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早上的這些人是天神兵天將嗎?
很快的,湯里港口及附近方圓十里之地就被肅清一空。
當地的居民看著這一群冒出來的巨人,又看著駐守在當地的這一千多大內氏計程車兵統統被砍掉了腦袋之後,嚇得立刻投降。
本來他們就是一群老實巴交的打魚為生或者耕種為生的普通百姓,自然沒有見過這樣的場景。
於是乎方圓十里住著的居民,就這麼成為了這次殖民點第一批原住民。
他們很快被集中在了湯里港口附近,被沐英他們訓話。
然後從他們的嘴裡邊也得到了一些資訊。
原來石見銀山的確時不時就有人能夠從裡邊掏出銀礦來,只是很少有人知道,怎麼從銀礦裡面把白銀提取出來。
吹灰法要一直到一五零幾年才從朝鮮傳入到倭奴這邊,才提高了石見銀山的產量。
而吹灰法其實就是大明工匠發明的。
說來也是挺好笑,大明銀礦稀少,不怎麼產銀子,可是呢技術又是全世界最先進的。
倭奴那邊到處都是銀礦,然後他們的技術又非常原始。
確定了這裡的確是有銀礦後,沐英按照陳寒說的,安排方圓五十里之內的瞭望哨,準備迎接大內氏的反擊。
而陳寒則是按照自己的規劃,開始指揮兩千多大明工匠和俘虜過來的兩千多本地倭奴人進行建設。
……
京都。
室町幕府大將軍足利義滿,這段時間很煩惱。
甚至可以說是焦躁不安。
作為聰明的一休裡面的主要人物之一,這位大將軍可沒有一休這位小和尚給他提供更好的建議。
他控制了室町幕府,把天皇都握在了手上。
原本以為透過了自家兩三代人的經營,早已是將所有反對勢力都給摁壓的死死的。
但現在驚奇的發現,根本不是如此。
不管是‘中國’地方的大內氏,還是被自己分化掉的山名氏,還是關東的鎌倉領主足利兼滿,都或多或少地表現出對他的不服從。
而這些又都是他北朝鼎鼎有名的氏族,手握重兵,一直是他的心病。
就在他準備將南北朝一統,然後藉著這股氣勢,將反對的勢力全部掃平之時。
南朝那邊莫名其妙得到了明國的援助,把他計程車兵打得落花流水,眼見著就要將整個四國地方全部拿下。
一旦四國被拿下,南朝就可以聯合‘中國’地方的大內氏、山名氏等,切斷近畿與九州的聯絡,那就麻煩了。
所以他立刻是徵召自己轄地之內那些大名出兵、出力、出錢幫他作戰。
可是接二連三碰壁。
首先從大內義弘那裡就得到了他十分憤怒的訊息。
原來大內義弘是直接發來了一封密信言說,最近自己的領地之內,尤其是石見國、長門國沿海出現了大量的倭寇,也就是海盜。
所以他現在必須得集中精力,對付海盜,要不然自己的統治將不穩。
因為要對付海盜,所以耗費大量的錢財物力,沒有辦法給幕府提供軍餉、兵力,十分抱歉。
足利義滿接到了這封密信之後,嚓嚓嚓直接撕個粉碎,然後像天女散花般的扔了出去。
“八嘎!八嘎!!什麼海盜,明明就是你自己豢養的打手!
這個混蛋簡直是明目張膽。
本將軍一定要滅了他,一定要滅了他!”
