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愛之,皆稱為小麻姑。姑屢諫曰:“殺人還自殺,好生還自生。願勿妄殺。”
狄怒不聽,晝夜趲工築城,惟雞鳴令少息。姑恤之,假作雞鳴,群雞皆應。狄覺,欲撻之,姑逃入豫章南城羅山中,上有瀑布、龍巖、碧蓮池。姑獨居丹霞洞中,餌芝飲澗。
常有秦時避難人黎面飛行,夜聞嶺頭猿啼悲切,姑全不懼。又聞鳥聲如蕭鳴,從福山來,知有異人,往就之。遇文殊大師,受智利之妙。
后王方平遊平都回,路經於此,喝姑曰:“浩劫高真,應世而來人間,遽忘卻耶?”
自此指破前因,姑即結壇煉修,年餘道成,取神功泉水釀酒,攜歸探父。狄思女雙瞽,大悔前非,忽聞女還,大喜,飲其酒,兩目復明。姑辭去,不許,奔至城北石橋,跨大鵬翳日飛空。遂名昇仙橋,建飛仙亭於側。
姑拜覆藐姑,東遊牟平大崑崙,愛其山景。石落村劉氏於海濱得一百丈大魚,曰“之而”,取其骨構室,曰“鯉堂”,前有大槐。
劉家忽夢一女,稱麻姑,乞槐建廟,風雨大作,失槐所在。報槐臥於崑崙山上,即募為姑立廟。
麻狄南守。石虎擊燕,慕容恪敗之,報捷於晉,詔皩為大單于燕王。明年,見黑白龍各一,皩以太牢祀山下,翔舞而去。皩遷都龍城,新宮曰和龍,建佛寺于山上,名龍翔。
時高詡、黃泓在燕,詡為左司馬,泓為太史。泓謂燕氣正盛,當得土地。皩伐宇文部,詡曰:“伐之必克,然不利於將。”詡中矢卒。宇文降。復襲天餘國,拓地千里。晉遣使賀。
鹹康八年,成帝崩,庾冰立瑯琊王嶽,褚裒女為後。翼、冰勸嘗令郭璞筮公家及身,卦成曰:“建元之末,丘山傾;長順之初,子凋零。”逮改元,或謂冰曰:“子忘郭生言乎?丘山,上名,此號不宜用。”冰撫心歎服。
晉安江漁父得金鎖,引鎖盡,見一金牛,力挽之,脫去。詔立金犄廟。
甲辰,翼表桓宣伐趙。桓溫出淮泗,趙人危擾。虎嗔目曰:“奉佛而致寇,佛無神矣。”
圖澄明旦入責曰:“王過世經為大商主,至罽賓寺,嘗設大會,中有六十羅漢。吾身亦預斯會。今身為王,豈非福耶?疆場軍寇,國之常耳,何為怨謗三賓,夜興毒念乎?”
虎信悟跪謝,遣將拒戰。宣兵敗而卒。
九月,康帝崩,立皇子聃。褚太后稱制。
是冬,庾冰卒。褚裒輔政,薦會稽王昱自代。
十月,翼卒,遺表舉桓溫,昱以為安西將軍。
丙午,張駿卒,世子重華假涼王,諡父文王,厚葬之。
石虎調麻狄乘喪擊涼。
梓潼君於建興末化作儒士,稱謝艾為張軌主簿。至是趙寇,艾以千人擊之,狄單騎宵遁。桓溫欲乘間定蜀。漢王壽已殂,子勢立,驕淫失政。
丁未,溫由三峽進兵,一卒獲猿子,戲擊於舸,老猿緣嶺哀啼,斷崖處湧身落艦而死。卒復剖其腹,腸皆寸斷。溫怒斬其卒。
至夔關,見石陣驚疑,欲異道而進。江夏相袁喬曰:“懸軍深入,當合力一戰。”溫從之,直指成都,勢降。溫引譙獻之為參佐,訪龔壯不得。
戊申,加溫臨賀郡公。朝廷憚之。昱表殷浩為中軍,欲賴以抗溫。浩闢王羲之,愛會稽佳山水,於蘭亭修禊賦詩,每詠老子之戒,定止足之分,當世以善書名。山陰道士管霄霞善養鵝,見而悅之,霞曰:“能為寫《道德經》,當舉群相贈。”
羲之欣然代寫畢,籠鵝而歸。
守永嘉時,造丹霞山訪張文君。張曰:“內外協和,家國可安。”遂遁入竹叢。
復至粵西,遇道陵降,授丹訣,即作桑修煉,九轉丹成。是秋重九,道陵引登白雲山飛昇。羲之既辭,浩勸結燕、涼以圖強趙。
時慕容皩忌鴆庶兄翰,出田墮崖死,子雋立。趙惡涼,從晉攻之,累為謝艾所敗。沙門谷生言於虎曰:“胡運將衰,當苦役晉人,以厭其氣。”
虎發近郡男女,重築華林園。燃燭夜作風雨,死者數萬。未幾,谷生忽自拔舌而死。
初,有姜伯真在猛山採藥,遇一人,稱嵩山道士,使伯真平立日中,背觀其心不正,謂曰:“勤學之至,而不知心不正為失。”
因教服石腦法。色斑柔軟,形如小石,所處皆有,久服身熱而不渴。後得尸解如蟬蛻。
其徒朱庫,少善音聲,存心仁厚,亦得其法,不飢渴,不衰老。
復遇嵖岈蔡真人,授陽生符,以此濟世,自號紫陽子。潛往趙境,見死亡枕籍,夜以符投之,凡肢體全具者悉起,活萬餘。
庫歸,與親舊話別,剋日便發,單衣白帢,以俟。
須臾,有兩黃鶴下中庭。庫整衣而臥。復有一黃鶴至,與二鶴共飛向東郭外,成三黃衣道士,攜手東行。庫後隨之,因鄉人附書歸家人檢其屍,空衣而已。
佛圖澄見虎虐民,雖為劫運,每灑楊柳淨水,咒諸死者,令脫苦趣。虎問:“佛法不殺,朕非刑殺無以肅清。既違戒殺生,雖復事佛,誰獲福耶?”
