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一早。

朱元璋父子直接來到內閣與夏元吉等人共同處理國政。

這樣的場景在後世的內閣是看不到。

將幾份關於淮河決堤的淹沒農田地和百姓房屋的工部、戶部奏章,處理完畢之後,朱元璋突發奇想地詢問。

“諸位愛卿,若朝廷要將天下賦稅種歸為一條徵收,不再收糧食以及具體的實物,那應當用什麼來徵收?”

朱元璋這麼一問,朱標抬起了頭。

夏元吉等人從自己的辦公位置上面起身。

從松江來的松江府同知,名叫沈立謙,字孟禮,雖只是松江府的副市長級別,但是為官清正,有口皆碑,不迂腐,三十七八歲的年紀,很精神。

而且沈立謙本人就是松江人。

明清的官場,正職知府一般都是外調,防止你在本地拉幫結派;副職同知普遍是本地或者臨近知縣熬上來的,對本地比較瞭解,一正一副相輔相成。

沈立謙對這個問題有自己獨特的觀點,當即回道:“啟稟陛下,微臣有奏。”

朱元璋問道,“奏來!”

“陛下,若能將田賦、丁役總合一條,可摺合成白銀上繳。”

朱元璋和朱標聽到他的話,都詫異。

按陳寒的說法,一條鞭法整合所有賦稅為一條,折銀上交,那是二百來年後的事情,怎麼現在就有人提出來了。

當即感興趣:“說說你為何有這樣的想法?”

沈立謙回道:“啟奏陛下,臣前幾日聽夏主事言,天下賦稅雜亂無章,故而想到在地方為官之時,聽過這類說法。”

朱元璋噢了一聲,心道:估計二百年後的一條鞭法也不是平白冒出來的,必然是天下百姓怨言四起,總有聰明人提出這類的好法子,只是朝廷採用了而已。

沈立謙繼續說道:“微臣家住松江,在東南為官十數載,看到許多百姓因為官府和朝廷所徵用之物太雜,每每繳納,繁瑣至極,百姓們便抱怨。

可不可以將官府和朝廷所收田賦雜役等等,通通都拿銀子來上交。

只要把應繳納田賦、應出多少役力,計算出總的價錢上交便是。

如此既避免在運輸途中,民夫押解實物的耗費,又減少官員從中作弊中飽私囊。

當時下官聽到這法子也覺得新鮮,心裡邊也想:若真能如此,對百姓們而言是個好事,對官府而言同樣是好事。

地方官府押解賦稅上京,主要徵用民夫押解,過程當中既要擔心耽誤時間,又要擔心押解途中損壞,迎來上級責難。

而如能折銀上交,既利於統計,白銀耐磨,也無需擔心損壞,豈不兩全其美?”

當這個話題一說出來之後,連朱元璋父子都吃驚不小,看起來下邊這些做事的人,其實已經看到了徵用實物賦稅在實際的收取過程當中,官府以及百姓都有各自的擔憂。

官府擔心押解過程耽誤了時間,或者缺斤短兩,容易被上級責罰。

百姓們呢,繳納了這麼多賦稅,卻還要為押解賦稅的民夫吃喝拉撒買單,其實變相地又把這一項多出來的雜稅扣在了繳納賦稅百姓的頭上。

這種雜稅的多寡,可就是官員一張嘴了。

他要是貪婪一點,百姓們就得多交幾斤糧食上去。

而如果押送的是數目確切的銀兩的話,官員總不能憑空說:老鄉們吶,你們得體諒啊,不是我們當官的多要你們幾斤銀子,實在是因為押解的民夫的吃銀子充飢啊!

押送糧食的話,官員就敢憑空這麼說,其實他就是貪汙多出來的這些糧食。

朱元璋聽到沈立謙這麼說,心裡面明白,天下聰明人是有的,只是缺乏引導。

一條鞭法這種收稅方法,在其他時代或許不叫這個名稱而已,但不可能沒有人想到。

可是為什麼就做不到呢?

就只能說在這個過程當中,有許多的利益既得者在其中使絆子。

所以讓這一項看上去很好的政策,一直到了萬曆朝張居正,看到整個國家賦稅制度混亂到一定程度之後,才以國家力量進行推行。

這是到了最後沒有任何辦法之時才進行的。

朱元璋父子兩個吃驚的同時,也是欣喜,大明聰明人不少啊。

朱元璋又問道:“你說說,為何一定要摺合成白銀來徵收?”

這一問沈立謙不敢輕易回答了。

因為這個話說出來,就是犯法。

沈立謙作為一府同知,明知下轄百姓偷偷使用白銀,卻不阻攔上報,這就是失職。

沈立謙抬起頭看向了朱元璋和朱標,父子二人倒是沒有鐵青臉色,一切正常,於是他大起膽子來說道,“陛下、殿下,近年來寶鈔貶值越來越快,加之東南沿海原本商貿發達,有些大買賣人私下裡,通常是用白銀作為錢幣來使用,寶鈔使用的反而少。”

這話說出來內閣裡面,包括夏元吉等人都捏了一把汗。

從洪武九年開始,朝廷就嚴令禁止金銀交易,只能使用寶鈔。

然而東南沿海有些買賣人,卻公然違禁,這可是殺頭的罪過。

如果朱元璋沒有聽陳寒說寶鈔貶值成一張廢紙差不多,百姓們只能被迫地選擇保值更長的白銀作為貨幣的話,他一定會異常暴怒。

有可能就令錦衣衛直接到東南沿海去查一查,如果真有這種事,那又是一片腥風血雨。

但現在他卻異常的平靜。

反而是說道:“說下去。”

這個話說出來,沈立謙和夏元吉等人都愣了。

不過看到皇帝陛下並沒有暴怒,沈立謙的眼神透露出一絲欣喜。

或許這個話他早就想說了,憋在心裡邊別提多難受了。

於是敞開了說道,“陛下,這十幾年下來,寶鈔價值一跌再跌,以前一貫寶鈔,至少能買到四石糧,現在四貫寶鈔都未必買得到一石糧食。

而白銀則反之,如今是越來越值錢。

一兩銀子在東南沿海可以買到四石半的糧食,甚至更多。

百姓們以及商戶雖懾於朝廷律法的嚴懲,但還是偷偷摸摸使用。

這無疑是一項大大的弊端,陛下不可不明察。”

如今在沈立謙的眼裡面,白銀確實要比寶鈔更加的保值。

如果百姓們手中的白銀能夠多一點的話就更好了。

而朱元璋這個時候又在此問道:“以你來看,百姓們使用白銀反倒是一件好事?如果全天下都使用白銀替換寶鈔也是一件好事?”

沈立謙嚇得渾身冒冷汗,大明寶鈔畢竟是皇帝陛下親自下令印發,也是目前名義上面的唯一貨幣。

而他現在所奏的這件事,無疑是在打皇帝的臉,皇帝一怒,可是伏屍百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