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畢竟是個政治新秀不懂這裡面的一些門道,有些事情還真沒有這個看上去大老粗的將軍看得透徹。
但是經過了沐英這麼一點撥,他好像明白了當時為什麼老爺子有手段追查出真兇,卻沒有這麼幹。
因為當時的條件不允許老爺子這麼幹。
在私,老爺子看到自己好不容挑選出來的改革大臣被殺,憤怒至極。
但是老爺子作為一個成熟的政治家應該很明白,改革這種東西哪有不死人的。
而如果那時候老爺子就站出來大開殺戒,警告那些反對者不許他們干擾改革,的確能起到一定幫助改革推進作用。
那這樣一來就會產生兩個相反的結果。
改革成功了的話所有人都會認為老爺子慧眼識珠。
但一旦失敗了的話,會產生什麼後果。
也很簡單,所有人都會說朱元璋瞎了眼,老糊塗了。
最重要的是一旦陳寒他們失敗,前面皇帝用權力幫助陳寒他們有多狠,陳寒他們要承受的代價就有多慘痛。
因為那時候無數的輿論都會統一形成一個答案——皇帝殺瞭如此多的人支援你們改革,你們卻失敗了,是不是就代表皇帝為了你們錯殺了無數的好人。
到那時候可就真的沒有半點回頭的餘地,皇帝在那種情況之下要是不斬殺陳寒他們這些改革派,怎麼能平息天下的物議沸騰。
就像當年的郭桓案一樣搞得太狠了,最後只能殺掉辦案的審刑司吳庸來平息民怨。
朱元璋估計是吸取了上次郭桓案的教訓,所以在沒有看到改革的成果之前絕對不會把事情做絕,不會一點餘地都不給陳寒他們留。
因為是沒有做絕,皇帝就可以告訴群臣咱已經掌握了伱們的犯罪證據,但是咱這次大度了,你們自己好自為之,如果再犯,那可就是罪加一等。
如此一來那些想要針對陳寒他們的人,至少會收斂一些。
而陳寒他們也能得到變相的保護。
最重要的是給陳寒他們留後路,讓陳寒他們即便是改革失敗了,也有後路可以走,至多不過就是被冷嘲熱諷而已,還有重來的機會。
這就是朱元璋這位皇帝的智慧。
陳寒一開始不理解但是現在經過了沐英的點撥之後,才明白自己真的是誤會了皇帝陛下。
沐英在說完了這些之後一點都不在意的在看著手上的銀磚,陳寒笑道:“沐帥,多謝您的開導。”
沐英沒有說什麼。
只是嘴角微微的勾了一下。
兩個人後面就沒有再去聊關於朝堂上的那些事。
陳寒找來了採礦部的主管詢問,“你們一個月最多能生產多少銀兩?”
專案採礦部的主管還是相當謹慎地斟酌了一會兒才說道:“主席,我們能保證一個月至少是八十萬兩。”
八十萬兩的話一年就是九百六十萬兩,這已經比倭奴倭曾經有記載的最高採礦量的八百萬兩還要多。
這主要是歸功於現在陳寒提前知道這座銀礦的儲量,派出的人多。
第二是因為陳寒來到這裡之後搞出了很多機械工具,提升了效率。
但對陳寒來講還完全不夠。
他們現在一來就是給出了最好的熔鍊技術。
同時還有如此多的俘虜,作為勞動人口。
這不管怎麼樣都不應該只有區區的八百萬兩而已。
所以採礦部主管這麼一說,陳寒當即否定:“我不管你們用什麼樣的辦法,每個月的產量必須得給我保證在一百萬兩。
如果完成了的話,每個月給你們採購部十萬兩白銀的獎金。”
陳寒這麼一說,採礦部主管的眼睛裡面明顯多出了一絲訝異的神色,接著他當即是表態,“陳主席,您既然這麼說,那我手裡下這些弟兄以及那些俘虜,應該就不會有任何怨言。
當然我只有一個請求,希望二位主席保證我們工具以及吃喝充足。