澄曰:“帝王事佛在體恭心順,顯揚三寶,但當殺可殺,刑可刑耳。若恣意殺害非罪,而奉佛事法,無解殃禍。”因請除土役,即免之。
虎於臨漳修治田塔,少承露盤。澄曰:“臨淄城內有古阿育王塔,地中有承露盤及佛像。其上林木茂盛,可掘取之。”即畫圖與使,依言果得盤像。
揚州進黃鵠五隻,頸長一丈,鳴聞十里外,命泛於玄武池,以為祥物。
虎愛次子秦公韜,太子宣嫉之。
戊申七月,宣至寺,與澄同坐。浮圖一鈴獨鳴,澄曰:“解鈴音乎?雲胡於洛度。”宜變色。
澄知其將圖相殺,謬答曰:“老胡為道,不能山居無言,重裀美服,豈非洛度乎?”韜後至,澄熟視。
韜懼問,澄曰:“怪公血臭。”
八月,澄使弟子十人齋於別室,澄愆入東閣。虎與杜後問訊,澄曰:“脅下有賊,不出十日,自佛圖西北殿東,當有流血,慎勿東行。”
後曰:“和尚耄耶?何處有賊?”
澄即易語曰:“七情所受,皆悉是賊。”
後二日,韜宴東明觀,東南忽有黃黑雲,如數畝,稍分為三,狀若匹布,間有白雲如魚鱗。韜善解天文,顧左右曰:“當有刺客起於京師,不知誰定當之。”
夜宿東明精舍,有賊緣入殺韜。虎令李農緝捕,知太子所使。
澄進諫曰:“皆陛下子,何為重禍耶?能忍怒加慈,尚可六十餘歲。如必誅之,宣當為慧星,下掃鄴宮也。”
虎不從,置宣極刑。月餘,有妖馬,毛尾皆燒狀,入中陽門,出顯陽門。澄嘆曰:“災期及矣。”
至十一月,虎大饗前殿。澄吟曰:“殿乎殿乎,棘子成林,將壞人衣。”
虎令發殿石視之,有棘生焉。
是夜,澄還寺,視佛像曰:“悵恨不得莊嚴。”又獨語曰:“得一年乎?”自答:“不得,不得。”乃無復言。
還房謂法祚曰:“乙酉石氏當滅,吾及其未亂,先從化矣。”
勒、虎奉事澄如父師,而澄視為鷗鳧,遣人與虎辭別,虎憮然至寺慰諭。澄曰:“國家心存佛理,奉法無吝,宜享休祉。而佈政猛烈,終無佛佑。”
虎悲慟,知其必逝,即為鑿壙營墳於鄴西紫陌。至十二月八日,焚香靜坐,喚弟子至曰:“吾佛大會仙釋,予將恭逢其盛,汝等護持法寶。”遂閉目不動,春秋百十有七。虎重至鄴宮寺,敕殯殮,親送葬於墓。
已酉春,虎立少子世為太子。有沙門雍州來,詣闕求見。虎曰:“朕自國師昇天,不欲他見也。”
沙門曰:“見一僧西入關,憩於鄠縣道上,其覆屨處,旋生一樹。雲是佛圖澄欲遊流沙。”
虎亦疑不死,因發墓,已無棺屍,唯一石瘞焉。虎甚惡之曰:“石者,朕也,葬我而去,我將死矣。”
四月,虎殂,遺命子遵鎮關右,子斌為丞相。劉後乃矯詔殺斌。遵與石閔起兵殺世及劉。遵即位,閔都督中外。
晉聞趙亂,褚裒伐之,與李農戰,大敗,退屯廣陵。
有茶姥者,如七十歲人,而輕健有力,髮鬢滋黑,廣陵耆舊相傳雲元帝南渡後見之,顏狀不改。
每旦,將一器茶賣於市,不計其值,市人爭買。至暮而器中茶如新熟,未嘗減少。
市吏怪而拘問,姥供曰:“我桐君婦也。憫民兵荒,故出救耳。”吏系之於獄。
姥持所賣茶器,自獄牖中飛去。曾飲其茶者,不食不飢,兵不能害。
趙主遵謀誅閔。閔劫李農,弒遵立鑑。鑑又欲誅閔,農聚羯士攻之。閔迎擊,盡滅石氏。閔自立,國號魏。
閔本內黃冉贍之子,為虎養子。虎初成武殿,圖古聖賢於壁,忽變為胡狀,旬日,頭悉縮入肩中。佛圖澄嘆曰:“羯無憔類矣!”
