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讓你通融,你就滿口答應,我必定瞧不起伱。
可你現在斷然拒絕,說明你還是個有原則的人。”
說完他看向了朱幼薇,“我今日就是來試探試探,看起來陳寒是個人物,以後能成事。”
藍玉說他是來試探的,但是不知道為何,陳寒卻一點都不相信。
陳寒感覺他反倒是來下馬威的。
甚至更能夠看得出來,他就是想要從自己這裡獲得一點特權,被自己斷然地拒絕,他之所以沒有生氣,也並不是因為他所說的看到自己堅持原則。
反正對於藍玉這個人,陳寒現在並不是抱有多少希望。
他一開口就想著利用自己與朱幼薇的婚事而獲得一點特權。
就說明這個人內心裡面還是死性不改的,依舊覺得自己獲得特權是應該的。
依舊是覺得自己打了這麼多年仗,享受享受是沒有問題的。
有這樣心態,他必會錯誤不斷,一定會犯下更多的事。
想到這裡之後,其實這個時候的陳寒對於藍玉的觀感,還是介於以史書記載為主的那種感覺,並沒有超越。
藍玉的確在軍事上面有著奇才,但是在政治方面,以及他個人操守上面來講,根本就不合格。
以後想要讓他來幫忙,看起來也挺難。
除非有太子殿下下命令,要不然的話,他肯定要提出一些條件。
藍玉不想讓整個會面冷場,只好笑道:“好了好了,咱們現在只論傢俬,不談朝政,來來來。
我家幼薇也好久沒有陪舅公吃過飯了,咱們一同吃個便飯,就當是提前預祝你們新婚了。”
朱幼薇看到陳寒的表情之後就知道這一次的會面是失敗的。
她也沒有想到藍玉在一見面就提出這樣的一個要求來。
這不就是讓自家郎君為難嗎?
明明知道這種事情,肯定是不能答應的,可是他卻依舊一上來就提。
但作為孫女輩的朱幼薇,在這件事情上面卻又不能提出多少異議。
畢竟不管怎麼來說,藍玉也算是長輩,自己再怎麼也是他的晚輩,不能真的一點面子都不給。
所以吃了這頓飯之後,陳寒和朱幼薇兩個人坐在了馬車上,陳寒就說了一番話。
“以後儘量的少跟他有所接觸,要不然他為難,我們也為難。”
藍玉的背後可是有一堆的人,並不是他一個。
朱幼薇點點頭,陳寒再次說道:“於公而言,他的確是一名很好的武將,對大明的朝廷絕對有幫助,但於私而言,他的私心太重,咱們不幫他,他心裡面已經很不高興,你剛才看得出來嗎?”
朱幼微點頭:“其實我是想讓舅公幫你鎮鎮場子的,可現在看起來沒用。”
陳寒笑道:“我弄了一個官紳一體當差納糧,可是連他們都給得罪了。
還是那句話,這個藍玉除了你皇爺爺,還有你的父親能夠鎮壓得住,誰的面子他都不會給。
更不要說現在的改革,是拿他們這些士紳階層來下手的,你以為他心裡面就能夠痛快?他這一次沒有在我身上討到一點便宜,下次他可就不會給任何的好臉色了。
即便我作為你的夫君,你作為他的外甥孫女,他也不會有任何的感情,不過都是利益而已。”
說到這裡的時候,陳寒不由地現出一絲厭惡之色。
政治有的時候就是這麼骯髒,什麼親情,友情,在利益面前都不算什麼。
只有利益才是他們永遠的朋友、永遠的親人。
……
翌日。
陳寒看到皇帝派出了兩千東征軍,直接是趕赴了倭奴南朝。
趙審言現在在南朝那邊已經站住了腳跟,需要的就是有更多的援助,幫助他在南朝能夠開創一片天地出來。
有沐英的保證,皇帝是非常相信趙審言不會在倭奴自立為王的。
畢竟趙審言跟著沐英這麼多年,沐英還是瞭解他的為人。
兩千多東征軍下去了之後,還有一件事情就拉開了序幕。
一切似乎恢復了風輕雲淡,所有人都忘記了沈立謙一般。
但其實,這只不過是暗潮洶湧之下,所有人在這個時候都默默地停了下來而已,並不見得就是可以放鬆。
也正因為如此,所以現在大傢伙都把另一件事情放在了頭等大事上面來看待。
洪武二十四年的八月,夏稅正式開始徵收。
與平常不一樣的是,這一次的徵收完全是用寶鈔進行徵收。
另外一點是攤丁入畝和官紳一體當差納糧實行下去之後,即便是那些官員們對這種方式非常的排斥,但考成法以及皇帝陛下的重壓之下。
沒有一個人敢在這種時候提出任何的異議。
