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心裡面清楚,咱心裡也清楚。

咱這輩子就信一句話,利益所致,沒有新鮮事。

有些人很天真地以為殺掉幾個改革的官員,就能阻擋得了改革的風。

以為咱還是宋朝那些皇帝,因為群臣反對,就放棄,你們可以試試。

咱不是那樣的軟弱的皇帝,咱也不是個出爾反爾的人,官員被殺,更說明觸及你們當中某些人的利益,那這個改革就更有必要。

官員被殺是朕不願意看見的,但是有些人以為殺掉,某個官員就能夠阻撓改革。

那伱們大可以來試一試,咱這些年刀可是從來沒有生鏽過。

改革一定要繼續,甚至還要以更快的速度推進。

咱不管你們心裡面服氣不服氣,不配合改革者,視情節大小,嚴懲不貸!”

說著朱元璋再次大喝一聲:“咱再給你們一次機會,有沒有知情者?”

這一次當朱元璋喊完了一聲之後,下邊那些官員們一個個都低著頭。

雖然他們都戰戰兢兢,但這一次他們卻並沒有表現出任何神色。

錦衣衛在邊上仔細觀察著也沒有發現,在這群人的臉色不正常。

蔣瓛相信這幫人在皇帝陛下的面前是根本藏不住的,而現在他們藏住了。

要麼是他們長了點能耐。

要麼就是這些利益攸關者不在這朝堂當中。

又或許他們都明白,在皇帝陛下的威勢之下,他們根本不可能有任何抵擋的。

所以能夠上朝的這些官員們,一個個都沒有參與進來。

這只是一種猜測。

不過朱元璋在看完了這些人的表現之後,又見蔣瓛他們並沒有送上了有用的資訊之後,頓時也是微微一笑。

“好很好,希望爾等能夠像今日這般,沒有做賊心虛者。

要是查出來,可就莫要怪朕沒有提醒你們,散朝!!!”

說完他是直接就離開,一點都沒有拖泥帶水。

因為朱元璋明顯看出來這件事情茲事體大。

所以下邊這些人戰鬥力,還是提高了一點,沒有因為自己的一兩句話嚇一下他們就直接站了出來。

甚至可以看得出來,這幫人似乎對自己的這種威嚇有了一定的免疫力。

再這麼拖下去,只會降低自己的威信。

當朱元璋回到了乾清宮的書房,立刻召見了陳寒、夏元吉和林漢他們。

陳寒是帶著一絲不解和惱怒去的。

為什麼?很簡單。

明明這件事情必須得要嚴查下去,讓這些兇手給揪出來,然後即便是鬧出一個大案出來,也必須得要在這個時候給一個交代。

可是這一次皇帝陛下好像並沒有打算這麼做。

甚至有點高高抬起,輕輕放下。

而且也看得出來,皇帝陛下居然拿他們沒有辦法。

當陳寒到了書房之後,立刻是拱手行禮,“陛下,微臣有句話要說。”

“道來!”朱元璋有點不耐煩。

朱標也給他使了個眼色,讓他不要說話。

可是這個時候的陳寒,似乎早已忘記了,和自己的老丈人要對一對眼神。

而是直接問道,“陛下,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必定是這幫利益既得者,被破壞了利益之後的反擊。

他們拿我身邊的人開刀,殺沈立謙這樣一員改革大將,磋磨改革銳氣,難道不應該直接下大力氣去偵查?把他們繩之以法,給沈立謙一個交代?給改革一個交代?就任由他們在這個時候逍遙法外?”

陳寒這麼一說,看得出來其實這個時候就連夏元吉也略有不甘心,可是他比陳寒更沉著了一口氣。

朱元璋回過頭來看向陳寒,“那你覺得咱應該怎麼做?發動現在剛剛徵調出來的那一萬多錦衣衛,別讓他們去幹馬上就要搞得夏稅徵收,然後天下撒網去尋找那個流浪漢?把所有事情都耽誤,你就開心?”

陳寒解釋:“陛下,微臣並沒有這個意思。”

“那你是什麼意思?”朱元璋也很急躁:“你以為朕看不出來嗎?你以為朕就是那樣的糊塗嗎?你是錦衣衛、還是大理寺?

你現在主持的是教務司和商務司,可你做的是什麼事?

