名字將來必定要在史書當中力壓絕大多數曾經創造過歷史的人。
所以諸位,我不是把榮譽讓給你們,而是這份榮譽對我而言可有可無。
但是對你們而言,能改變你們的一生,能改變你們的家族。
所以諸位,鼓起勇氣,鼓起幹勁來幹吧。
在這裡你們不僅能賺錢。
在這裡你們將會被史書記載在這裡。
今後你們將是大明王朝殖民各個地方的骨幹成員,你們在這裡不會一輩子碌碌無為,你們將來的足跡將會踏遍整個世界。
到時候我們還會再相見,你們一定還能夠在其他的殖民區看到我的身影。
而現在專案部主管林大可,執委會副主席這個位置,你就必須得承擔起來。”
專案部主管林大可與陳寒關係最為密切,是因為他做的這些事情其實跟陳寒做的相差不多,掌控專案,不就是要調配各種資源,調配各種人力物力。
所以他跟在陳寒身邊學習得最多也最有體會。
當陳寒這麼一說之後,林大可的眼睛裡邊充斥著震驚。
這個三十多歲年輕力壯,而且銳意進取的篾匠,在這個時候居然得到了這麼大的一個機會。
不過有了陳寒之前說的那番話之後,林大可現在沒有任何的猶豫,直接是站起來,然後對陳寒說道:“陳主席、沐帥,你們既然能將如此重擔交給我,我必定不負眾望。”
而下面那些主管們其實都服林大可。
因為他的確是一個很有領導風範的人物。
這些時間他們一直都是配合著專案部主管來做工作,即便是採礦部和勘探部也不如。因為很多的工程都需要專案部來做,他們是除了採礦部、勘探部兩部人數最多的部門。
他們負責大明城的所有建設,以及大傢伙最為關心的衣食住行。
所以專案部主管林大可來當這個副主席,所有人都服。
陳寒定下來之後,大傢伙又把當前的進展情況一一都給敘述了一遍,尤其是採礦部。
因為這一次陳寒著重就是要聽一聽採礦部目前的工作情況。
採礦部主管知道陳寒要離開,所以這一次的彙報格外的嚴謹。
根據陳寒的指示,是需要他們在一個月至少得有一百萬兩白銀的產出。
而這一次,採礦部主管之所以如此的驕傲,是因為他們超額完成任務,甚至超了很多。
採礦部主管直接站起來,“諸位根據陳主席的指示以及咱們沐帥的支援,在這一個月裡邊,我們採礦部採取三班倒的休息制,日夜不停地熔鍊礦石,雖然造成了一些俘虜的傷亡,但不負眾望的是。
我們這一個月的白銀產出是121萬2342兩。
這個數字大大超過了陳主席給我們下達的要求和指令,我們超額完成了。
至於過程也很簡單,我們不僅是採取了三班倒的機制,更是在和專案部和研發部一同對於採礦車的使用上面的開發。”
這些詞彙都是陳寒教給他們的,也是陳寒提出來了用鐵軌以及小車進行用轆轤扭絞的方式來使運輸加快。
同時更是將這些運用在了研磨礦石上面。
研磨礦石是一個很費時費力的工作。
這不僅是因為礦石質地堅硬,工作量也巨大。
最重要的是這份工作會使研磨者的吸入大量粉塵,容易致病。
而且需要投入人力物力相當多,浪費時間很多。
所以陳寒他們直接是將山泉水引了下來,然後把研磨工作交給了山泉水的沖刷,帶動了水車進行自動化。
這份工作本身是由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變成了將研發如何將山泉水以及水力車的效率增加。
這方面陳寒並沒有去參與,而是由研發部、專案部以及採礦部三個部門自己去做。
這也刺激起了他們的主動搞科研的積極性。
成果是相當可以的。
隔了幾天陳寒再次去看的時候,他們已經讓後勤保障部的工具組做出來了他們所需要的工具。
同時更是在後勤保障部門鐵匠鋪打造出了更加契合山泉水流速的水車。
這些東西的使用,使陳寒看到了一個讓他都做夢沒有想到的場景。
那就是在熔鍊廠附近,他們居然修築了一個小型的大壩。
將附近大量的山泉水引到了大壩當中,藉由大壩積蓄大水量來沖刷那水車,那水車居然由一開始的一兩個,變成了五六十個,成排成排使大量的俘虜不需要去攪動機器砸那些礦石,而是由山泉水提供的動力碾壓礦石。
俘虜們要做的只是新增以及抬走研磨好的礦石。
而且為了充分保障使用者的安全係數,他們居然在水車齒輪帶動的機械臂下方當中增加了剎車機制。
這是陳寒沒有想到的。
工作原理基本上已經和機械齒輪是一樣的。
水力衝擊水車葉片,帶動水車轉動,從而帶動齒輪轉動,舉起巨大的石錘上升下降,將下方兩米見方的石缸裡面的礦石搗碎。
在完成了一缸礦石的粉碎工作之後,則可以拉下剎車閥,卡住水車葉片,水車自然就停了下來。
而工人則可以快速地將粉碎之後的礦石運走,接著新增礦石。
新增完了之後,只需要開啟閥門,水車就又可以自動的進入到工作狀態當中。
這就類似於一個流水線,難怪他們的速度會如此之快。
這也是陳寒給出的壓力以及指導,使他們有了這樣的效率。
至於礦用鐵軌車的運用更是如此。
雖然現在他們這邊不能直接煉製出鋼鐵來,但是煉出生鐵也夠用了。
鐵軌車只是將小車送下去,然後把礦石拉出來,無需載重太大的量,所以生鐵鋪設的鐵軌夠用。
抓來的俘虜當中,鐵匠的數量不少,他們的效率也是相當不錯。
根據陳寒的要求,打造了大量的鐵軌以及輪子。
當然這也是日以繼夜呀,真的是沒有把這些俘虜當成人來用。
當然人力部門那邊也是完完全全制定了三班倒的機制,不至於讓人活生生累死。
最重要是後勤保障部門,能夠及時地提供糧食補充。
由於財大力粗,各種糧食都非常充足,所以保障這些需要消耗大體力的人得以食物攝入。
使他們的能量補充也相當的完善,不至於活生生的被累死餓死。
從這方面也可以看出,人力部門和後勤保障部門有著相當默契的配合。
甚至後勤保障部門還會組織有過獵戶經驗的將士們上山去打獵,組織漁民下海打魚了、撈紫菜、海貨來食物的營養。
這不僅為那些要挖礦的、那些熔鍊白銀的、還有打鐵的重體力活的俘虜,以及工匠們補充大量的體力,更保障了他們的營養跟得上。
在這方面不得不說醫療衛生部門,他們在這方面研究是相當到位的。
以至於這些俘虜根本就沒有覺得這是一項非常苦的工作,反倒覺得比之前他們在大內氏統治之下要幸福得多,這就是賤骨頭啊。
明明三班倒每天累死累活,沒有工錢,還如此的快活。
這不得不說大內氏的統治相當的失敗。
也只能說在如今的這些倭奴,很多時候缺衣少穿是常態。
陳寒他們到來之後,不僅可以從大內氏領地獲取糧食,更從朝鮮國那邊源源不斷地流轉,將補充和藥品之類的運送過來,保障了整個大明城的維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