他的家臣一個個都在勸說。
“大將軍,現在南邊南朝,得到了明國的助力,已經是如虎添翼。
如果現在又對內和大內義弘作戰的話,作戰勝了有可能是兩敗俱傷,無力再抵抗南朝明國的援軍;
如不勝,那更是打擊士氣。”
所以所有的大臣都勸說,既然這個大內義弘沒有在這個時候趁亂搗亂,就已經不錯,千萬不要去激怒他。
足利義滿聽了之後大發雷霆,可是卻又無可奈何。
他們說得也對,兩線作戰對足利義滿來說是最為不利的,所以他只好吞下了這口氣。
……
大內氏都城周防國。
山口城內。
這座城市修建的頗為豪華,乃是大內義弘的得力之作。
也是他透過走私貿易獲利所得的集中展現。
這座城市修建的豪華程度,連足利義滿看了之後都眼紅。
因為修建的實在是豪華。
大內義弘是個熱愛奢侈享受,而且高調的人。
他賺了多少錢他都要通通展現出來。
而現在他也是十分的樂呵。
因為他直接是拒絕了足利義滿要求他派兵的請求。
經過了一個多月,足利義滿那邊居然不敢回信來謾罵。
由此就說明,即便自己拒絕足利義滿,他現在也沒有精力來對付自己。
所以大內義弘更是歡喜。
在他的山口城宴請群臣,一派歡歌笑語。
家臣們更是恭維。
“家督大人,您這一招實在是高明,足利義滿這渾蛋,不管他與南朝是怎麼鬥爭,與咱們都沒關係。
之前還希望咱們出面撮合他們和談,現在又要咱們出兵幫忙,簡直可笑。”
又有大臣說道:“誰說不是,現在看起來,咱們這一招試探,已經試探出他室町幕府就是紙老虎,根本沒有實力兩線作戰。
咱們坐山觀虎鬥,如果他北朝與南朝拼個你死我活,那必然兩敗俱傷。
屆時咱們出兵,把整個山名氏都給拿下,將他們所在的三國納入咱們大內氏版圖當中,那咱們便能夠稱霸‘中國’地方。
屆時他足利義滿見到咱們也得客客氣氣的。”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把坐在主位上,四十多歲的大內義弘,樂得屁顛屁顛的。
正在此時,外邊忽然腳步急速地跑來一隊人馬。
那些人進來之後,跪倒在地上,“稟報家督大人,三天前,我石見國湯里港口莫名受到明軍的攻擊,湯裡已失守,石見國大名請求增援。”
大內義弘驚得從坐墊上站了起來。
他怎麼都沒有想到隨便找個理由糊弄,說是石見國、長門國附近海域出現了海盜,以此搪塞足利義滿,卻沒想到成真了。
與他的藉口稍微有出入是,來的不是海盜,是大明軍隊。
聽到大明軍隊攻過來之後,大內義弘的第一反應居然是應該。
為什麼呢?因為像大內義弘這樣靠走私買賣起家的很明白,曾經在大明王朝那邊犯下了多少罪孽。
不僅僅是大明王朝,就連之前的元朝他們都去招惹過。
在那裡燒殺搶掠,做下了許多的孽,會被人家報復,那是應該。
所以他反應過來的第一時間居然不是要去憤怒而是驚訝,為何呢?
他一直都記得忽必烈,曾經兩次東征倭奴不成功。
也記得在大明剛剛開國之時的那些事。
所以他們的記憶裡邊一直都有,只有我們派出去的倭寇能夠順著風到達他大明,然後在那裡燒殺搶掠。
而從來就沒有大明的軍隊,能夠突然之間神兵天降一般的來到自己的土地之上,進行進攻的。
他在驚訝過後,就聽到有手下喊了起來。
“家督大人,必須得回擊,一定得回擊。”
“可是有人也說到明國國力強盛,咱們能對付得了嗎?”
有人回:“看伱就不知道,明國雖然強大,但他們的水師能力相當之弱,這一次能夠漂洋過海來到咱們石見國,可能就是運氣好。
再者如果我們不出擊的話,他們就會小看他們,其餘的大名會怎麼看大內氏,咱們還怎麼去統治他們?”
大內義弘聽了之後話也覺得有道理,如果這一次不反擊,那將會遺憾無窮。
又聽到剛才的大臣分析,“他們漂洋過海,這一次能夠作戰勝利無非是打了咱們一個措手不及。
咱們只需要稍微調整,便能將他們給擊敗。
須知在他們的洪武三年之時,他們的使者到達倭奴卻被斬殺,他們連個屁都不敢放。
由此可見,即便是在他們最為強盛之時,也未能對咱們進行反擊,更遑論現在,說不定他們也只不過是強弩之末。
再則,咱們借這一次與明國軍隊作戰,也能回應他足利義滿,即便他之前不相信咱們是真的遇到了敵人,現在戰爭一開,他也能明白他們沒有欺騙。
這不剛好給足利義滿一個交代?”
大內義弘聽了之後連連點頭,而那名大臣卻還在說:“第三個,如果咱們大內氏的大軍連強大的明國軍隊都給打敗了,那在中國地方這一片,即便還有山名氏能與咱們大內氏相抗衡。
他們也應該看得到咱們的實力,屆時其他的大名也必須得要靠攏咱們,這不是非常好的機會?
鑑於此,家督大人,臣想讓您立刻出兵,不僅派出咱們的精銳,更要聯絡對馬島上的三千倭寇,對明軍進行兩面包夾,迅速吞掉他們,以此來彰顯咱們大內氏的強大實力。”
說到這裡,下面的大臣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接著又有一個人站出來說道:“家督大人,近日咱們打聽到,明國與朝鮮之間正在進行海外貿易。
而今卻又接到咱們的石見國被攻擊,二者之間或許有所聯絡。”
大內義弘詢問:“此話怎講?”