你鬧了一通,讓所有人都知道,你不是個好惹的人,你渾身長刺,讓他們投鼠忌器。

可即便是如此,你還是不滿意。

你以為朝堂之事,就像是你處理那支教一樣簡單嗎?

朕讓你出山,不是讓你天天計較這些的。

沈立謙之死大家都不好受,朕難道不比你更痛心?他是朕從多少官員當中遴選出來的佼佼者,本應該做更多的事情。

你以為朕坐在了這個位置上,說的每一句話,他們都會聽嗎?如果他們會聽,幹嘛還要用錦衣衛去震懾?

你教一個二十來個人的小班,都有學生不聽你的教訓,天下有多少官員,是一句話下去,他們就樂意聽的嗎?如果是這樣,當初為何流了這麼多血。

你現在要做的難道就是要跟他們去計較?去跟他們爭個對與錯?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你改革觸及了很多人的利益,肯定會有人針對你們。

你鬧了大理寺、鬧了刑部、鬧了督察院之後,你的目的已經達到。

你現在要做的就是趕緊把改革這件事情推行下去。

而不是抓住這個案子斤斤計較,去跟他們浪費時間,那才是對沈立謙最大的不負責任。”

朱元璋看著不服輸的陳寒,終於語氣又柔和了一些,“朕當了這麼多年皇帝,殺瞭如此多的人,就總結出一個道理——這幫人不會因為你殺伐果斷,就害怕、畏懼。

觸及到了他們的利益,他們就敢跟你拼命,現在你知道了吧?改革為何那麼不容易?

你身邊的人死了一個,你就如此的躁動,他們的身邊被你斷掉了生路的人比比皆是,是不是每個人都要提刀來跟你拼命?沈立謙沒那麼小格局,殺他的也不是個人,而是整個利益體,猴崽子,記著,多做事,少說話,替沈立謙好好活下去!”

說完朱元璋並不想在這件事情上面再生任何的枝節。

他直接是甩給陳寒一封趙審言從倭奴南朝那邊發過來的信件。

“看看吧,猴崽子,你舉薦的火器部隊立功了,你說得對,現在的倭奴南朝空虛得很,東征倭奴的第一步,已經成功。

等趙審言他們從倭奴回來述職之際,就是你功封平虜侯的那一天。

猴崽子你還是有點腦子的。”

夏元吉大驚,同時也是欣喜。

真心地為朋友欣喜。

朱標看向陳寒的眼神更加的欣慰。他們都沒有想到東征倭奴能這麼的順利。

得到了資訊之後,做事真的是事半功倍。

火器部隊對付島上面那些倭奴,不要太簡單。

這都多虧了陳寒的獻言獻策。

要不然他們一天到晚對付北邊的韃子騎兵,都沒發現火器部隊有這樣的碾壓效果。

畢竟現在的火器對付韃子騎兵還差了點。

北邊平原太廣闊了,你一小搓火器部隊在偌大的平原跟騎兵拼,那是腦子有問題,對方稍微來個迂迴,你就會變成砧板上的一塊肉。

但是對付倭奴很合適,難怪老爺子這麼開心。

所以必須要在火器方面進行改良。

故而前一個月,朝廷順帶著就頒佈了發明專利法案。

發明專利取得認證之後,視發明重要程度獎勵錢財,從低到高分別為丙等、乙等、甲等、特甲等,獎勵金額分別是50貫、100貫、500貫、1000貫。

發明專利法,和獲獎解釋還刊登在了最新一版的《大誥》上面。

根據《大誥》的解釋:

丙等就是普通生活用具上面的發明,比如新發明一種吃飯的勺子、梳子啦等等;

乙等是影響生產方面的發明,比如水利設施啊、農具啊之類的、陳寒搞出來的玻璃等;

甲等就是有關於軍事作戰方面的發明了,比如陳寒搞出來的望遠鏡、戚繼光搞出來的狼銑和戚家刀等;特甲等那就是推動社會進步的發明,比如陳寒搞出的飛梭織布機、珍妮紡紗機等,這類的發明影響力巨大。