挖礦是個體力活,吃不飽根本無法進行挖掘。”
陳寒拍拍他的肩膀:“放心,整個大明城餓著了誰,都不能餓著了你們這幫人。”
採礦部主管得到了陳寒的保障之後,更是十分的有信心,“您都這麼說了,那手底下這些弟兄應該更有幹勁。”
陳寒和沐英並沒有在山上待多久,而是在整個大明城開始了巡邏。
有了二十多萬俘虜的加入之後,整個大明城的各項工作進行得井井有條。
首先來說新增加的有鐵匠鋪。
這裡陳寒真的是見識到這幫倭奴小鬼子們打造鐵器的所謂的工匠精神。
曾經盛行於唐朝的淬鍊法打鐵技術在中原已經失傳,但是到了這個地方,被他們發揮到了極致。
他們的那些倭刀之所以能夠如此鋒利,就是利用了這種技術。
而陳寒在抓到的俘虜當中,就有這種傳承了上百年甚至數百年的打鐵家族。
對於有這種特殊技藝的俘虜,陳寒他們會讓人力部直接去進行挑選。
然後讓人力部的工作人員,對這些技藝進行非常詳盡,並且以圖畫的形式進行記錄下來。
一定要將這種工藝保留,甚至在陳寒和沐英的主持之下,這批工匠不再只是打造他們的倭刀。
而是根據大明將士的身高體重重新設計一種更加寬、更加長、更加重的苗刀型別的長刀。
這些俘虜也並不見得有多麼的心高氣傲,反正給口飯吃,讓他們的手藝不至於沒落,他們就願意幹活。
對於這種有特殊才能的俘虜,陳寒的態度還是相對溫和,所以這幫人也特別的願意。
陳寒在要求他們給自己打造了幾把武器,之後拿在手上的確相當的精緻。
而且花紋也是相當漂亮。
男人嘛,原本就對這種冷兵器有著獨特的愛好,要不怎麼說有那麼多的軍迷呢。
所謂的軍迷很大一部分其實是對武器裝備非常的熱衷。
真正讓他們研究所謂的作戰形式了、戰略要點啊、戰略佈局啊之類的,他們倒反倒是弱項,而對於武器說得倒是頭頭是道。
即便摸都沒有摸過,但是腦子裡邊應該能夠解構這些機械機構。
陳寒也不例外,只是他對於現代的熱武器沒有多少愛好,反倒是對這種冷兵器相對的熱衷。曾經也到龍泉鑄造廠去定製過一些斷劍。
雖然未開封,但拿在手上是相當的有厚重感的。
特別是八面漢劍,更是在他認為的男人的最愛,是根本不可能有人擋得住對這種武器的喜歡的。
以至於陳寒在讓倭奴工匠他們打造的時候,也是給自己打造了一柄小的八面漢劍。
實在因為真的拎一把這麼長的劍在手上拿著累。
只有這種小的,可以觀賞把玩,而且還真的能夠防身。
一個月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也就是洪武二十五年的三月。
陳寒之所以要如此急,就是要在洪武二十五年等五月份之前回到大明去。
一方面是他要回去,給相信自己的皇帝和太子殿下一個交代。
另一方面更是要看一看,自己能否真正的替太子朱標擋下這場災厄。
如果太子朱標沒有在這場原本屬於他的命運的終點的災難上倒下,那說不定大明王朝的歷史就真的被自己改變了。
太子殿下能夠登基的話,那後邊很多麻煩事都不會發生。
不會有靖難之役,大明王朝走向更加繁榮的跡象不會被腰斬。
即便出現了永樂大帝的盛世,可是消耗瞭如此能量之後,大明王朝本身的國運就被折了一角。
而在這場戰爭當中失去的,可不僅僅是無數計程車兵,更有很多的將領。
雖然湧現出了很多的英才,但在內戰消耗的卻是大量的屍骨和資源。
甚至如果太子朱標能夠登基,他本身就是一個合格的皇帝,再啟用像燕王朱棣這種雄才大略的人物替大明王朝做徵北大將軍,完成他該有的屬性,那豈不是完美?
