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龜山天皇這個時候根本就拿不住。
他不知道應該聽誰的,心亂如麻。
他看到明朝的將士,個個拿的武器跟他們不一樣,而且人高馬大連炮都拉過來了,心裡面想,必定是強大無比。
以前的史書上也記載,中原人都比倭奴人要強悍很多。
所以他又有點希望,但是看到趙審言他們只是在高地之上一動不動,對面的那三千人馬浩浩蕩蕩的如同海浪一般的侵蝕而來,又侵襲著他的那一顆心。
他不知該如何辦?松下井二郎,看到這些人一個個的唱衰,想著要如何帶著三大神器跑到海面上去躲避,心裡面十分的鄙夷。
他曾經看到過,明軍在訓練場上所表現出那強大無比的戰鬥力。
明白北朝的那些將士如此鬆散,依舊覺得他們面對的將會是南朝那些驚弓之鳥,所以如此的大意輕敵。
就連行軍的陣列都是這般的鬆散,豈能對付早已訓練了不知多久,而且戰鬥力極強的明軍。
松下非常有信心的,趙審言在山坡之上用望遠鏡看著徐徐推過來,距離還有一千多米的小鬼子軍隊,心裡放心。
他給自己手底下將士們打氣:“將士們,這一次咱們撈了個便宜,對方輕敵大意,行軍鬆散,不把咱們當回事,這是咱們的好機會,是咱們一戰成名的機會,是爾等立功的機會。
等一下放近了打,先把他們的騎兵給幹掉,聽到了嗎?”
將士們喊了一聲:“遵命!!”
在之前將士們稍微有點緊張。
畢竟是第一次出國作戰,而且還是代表著大明出戰,要是一戰不成,那可就丟了大臉。
況且自己等人剛剛從海船上下來,雖然都是沿海長大。
但也從來沒有經歷過漂洋過海,有不少人都吐了好幾天。
這時候剛剛緩過來,就要投入作戰。
心裡面多少是有點沒底。
聽到將軍如此說之後,大家終於是放下心了。
既然對面的敵人這般的不把自己當回事,那還真就是自己出其不意的機會。
況且來到了倭奴之後才發現,這些人個個都是三寸丁,本來氣勢上面這一塊他們就比較有信心。
現在將軍這麼一說,更是放輕鬆,個個做好準備。
……
城牆之上。
後龜山天皇看著徐徐推上來的三千北朝兵,明軍將士卻在原地一動不動後,緊張得手心冒汗。
他邊上那些大臣依舊在搖唇鼓舌,“陛下,再不走,可就沒時間了。
別管他們了,他們要找死是他們的事。
咱們需得保留實力,三大神器落入足利義滿手中,他可就可以無法無天了。
到時別說天皇血脈,就連三大神器都可能落入到他人之手。
您可得考慮清楚。”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說得後龜山天皇更加拿不定主意。
松下井二郎趕緊上前去:“陛下,仗還未打,何曾看到明軍已敗。
明軍這是蓄勢待發,那三千北朝軍如此的鬆散,他們必定輕敵,明軍必能將他們一一擊垮。”
正說完,下邊就有一個老頭大喊一聲:“松下你到底收了明朝人多少賄賂?竟然如此幫助他們說話。
一千來人,還是剛剛漂洋過海而來,他們可能還在暈船,怎能對付一路屠殺我南朝百姓的叛賊。
那些叛賊氣勢正高漲,讓陛下身處險境,你這不忠不義之徒,還敢在此狺狺狂吠。”
又有大臣喊了一聲,“松下伱帶著如此喪權辱國條約回來,本來我等就絕不同意簽訂,是爾等蠱惑陛下,讓太子殿下成為人質,令天皇血脈淪為笑柄,爾等不自盡以謝陛下,還在此蠱惑陛下身處險境,你安的是什麼心?”