那名大臣說道,“有可能是明國為了保證朝鮮國之間的貿易航線安全,所以才發動這次進攻。
而這場進攻,更能說明明國與朝鮮國之間的貿易往來必然數額巨大,若不然無需這般這大動干戈。
這對咱們來說可是個大好事。”
其他大臣紛紛詢問,“這是何意?”
那名大臣解釋,“一旦咱們這一次與明國之間的戰爭取勝,咱們便可以勝利者姿態與明國進行磋商。
迫使他們答應與咱們的合作,要不然的話,他們看到了咱們的軍力強大,必然會破壞他們的貿易航線,他們是聰明人,應該會答應。
到時咱們大內氏如果能夠一竿子將貿易直插他明國中心,那我們的貿易額度以及咱們的獲利程度,可是要比現在半買半搶來多十倍不止。”
當這個話一說出來之後,所有的大內氏的大臣個個眼睛冒金光。
現在光是在海面上做走私生意,就已經賺得盆滿缽滿,但還不能與真正的開啟了貿易相比。
如果真能直接和明國進行貿易,直接從他們那裡拿到瓷器、茶葉、絲綢,不需要經過朝鮮國的中介。
那他們賺的將比現在還要多十幾倍。
要知道前面提到的這三樣東西,在倭奴那可是比金子還要珍貴的,利潤巨大。
一想到這裡,大內義弘站起來一拍桌子:“打!必須打!立刻調遣精兵,一鼓作氣拿下這次敢靠近的明軍,給明國一個下馬威,讓他們知道,咱們大內氏可不是能隨便讓他們騷擾的。”
一時之間整個大內氏內部可以說是熱血沸騰.他們就沒有覺得這一次與沐英他們作戰是作戰,而是去消滅侵略者。
所以在五天之內他們就集結了精兵,立刻向著東邊的湯裡行進。
同時更是派出了信使,前往對馬島,準備和對馬島上面倭寇一起夾擊大明的軍隊。
十天之後,當陳寒看到沐英正在點將臺調兵遣將,並看到沐英十分興奮的用望遠鏡看著山頂上的旗語的時候,就明白一場戰爭要來了。
陳寒湊上前去詢問沐英邊上,正在記錄旗語的將士,問道:“來了多少人?”
那名將士不慌不忙的解釋:“回稟陳大人,他們來了得有五千人,離著咱們目前還有四十五里地,浩浩蕩蕩,而且似乎士氣高昂。”
陳寒一響哈哈一笑,“估計這幫傢伙,以為咱們不過就是普通的軍隊,所以想要藉此滅掉咱們來彰顯他們的實力。
或許他們還會聯絡對馬島上面那些倭寇,準備來夾擊咱們。”
沐英大笑:“的確如此,所以這五千人簡直就是來送死。
本帥這次要不將他們全部給吞掉,本帥的名字倒過來寫。”
說著沐英放下了望遠鏡,看著面前幾個將領。
他們臉上都是興奮。
這可都是建功的機會。
大明現在已經和平,只有小規模的衝突。
所以沒有多少立功的機會。
他們更知道,他們的時間不多,最多在這裡待三年就得回國去,換另一批弟兄來,那可就不能輕易放過任何一個立功的機會!
“傳令!孫虎!!”
孫虎將軍上前:“在!!”
沐英從點將臺竹筒裡面抽出一支令箭,“大內氏的大軍要經過前方長蛇谷,長蛇谷入口左邊有一小山,令你引兵一千埋伏于山後,見谷中火起,則堵住谷口,不許放過一人。”
孫虎點頭,拿了令箭而去。
“孟海!”
“末將在!”
“令你引五百騎兵,在谷口出口埋伏,見火起,殺出!”
孟海上前,領了令箭下去。
“杜松、周林!”
“末將在!”
“令你們兩個各引五百火槍手埋伏於長蛇谷中斷左右兩邊,並準備引火之物,敵軍到達山谷中段,將前軍放過,待中軍過時放火焚燒,加以火槍輪射,能打多少是多少。
待前後兩軍攻殺之時,爾等便可相機行事。”
杜松和周林兩個人領命下去。
等所有將軍都被派出去了之後,孟海問道:“大帥剩餘的五百將士又作何用?”
沐英哈哈大笑:“本帥,要親自去講敵軍引入陣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