所以很快的夏稅的徵收就開始。
按照陳寒所說,攤丁入畝官差、官紳一體當差納糧主要是集中在京城周邊的幾個省份。
像西北、西南、嶺南以及遼東等貧困地區,依舊按照之前的以糧食進行徵收。
與之前徵收糧食不同,這一次糧食的徵收完全就是用寶鈔來上繳。
而且還是按照自家的田地有多少來上交,最重要的是讓百姓們看到了這一點。
那就是連那些一個官紳們的家人,都在不情不願之下繳納糧食和賦稅。
百姓們從來就沒有見過那些官紳,居然也要交稅。
所以這一次算是開天闢地頭一回。
不過大家都在等待,要看一看朝廷是不是真的有這樣的決心。
是不是真的要那些官紳一起交稅。
而這一次,雖然有很多的官紳想透過自己的關係,來達到偷稅漏稅的目的。
可是他們卻發現根本不行。
不僅是官員們一個個在這個時候十分的抗拒他們這行為。
更因為錦衣衛這一回可是變成了稅務稽查司。
錦衣衛的大名可以說,已經傳揚得整個天下都是。
大家即便沒有直接接觸過錦衣衛,但也早已有所耳聞。
這些人直接聽命於皇帝陛下。
他們手握尚方寶劍可以先斬後奏,不管你是皇親還是國戚,他們都可以直接抓人。
更不要說他們現在所負責的是稅務方面的工作。
每一個地方收稅的衙門邊上,都會有兩到三個錦衣衛的稽查司人員在一邊統計。
他們不僅僅是統計,更多的是監督。
那意思就是說,看看你們這些人還有沒有這樣的膽量,敢在錦衣衛的面前搞這樣的手段,這樣的效果是空前的,給了許多高官府巨大的壓力。
這幫人因為直接聽命於皇帝,可以繞過任何人,一杆子就把情報捅到皇帝那裡去。皇帝所制定的貪汙六十兩或以上者就砍頭的鐵律,也是足以震懾的震懾的所有的官員。
到了即便是見到如此多的錢財,也不敢伸一隻手的地步。
可以說真正是將錦衣衛的效能發揮到了極致。
那些官員們見到錦衣衛雙腿就開始打顫,更不要說在這種時候偷奸耍滑。
於是百姓們痛痛快快地交稅,官員們安安靜靜地收稅,是多少就是多少。
大家各司其職。
沒有淋尖踢斛;
沒有加徵雜稅。
百姓們再也不需要像之前那樣,自己家裡面明明沒有多少田地,可是卻要交重稅。
而那些個官紳免稅階層們,明明有那麼多的田和地,卻只需要抱著雙手,看著苦哈哈的老百姓們,從自己的口糧當中,擠出一點來交稅。
現在這些個百姓們一個個交的稅反倒是少很多。
他們高高興興去交稅。
路上卻看到那些官紳階層們一個個唉聲嘆氣。
甚至有許多家裡邊出了秀才,出了舉人計程車紳階層們,居然也要拿著寶鈔去交稅。
他們一個個哀怨。
“這個老天爺到底是怎麼了?我們這些人怎麼也要交稅了?我兒子可是舉人啊。
憑啥只是免掉了他的人丁稅,而我們這些人依舊還要交稅?這也太不公平了。”
可是路過的那些老百姓們則說道:“這還不公平,這是最公平的,您家裡面有多少地呀,佔著房、躺著地,一輩子都吃喝不愁,可是您不需要交稅。
反倒是我們這些人過得苦哈哈的,倒是要給你們交稅,那才不公平呢。”
百姓們圍了圍在一邊之後也是哈哈大笑,“說得對,說得對之前那樣才不公平呢,現在是最公平的。
現在朝廷讓你們這些人多交稅,那我們少交點稅那是公平的,我們本來就沒有多少田和地,你們有那麼多田和地多交點怎麼了?這些年你們也賺得夠多了,現在應該要把所有偷稅漏稅的部分全部都給上交上去,這才叫真正的公平。”
老百姓們你一言我一語地把那些士紳說得是不知道怎麼去反駁。
之前他們就從來沒有要求過要交稅,這還是頭一回,自然怨氣不斷。
“你們這幫窮要飯的,你們以為這項政策能持續多久?別高興的太早,要是恢復成了之前的賦稅,看你們還能不能笑得出來。”
這樣的話聽了之後真的是非常的扎心。
雖然這個話很難聽但好像還真的就是事實。
如果這麼好的政策都不能維持很久,那自己等人又要陷入到之前那樣的狀況當中。
便在這是在邊上的錦衣衛突然說話了。
“鄉親們,不要聽他們這些人胡言亂語,朝廷現在已經攤丁入畝還有官紳一體當差納糧,寫進了律法當中。
不管是現在還是將來,這條律法都會一直持續下去。”
百姓們聽了之後頓時爆發出歡呼聲。
“陛下萬歲!朝廷萬歲!”