澄初東來,如來謂曰:“祇樹園林優缽羅花將開,約諸真來會。汝既弘法教,屆期當歸。”
澄至是迴天竺靈鷲山。小沙彌言佛往舍衛國給孤園,澄往拜見。釋迦曰:“前迦葉歸,花未放葩,汝來正花開時也。華人初沾法雨,吾教嗣當廣敷東土矣。”
澄曰:“眾生罹劫,我佛慈悲,盍命一二弟子,剔鱉南北。”
佛言尚有治世天尊及五老、三清、古佛、燃燈在,將邀集議,自有定局。
澄作禮曰:“一是如是。”
爾時,佛設會於祇園,命伽藍遍請諸真,上至過去一切諸佛,三清聖境,九天金闕;下及海島名山,先至中嶽燃燈大師處啟知,分投去請。
祇園主人慈氏大雄彌勒命揭諦神在園中布度敷座,監齋者於香積廚造蘇屠妙供應用,靈兒、真女各擎輪、螺、幢、蓋、花、冠、魚、腸,為八大吉祥,散佈雲空,迎候群真,在三天論功於太上前。
老君曰:“再立二十四化,分別人鬼,張道陵之功也。群胡擾攘中原,戕賊生靈,不能戢治,尹喜之過也。各宜登臺冥思,取驗於大道。”
敕尹登一蓮花寶臺,端寂而坐。頃之,萬景昏噎,命張亦登斯臺。既坐,則奇彩異光,種種變化,天人交暢。
自是以道陵代為大法師,賜號昆陽。命喜自立功行,正在分表,報有佛旨來請赴會。
西母命容成、王倪預紛諸真集於瑤池。老君駕同張、尹二真隨至崑崙。元始、靈寶、玉皇、黃老、赤精、水精、東王、金母、太乙、真武、宛丘、浮丘、應元、鎮元、玄女、鬼谷,各帶諸徒,恭候太上駕臨,迎見敘會。
後間闊,赤松、魯般共乘飛來檻至,下座曰:“適至中條,奉賀伊周功成,守山孫老言及方知,能可帶挈否?”
西母曰:“如來處無酒,莫冷淡也。”眾大笑。天女獻茶畢,命駕起程。蚤來慈航、文殊、普賢下坐騎,於天衢稽首,齊望西進。
有馭龍車,或憑鳳輦,都騎靈鶴,間跨文鸞。赤虯躡焱,舞紫電於長空;壽鹿追風,投素瓊於碧落。墨麒麟,烏雲捧足;金毛吼,黃霧纏身。青獅為百獸之王,白象寶眾生之相。諸弟子能御虛行,六甲丁慣乘駱走。掩映一派祥煙,繚繞半天瑞靄。
一人面胄貫中,降魔杵橫架臂上,合掌當胸,言奉佛旨來迎。燃燈曰:“此子自幼全真,名曰韋馭,從吾學道,證位天王。能日遍三洲,尋聲感應,法力無窮,以此稱三洲感應護法尊天。”
眾稱“善哉”。
已至舍衛城,釋迦領諸大弟子、五百阿羅漢、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毗羅四大天王、密跡金剛、六大緊那羅王、火首八部金剛、天龍尊神、伽藍、揭諦等眾,迎接諸真,令吏兵侍衛分屯空中。
齊至雷音寺山門口立,哼、哈二將入大雄寶殿,果是莊嚴法界。
相見敘坐。
如來命延藥師、接引、準提、勢至諸道侶相陪,踅過西方殿,恭邀入園筵宴。遙列諸離婆多,周圍提婆犀那,中有一猛獸守門,猙獰其勢,虓虓其聲。
揭諦奏此獸世名白澤,梵音謂僧伽彼,獅類也,實為瑞獸,能言語辟邪。令通達應對,白澤舔唇掉尾。
諸真調玩移時,進園,但見:黃金布地,白玉為階,生成七寶樹、二珠樹、具多樹、婆羅樹、金輪樹、無影樹,泰天夾道;結就金剛子、菩提子、靈珠子、甘露子、莫穗子、木德子,匝地搖風。
簷葡花、金燈花、纓絡花,下藉苾萏香草;羅漢松、萬年松、臥雲松,上棲聽法珍禽。八功德水,瀲灩池中;九品蓮臺,參差花朵。幾株缽羅木,滿樹優曇花,枝迎慧日,萼苔祥風。近含般若之光,遠布梅檀之氣,堪稱異卉無雙,洵是奇葩第一。
眾問祇園名義,接引答曰:“昔有須達多長者白佛言,弟子欲營精舍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