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從原產把東西拉到偏遠地帶去,能賺取更多的利潤。

只是大明王朝建立之後,朱元璋的偏激地限制商業,導致商業萎靡。

其實大明一開始的確是百廢待興,但經歷過二三十年的休養生息,已經恢復了一定的生產能力。

但那些買賣人是沒有停止,懷有到全天下去販賣商品的野望。

這一次放開之後,商業爆發出來的活力,就連朱元璋和朱標都沒有想到,會有這樣的盛景。

當戶部尚書趙勉將天下商業情況都通報了一遍之後,文武百官都愣在了當場。

好傢伙,怎麼會這樣呢?

怎麼以前都不知道買賣人居然這麼有錢。

所有人都以為天下還是一片凋零,但是買賣人一旦走動起來,天下的物產還是挺豐富的。

看起來地域廣闊的確有著巨大的優勢。

漢人果然是堅韌而且勤勞的,短短的二十多年恢復,就已經積蓄了不少的家底。

朱元璋和朱標父子二人也沒有想到,經濟的活力比他們想象的還要強悍。

看起來到時候實行了商稅改革制度,也能夠很快成功。

而在這種時候,夏元吉見京城的氣象已經如此之繁榮,向朱元璋建議令宵禁暫時先停止。

使百姓們在夜晚也能夠出行。

最重要的是讓買賣人在晚上也能做生意。

因為夏元吉和沈立謙在調研發現,工匠們在白天忙完了之後,休息一陣,只有晚上有時間進行消費。

如果限制了工匠,即便京城這所有的人消費能力都提高,也未必會提高很多。

工匠賺了錢,讓他們參與到這消費當中,不僅是對他們的尊重,同時夜晚開放了之後,大家又能做生意。

這對於刺激消費是個好事。

當然這不是夏元吉的原創,他是看了宋朝之時開放的夜市,有感而發。

朱標很快就同意了這一條。

於是,洪武二十四年的三月初六,正式開始了大明王朝的夜市。

夜市的主要開放地點在石城門、三山門、聚寶門這一大段。

為何要選這三個城門呢?首先石城門外和三山門外就是莫愁湖,那裡風光優美,而且這裡交通便利。

從西北方向的長江入秦淮河,第一個門在定淮門,然而定淮門進去便是軍營,是絕對不能開放的。

第二個門便是清涼門,清涼門在清涼山下,也不方便。

於是就到達了第三個門石城門。

石城門剛好與莫愁湖相連,是從長江到秦淮河最大的碼頭之一。

這裡原本就商貿繁榮,腳伕、力夫以及買賣人集中。

在這個地方朝廷所設定的,供買賣人以及百姓休閒的塌房修建得最為完善。

再有一個,由於清涼山到石城門之間那條路剛好需要維修。

這裡雲集了三千多工匠。

至於石城門到三山門這一段,一時繁榮無比。

城門外就是秦淮河和莫愁湖,有錢人和讀書人,都喜歡從秦淮河泛舟遊莫愁湖。

至於三山門到聚寶門,則是秦淮河由外城流入京城的唯一一段。

這段乃是千年來,都被稱作秦淮最為繁榮之地。

所以這個地方青樓楚館最多,飯館最多,遊玩的地方最多,畫舫最多。

秦淮八豔基本上都是在這一段路途上面所湧現出來的。

同時京城清涼門、石城門、三山門、聚寶門,也是百姓平常最為集中之地。

這也是夜市開放的最好地點。

特別是雲集在三山門到聚寶門這一塊,大量的商賈、青樓、酒肆、茶館,促進了京城的繁榮。

夜市開放了之後,果然取得了令百官和皇帝沒有想到效果。

開放了夜市之後,憋悶了許久的京城,百姓們紛紛是走街串巷,在秦淮河邊上游玩。

曾經只有過年、元宵這兩個節日是最熱鬧的,特別是元宵節的燈會更是秦淮河最盛大的節日。

唯有到了那個時候,百姓們才能夠領略到秦淮河的美景。

但三月初六夜市開放,在還沒到農忙時節,大傢伙有更多的時間出來遊玩。

縱然是大冷天,但這份熱情和湊熱鬧是絕不能有所改變的。

大街小巷賣餛飩、賣炸丸子的,賣各種小吃的扎堆;賣糖葫蘆的、糖畫的成群結隊;