這些南朝的大臣原本就上下不齊心,特別是土佐國大名的家臣,更是個個不希望冒險。
原本土佐國就不是一個強大的國家,接納了南朝之後,以為能夠榮升中樞大臣。
可沒有想到北朝那邊步步緊逼,已經使他們有所動搖。
甚至土佐國大名山下一族,已經打算如果作戰不力,立刻就投降。
他們才不會管南朝朝廷到底怎麼想。
他們也不會管天皇和他的三大神器,保住自家才是正事。
這些山下的家臣,個個站出來指責松下。
……
下方。
平原之上,三千北朝軍嘻嘻哈哈地推進而來。
坐在馬上的將領更是遠遠的看著那王城城牆,鼓勵手底下將士。
“將士們,明日我等便可飲酒城牆、坐享功業。
今日圍城而戰,諸位應該拿出拿下三座城池的衝勁。
拿下南朝王城。”
小鬼子將軍如此鼓舞,下邊的將士更加的鬆懈。
覺得這一次的為城而戰不過就是去打秋風而已。
隔著八九百米,他們就遠遠看到在城池與山坡中間,多了一些人。
那些人像雕塑一般,一動不動的。
甚至能看到那些人左右兩邊還有人騎的馬。
那馬都比他們的馬更高大。
那些人看上去,也比他們要高許多。
北朝軍愣了一下,但是見他們一動不動,頓時又鬆懈下來。
那些將領也不當回事,實在因為這段時間衝殺,南朝將士表現的實在是太過拉胯,他們衝過去,像秋風掃落葉一般的簡單,所以根本不把對方當回事。
只是他們不知道的是,趙審言站在山坡上舉著望遠鏡,將他們的表情一一收在眼底。
看起來這幫傢伙輕敵到了一定程度,簡直可笑至極。
……
城牆上。
眼見著三千精兵正在緩緩推進,越來越近。
那種壓迫感越來越強的時候,後龜山天皇心裡邊也有所鬆動。
就在他要下令之時,松下立刻上前去,“陛下不管如何,南朝已經付出如此大的代價,太子殿下也去作為人質,條約也簽訂了,咱們就必須得相信明軍能夠幫助咱們解決眼前之困境。
而不是還沒等戰打起來,咱們便撤退,到時豈不是讓人笑話。”
可是他話音剛落就有投降派們個個是七嘴八舌,讓後龜孫天皇帶著三大神器,現在趕緊從後門出去,然後登上快船,逃到海上去,這樣才有一線的機會。
回龜山天皇看到了三千精兵,又想到了之前他們自己的軍隊在這三千精兵手上被打得屁滾尿流的模樣,心裡邊實在是拿不定主意。
更不敢將所有希望,都寄託在剛剛才到達倭奴的明軍身上。
而反觀一千明軍,駐紮在山坡上,一動不動,就好像雕塑一般,眼睜睜看著那三千精兵就這麼慢慢地推進。
按照兵書所言,此時正應該趁他們立足未穩之際,藉由高坡往下衝,迅猛衝擊,才能取得更好的勝利。
然而明軍卻呆立不動,不知是被嚇壞了,又或者早已沒有了力氣去衝。
後龜山天皇想要下令撤退,他雖然聽松下井二郎描述,這一千火槍兵在他們明軍的訓練場上,佈陣嚴密,威力強大,可畢竟沒有親眼看見。
誰敢把自家的性命寄託在,迫使自己簽訂了喪權辱國條約的軍隊身上。
他一拍城牆,回過頭吩咐:“即刻帶上輜重,從南門出海!!”
松下井二郎見狀,一跺腳,上前去拽住後龜山天皇:“陛下仗還未打您這般撤退,豈不寒了將士們的心。
若是讓明軍知道,更是嘲諷我等是鼠輩。”
後龜山天皇一拂袖,指著下邊的明軍大喊起來:“你帶過來的人,你看他們已經被對方嚇得呆若木雞,一動不動,他們哪有任何勝利可言。朕不可將三大神器拱手讓給北方叛賊,此乃對天照大神的褻瀆,朕不能做這罪人。”
嘴上說的是大義凜然,其實就是怕死,想著趕緊溜之大吉。
……
城外。
北朝三千大軍,已經越來越近,離著明軍也不過才五百來米。
他們閒庭信步,看著南朝最後一座城池近在眼前,建功立業的機會垂手可得。
前面打仗如此順利,也消耗了諸多精神。
終於來到了最後的目的地,他們想著可以包圍城池之後,休整他兩三天。
將領更是對著下邊的將士說道:“諸位弟兄,上前去,咱們便可修整,修整完畢,便可一舉攻下南朝的王城,將那三大神器獻於大將軍,那我等便可高官得坐、駿馬得騎。
爾等也能拿著豐厚的賞金,摟著三五嬌妻美妾,回鄉光宗耀祖!”
此話一出,下邊早已打了兩三個月戰的小鬼子們個個期待。
就想著上前去包圍了那城池,然後好好的休息一番。
作戰的疲勞被這話衝擊得越發的多了期待,連腳下的腳步都加快了一些。
只是他們未曾想到,等待他們的將會是一場噩夢。
……
城牆之上。
後龜山天皇被松下井二郎緊緊拽住衣袖,又回頭看了看,已經逼近趙審言他們駐紮高坡不過才三四百米的三千大軍。
他們在城牆之上,甚至能看清下方北朝軍隊臉上囂張跋扈的神情。
後龜山天皇再也不敢停留,用力扯開,松下井二郎的手,大喊,“朕已決定。為儲存三大神器,先行避難於海上。撒開手!!”