在這天,陳寒他們最後一次在倭奴召開了執行委員會。
這一次的執行委員會開的實在是有點氣氛沉重。
因為大家都知道陳寒要離開。
在這大半年的相處之下,陳寒對於所有主管的信任以及對主管們的工作進行分解,做的這些努力,讓這些主管們一個個得心應手。
他們害怕陳寒走了之後,他們會來一位新的領導,然後不信任他們。
所以這場會議陳寒是滿面春風,但下面這些主管們一個個是低沉著頭。
陳寒笑道:“諸位怎麼了,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你們難道是希望我永遠留在這個地方來指揮著你們嗎?大明城只不過是小小的倭奴分會的一隅,你們希望我如此大才浪費在這裡嗎?”
陳寒這麼一說,下面所有人抬起了頭,氣氛也一下打了開來,大家也都知道陳寒是在半開玩笑把氣氛給搞活躍。
其實陳寒也捨不得。
這是他第一次主持如此大的一個工作。
也是第一次將現代化的管理手段,運用在了古代。
而且出乎意料地順利。
這當中除了現代化管理手段的理論知識支撐之外,最重要的是,利用了工匠們好不容易得到了能夠當官的機會,刺激起了他們的榮譽感,所以他們的主動性被調動起來。
每個人的主觀能動性都達到了極致,他們自我的開發,已經蓋過了陳寒的被動指揮。
是他們主動、並且自覺地在執行著自己所承擔的責任和義務。
甚至督促著他們自己主動發現問題主動去改進。
這些東西都不是陳寒能夠給予的。
只是陳寒給了他們這樣的機會而已。
以至於完全不需要陳寒去如何指揮,他們自我對自己的要求,就讓他們對每件事情做到了極致,這才是真正的最高效的管理手段。
管理絕不是自己握著一堆的權利,然後事無鉅細地自己去處理,這只是最低效率的管理手段。
陳寒給予的是將權力下放,讓所有人在權力以及責任的自我激化之下,主動去做事,主動去分解自己的工作,主動地安排事務,主動地調配人力物力,主動地進行配合。
而每一個部門之間,不再因為利益進行競爭,而互相扯皮。
因為他們每一個人的自我覺悟都非常之高,甚至可以說不僅僅是因為有金錢的支援,更多的是一種榮譽感。
榮譽感是最能刺激起所有人的勝負慾望的。
在這種良性競爭之下,誰也不想被他人給超越。
所以他們才能夠如此有效率地去完成陳寒的要求陳寒看著所有的主管說了一句話:“我在這裡做的最正確的一件事,就是選出了你們這些主管。
沒有你們,我有再好的計劃都無法執行下去。
而現在經過半年的實踐和磨合,你們已經穩定。
你們已經不需要我在這裡時時刻刻幫助你們理出問題,你們能夠自我消化。
咱們已經修好了路,建好了城,所有的工作只需要按照既定的條例,進行迴圈也就夠了。
你們完全有能力去完成這些,而我在這裡待下去也只是浪費時間。
甚至我在這裡還會侷限你們的發展。
有我在這裡,你們會依賴於我制定所有的規劃,稽核你們的規劃。
而沒有我在這裡,你們經過幾次試錯後,可以進一步開發自己的能力。
你們要記住,你們也不是一定要一輩子在這裡你們在這裡,你們也要去擔任其他地方的執行任務。
你們以為你們永遠只會在倭奴分會當主管嗎?
錯了,大明王朝將會到任何地方進行殖民,我們將會把現在的經驗複製到任何地方去。
而你們是第一批成功的管理者,今後有可能會到南洋地帶去,那裡也需要開展的大明城一樣的工作。
而那個時候將會將你們當中的任何一個人分配到一個基地去,雖然頭上有像沐帥這樣的朝廷大軍的統帥當執行委員會的主席,但你們以後可能就要坐我這個位置,具體去負責事務。
你們希望一輩子由我來指揮著,還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夠像我一樣,去指揮下面這些人來做事。
如果你們是我說的那後者,就給我把頭抬起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