雜耍班子、唱戲班子紛紛出現;酒樓裡邊座無虛席;

茶館裡邊,喝茶聽書者眾多;各種休閒活動都出現。

買賣人能夠大量的湧入,使京城的物價在短時間之內下降了很多,使平常百姓也能消費得起。

至於京城之外,溧水縣周邊受災的百姓,全部都在這幾個門外邊住著。

白天干活,晚上洗個澡,帶著家人出外遊玩,這是他們這輩子做夢都沒想到的。

以前在家裡面種地,誰能想到有朝一日還有餘錢,還能夠到外面去走一走。

現在倒好遭了災,反倒受到了這種優待。

一時間民心凝聚,商人們賺了更多錢。

貨物得到了大量的流轉。

長江之外,數百艘大大小小的貨船,停靠在秦淮河邊上,甚至出現了太多貨船擁擠情況。

從秦淮河到長江的入江口,每天都會出現擁堵情況。

無數的糧船、貨船在秦淮河和長江之間日日夜夜穿梭不停。

洪武二十四年三月十五的晚上。

朱元璋朱標父子二人微服,帶著凌蔣瓛以及一眾錦衣衛乘坐著畫舫,遊覽秦淮河。

只見兩岸酒家林立,濃酒笙歌,無數商船晝夜往來河上。

即便入夜,秦淮河兩邊的夜市依舊燈火明亮,亮如白晝,熱鬧非凡。

“五香蠶豆、瓜子、花生米!”

“酒釀元宵,桂花元宵,炒元宵!”

“糖芋苗,糖竽子!”

“油炸幹,如意豆腐乾,蘭花幹!”

“賣豆腐腦.老淮安豆腐腦!”

吳儂軟語吆喝起來別有一番韻味,一吆喝,好像空氣裡面都充滿了甜味。

“餛飩……餛飩……”“喲!前面的推車小心點,壓著腳了!”

“爹爹快來,快來啊,我要糖葫蘆!”

酒樓茶館人滿為患。

畫舫之上,豔麗歌女彈奏琵琶。

岸上面士子們相談甚歡。

見著如此盛景都是露出開懷之笑容。

百姓們也是一掃之前的頹喪,帶著一家老小,痛痛快快的在岸邊遊玩。

由於市井的繁榮,對女性的禁錮也減少許多。

不少的家庭婦女也跟隨著丈夫帶著孩子一同在街上游覽。

朱元璋父子二人暢遊在秦淮河上,見到這番景象,當即是感慨:“人間盛景,人間盛景啊。”

想不到對買賣的限制開放了三個月不到,這京城就能有如此盛景風光。

陳寒說得對,白銀如果不流通錢,那就跟石頭沒有多少差別。

一旦流通起來,就能締造天下盛景。”

凌漢在邊上也是感慨:“陛下所言極是,這可比朝廷干預要好得多,朝廷給出了方向,買賣人是不會放過一絲一毫的機會。

他們會像聞到了花粉的黃蜂,從四面八方飛撲而來。

現在最重要的是將大江南北,全天下都按照這樣的去複製。

如果我大明天下任何一個城池,都有這般的盛景,那百姓們的日子將會是何種程度。”

當他說到這裡的時候,每一個人的臉上都露出了期待。

朱標更是感慨:“陳寒不愧是老天賜給咱們大明的禮物,幾句話的點撥,便成就瞭如今的盛景。”

朱元璋揹著雙手看著眼前這繁華的景象著實的自豪。

接著他又問道:“夏元吉呢,這段時間不見他,夜市可是他說要開的,他怎麼不來領略這繁華的風光。”

朱標笑道:“他可是個大忙人,一刻都閒不住。

夜市開放之後,他只是參與遴選了一批夜市官員,其餘時候他可是和戶部那邊的官員,一同審理周邊送上來的新制定的魚鱗冊。

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當差納那可真正是國策。

他和沈立謙每天伏案處理奏章,可比咱們爺倆之前還要激動。”

朱元璋笑道:“這兩人可都是國之幹才。”