松下井二郎大喊:“陛下,不可,您不可離去啊!您在,將士們計程車氣才能在啊!”
後龜山天皇爆了粗口:“滾開!快滾開!朕要儲存有用之軀,怎可死在此處。來人,快拉開他!!”
……
城外。
北朝軍離著趙審言他們,只有短短的三百米之時,終於看清楚。
原來趙審言他們不是雕像,而是活生生的人。
不過他們奇怪的是,自己等人已經靠近如此距離,對方卻好像視若無睹,像瞎了眼一般,一動不動。
不過對方與南朝那破破爛爛不同,這下他們稍微有了那麼一點點的警惕之心。
不過只有短短的三百米,這些打了無數勝仗的北朝軍,也不放在眼裡。
只見的那名將軍,一揮手上的長刀,大喊:“全體進攻!!”
一聲令下,作為先鋒的一百騎兵以及那五百頂盔帶甲的精銳,紛紛加快腳步衝上前去。
便在此時,明軍最前方的二百盾牌兵,終於動了。
只見他們刷地一下,以軸中心為點,分別向左右兩邊各移一步,讓出了火槍兵射擊視線。
而第一排火槍兵,則以腰射知識瞄準了衝上來的小鬼子。
……
城牆之上。
松下緊緊地抱住了後龜山天皇的腿。
即便後龜山天皇,以及那些大臣對他拳腳相加,松下井二郎依舊沒有放手。
後龜山天皇急地用力拉扯松下井二郎:“逆賊!逆賊!!你死不足惜,朕豈能死在此處。
朕要保護三大神器,不可以流落北方叛賊之手!
快來人!把他拉開!拉開!!”
松下井二郎嘴角流血,卻依舊大喊:“不可以走啊!不可以啊!陛下,不能走啊!您走了,我們就徹底成了笑話了!”
山下的家臣們一腳一腳地踢他:“松下,你可是家主的家臣,難道你是想讓家主也一起罹難?”
“鬆開!”
“快鬆開!!”
松下井二郎大喊:“絕不!不能走!”
……
城外。
正在南朝廷君臣爭執不休,上演一出滑稽戲之時。
北朝軍騎兵和精銳已經距離明軍不過才一百米。
互相之間都能看清楚對方臉上的表情。
可是趙審言騎在高頭大馬之上,依舊沒有任何的動靜。
等到他們離著不過才七十米之時,趙審言終於將手中令旗揮下去。
接著一通鼓響起。
第一排火槍兵二百人點燃了引信。
倭奴北朝軍衝上前來的精銳,看到明軍如此,大感疑惑,不過卻依舊呲哇亂叫地往前衝。
以為能瞬間解決,卻不想在他們衝到只有四十米左右的時候,突然就聽到一陣如同鞭炮齊鳴之聲,但這聲音卻要比鞭炮大上數倍。
最奇怪的是,響聲過後對面那一排士兵身邊居然冒起了白煙。
他們正奇怪呢,嗖嗖嗖……
突然就感覺強大的力量衝擊而來。
砰砰砰……
啊啊啊……
籲!!!就看到衝在最前面的一百騎兵,一瞬之間居然倒下去六七十,頓時人仰馬翻,死的透透的。
明朝的火器威力雖然不大,但是三四十米的距離還是能一槍致命的。
加上他們穿的盔甲,防禦力太低,被瞄準近距離攻擊,根本是毫無抵抗能力。
被打的人仰馬翻,死傷一片。
剩下的還不知道怎麼回事,依舊在衝著。
明軍火器兵第一排往後退,第二排火槍兵開火,又一輪射擊。
剩下那幾十來個騎兵,啊啊慘叫倒下。
而剛剛衝上來的那五百精銳,也瞬間倒下去七八十號人。
這下是個傻瓜也明白,不知對方手裡面拿的到底是什麼東西。
響聲過後,白煙冒起,隔著三四十米,就有什麼東西將自己等人打翻在地。
他們低頭看到同伴,要麼身上出現了血窟窿,要麼腦袋上面出現了一個大洞。
嚇得手腳冰涼。
“見鬼了!”
“有鬼啊!”
“退!!”
“撤退!!!!”
然而不等他們反應,第三輪火槍再次響起,二百名火槍手開槍,瞬間又將一百多小鬼子幹掉。
三輪火槍之後,不等小鬼什麼反應,三百騎兵,張弓大劍又刷刷刷射下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