“陛下萬歲!朝廷萬歲!”
說著有個錦衣衛稅務稽查司官員更是直接呼喝:“你交完了稅就趕緊走,再逗留宣揚不利朝局的話馬上抓你!”
這些稅務稽查司的官員級別要比縣衙的衙差們高多了,縣衙的衙差們都不敢得罪。
那些士紳被罵了幾句之後只好趕緊溜走。
哈哈哈……
百姓們正排隊交稅呢,看到這些人被罵走之後笑個不停。
這可能真的是唯一的,這可能真的是有史以來第一次老百姓們覺得交稅交得非常的心甘情願。
因為這一次不僅僅自己交的稅終於少了很多很多。
更重要的是一個公平。
那就是有錢的有錢的多田的多交付稅。
沒田的少田的少錢的少交付稅。
這才是真正的公平。
現在朝廷做到了這一點之後,即便他們依舊還要交稅。
即便有的人交的賦稅也還是沒有那麼多。
可是他們依舊覺得朝廷這是一種改變。
緊接著錦衣衛,稅務稽查司這些人又喊:“鄉親們,你們家裡面應該還有一些糧食,如果吃不完的可以賣給朝廷。
朝廷會在每一個地方設定糧倉,把多餘的糧食買過來。
然後放置於這些糧倉裡面,為的是什麼呢?
為的是哪一天天災人禍了,有些糧行故意地哄抬糧價,使鄉親們連飯都吃不飽的時候。
朝廷就會把這些糧食拿出來,用於填補市面上缺少的糧食,用於壓制住過高的糧價。”
當錦衣衛這麼說了之後,百姓們當即是愣了一下,接著有人鼓起掌來叫好:“好好這麼做,真的太好了,就應該這樣。
豐年之時有的糧食爛在了家裡邊的倉庫裡吃不掉,歉年之時,糧食價格又太高,大家吃不飽飯,尤其是發生了天災人禍的時候,更是如此糧食的價格高得嚇人,就算是賣兒賣女都吃不飽飯。
朝廷這麼做是好事,我家裡還有兩擔糧食多餘,算了一下就算吃到明年也吃不完,那我何不如就賣出去呢?
大傢伙說是不是?”
百姓們一聽這話紛紛鼓掌。
“朝廷實在是太好了,趕上了這樣的朝廷,才是我們這些人的福氣呀。”
“說得對,這才是我們這些人的福氣。”
錦衣衛緹騎們可是很會宣傳鼓動的:“好,家裡面有多餘糧食的都可以抬到官府來販賣,當場結清,不會少一個銅子兒。”
錦衣衛們接到了要去宣傳政策的任務,他們不僅是監督稅務的徵收,更是監督糧食儲量轉運。
如今在他們的努力之下,每一個地區的糧食倉庫都已經建設完畢。
只需要把多餘的糧食入庫就是。
肩負這樣的任務,他們可是不敢放鬆。
百姓們聽說了這麼個利好的政策,也都覺得是應該的。
接著又有稅務稽查司的官員,也就是錦衣衛說道:“除了把這些糧食用在災害年,更多的是將多餘的糧食運到大西北以及西南,甚至遼東去。
那邊的百姓糧食產量不高,他們缺糧,糧價又高。
把這些糧食運轉到那邊去,讓那邊的百姓們也都能夠吃上飯。
那我大明是不是就進入到了真正的盛世天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