朱標更是直接道:“內閣十三名大臣已經完成了替換,除了夏元吉、沈立謙以及應天府同知葛有民三人沒有替換之外,從甘肅,陝西,雲南,四川、兩廣等地的官員已到達。

從他們的嘴中也瞭解到全天下的情況。

這些人不愧是在歷年考績當中優者,他們有口皆碑,有能耐,只是官場門第導致他們只能屈居於知府一級,無法向上提拔。

這次能夠破格進京,參與國家大事,他們算是鉚足了勁。

按照這批人的實幹才能來看,兒臣倒是想將內閣三年一任的制度,改成五年一任。

兒臣與夏元吉和沈立謙商議過,正如他們所說,五年一任的內閣,不僅能使他們有充足的時間瞭解整個天下具體發生的事物,培養和鍛鍊能力。

同時新入閣的大臣,想要適應,想要維持上任閣臣所遺留的國策,也必須得有個大半年,甚至一年的適應時間。

三年一任實在是短了點,不知爹您是怎麼想的?”

朱元璋揹著手,沉吟一下,“咱只是擔心,五年一任,有些人總會變質。

從天下各地遴選內閣大臣,在咱們父子二人還在的時候,能夠貫徹。

但你我二人都逝去,沒有強有力的帝王,只恐內閣大臣又會從六部大員當中遴選,這可得預防。”

朱元璋明白,一旦有皇帝沒有掌控好內閣大臣,從六部大員當中選,那麼就會成為定例。

到時候內閣和六部之間扯也扯不清的關係,又會成為兩個部門之間的推諉扯皮和鬥爭的由頭。

黨爭之所以形成,就是利益的分配。

如果內閣培養和鍛鍊的人才,在各地都有了提拔的可能。

那麼就有人專門地盯著每年吏部考績比較優等的人才,進行腐蝕拉攏,到時候又會是一筆糊塗賬。

這一點朱元璋是看得非常的遠的。

這個話說出來之後,就連凌漢在邊上也是聽的也是陷入了沉思。

而朱標則說道,“所以陳寒那句話是對的,對於儲君的人選進行培養,是最重要的手段。

與其防著內閣和六部之間利益輸送,還不如讓儲君有足夠多的閱歷,足夠多的手段去把控。

如果這一點能做到的話,何至於擔心其他?”

朱標說到這裡心裡邊還是有點欣慰,那就是自從天下開始丈量土地開始。

朱允炆和朱允熥這兩個年輕人就已經被下派到了地方上去。

呂氏雖頗有意見,畢竟她的兒子才十三歲,才剛剛過完年,就被派到地方上去,巡閱天下,其實就是讓他們到地方上去遊歷一遍。

這一次遊歷,沒有個一年時間是根本回不來的。

呂氏心疼朱允炆從小沒有受過這樣的顛沛之苦,但又對丈夫下達的命令無從抵抗。

以至於朱允炆在離開東宮的時候,哭得跟個淚人一樣。

反倒是朱允熥,也不知是不是這幾年沒有了母親在身邊,所以性格格外的堅定。

雖然沒有表現出特別大的才能,但是這股子性格上面的優勢,讓朱標看到了。

這是一個相對內向,但是卻絕不會柔弱的孩子。

他只比朱允炆小一歲,但似乎是像民間說的那句話,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朱允熥雖然沒有窮,但因為他的母親在生他的時候難產而死,多多少少有些流言蜚語,說他是剋星。

在這種環境之下成長的,要麼內向木訥,要麼就是如同朱允熥這樣相對堅定。

朱允熥沒有特殊的才能,但性格絕對要堅強很多。

被派到去天下游歷之時,心中是欣喜的。

平日裡他哪有這樣的機會,如今能夠去見識一下民間疾苦,這對他來說絕對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所以與朱允炆哭哭啼啼相反的是,朱允熥表現了極大的信心。

這讓朱標心裡邊稍微的放心了一些。

所以現在朱標是提出了這麼一個論斷,朱元璋沒有提出反對,但也沒有去贊同。

幾個人就這麼一直遊玩了大半夜,見到小攤小販終於因為人流慢慢的減少,而收攤才回到皇宮。

不過這一路他們可是開了眼了,甚至他們還冒充了一會遊客,在夜市上游玩,吃吃喝喝了一番。

吃吃喝喝完了之後,他們也覺得,沒有商業行嗎?沒有商業,在京城能吃到西北的小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