這也就是為什麼東南沿海靠紡織業起家的那些大家族那麼痛恨陳寒的原因,因為陳寒現在雖然還沒領到錢,但是他的幾項發明已經登上了《大誥》。

上面寫明瞭陳寒的貢獻有多大,飛梭織布機、珍妮紡紗機有多厲害,那就成透明的了,那藏都藏不住。

迴歸正題。

陳寒看完了趙審言發過來的奏章之後大吃一驚。

原來他們按照了自己所說,協助南朝抵抗北朝,藉由南朝的勢力對北朝進行牽制。

從而為從對馬島進攻倭奴北朝,拿下石見銀礦和佐渡金礦做策應的計劃。

但是他們把計劃做得更絕了一點。

趙審言憑藉一千名將士就直接在南朝發動了一場政變,掌控了天皇,掌控了整個南朝。

朱元璋見陳寒看完了信件內容,說道:“現在這件事才是大事,馬上要進行夏稅的第一次徵收。

攤丁入畝第一次得到應證,你必須得打起十二分精神,給咱把這些事情給弄好。

接下來就是要籌備東征倭奴事宜,石見銀礦和佐渡金礦希望如你所說有足夠的底蘊。

畢竟按照你所設想的寶鈔回籠計劃已經開始,這才是改革的重點。”

陳寒心裡面雖然對沈立謙的死一直耿耿於懷,但是現在是真沒有想到,明朝這邊做事可以如此的決絕。

直接是將南朝給拿下來,然後馬上進行的夏稅徵收和寶鈔回籠計劃的直接推行。

如果順利的話,將會很快地進行第一次東征。

這第一次東征有可能都會讓自己來參與。

這下讓陳寒又是躍躍欲試。

夏元吉也拿過了趙審言發回來的信件。

當他看到上面所陳述的事實之後,吃驚不小。

沒想到朝廷在自己等人根本不知道的情況之下,做了如此多的事情。

直接是派了一千將士到達了南朝,然後將那邊的朝廷都給拿了下來。

按照這個節奏來看,目前是要鞏固在南朝那邊的勢力。

然後可以在這幾個月之間推動下去,在南朝那邊來了一箇中心開花。

等把北朝大部分兵力都給吸引到了南朝那邊之後,北朝將會開始。

難怪這一次朝鮮國那邊進貢使者,能在這一次佔到便宜。

夏元吉還以為這就是皇帝發了一次善心。

可沒有想到其實是我圖非常之大。

對馬島它雖然並不清楚具體位置,但也聽過。

具體好像是在朝鮮國與南邊的倭奴中間的一個小島。

這個島曾經是元朝忽必烈東征所用的一個跳板。

忽必烈,第一次東征就是從朝鮮國的合浦港口,直接到達了對馬島。

然後從對馬島出發進攻倭奴國。

當時因為在東征的軍隊當中,並沒有多少是熟悉水性的。

以為能夠很順利地就拿下整個倭奴,卻因為準備不充分,又加上有部分的北方士兵不識水性,到達了倭奴之後遇到了倭奴那邊的拼死抵抗,從而導致第一次東征失敗。

第二次東征是選錯了時間,遇上了颶風被吹翻了海船導致失敗。

而現在明朝這邊大明這邊是繼續採用忽必烈第一次東征之時所用的航線,直接和朝鮮國合作。

從他們的合浦港口作為糧食轉運站,到時候在對馬島進行基地建設。

然後進攻倭奴北朝,與一百多年前忽必烈的第一次東征不同的是,當年的倭奴還算是比較團結。

而且是統一的一個國度,但現在卻不同,經過了這六十多年的兩邊的對峙,早已是消耗了他們大量的兵力,北朝內部之間也軍閥對峙。

這給明朝進攻提供很大的幫助,從南邊開始攪亂他們整個的局面,然後又從北邊進行夾擊,使倭奴北朝陷入兩線開戰的境地,那到時候他們兵力肯定不足。

想到這裡夏元吉是頗為佩服陳寒所提出來的這個想法。

朱元璋是直接說道:“龍江造船廠已經將兩艘大型福船、十二艘戰船下水試驗完畢。

沐英那邊帶兵在莫愁湖進行了操練,明日將會帶領京營培訓出來的一萬火槍兵,到寧波出海,到海面上進行演練。

屆時真要出征倭奴,也會從寧波那邊出發。

猴崽子,沈立謙的犧牲不是你頹喪的理由,恰恰相反,你要更明白你肩膀上面所承擔的重任。

東征倭奴才是你改革最重要的一環,記住,現在大明很需要一個沉著冷靜的你。

不管你以前是怎麼度過的,現在你得開始重新建立起你今後的生活。”

朱元璋在說完了這番話之後,並沒有讓陳寒他們在這裡過多的停留,而是直接打發他們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