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五渡河
大爭之世背景下的中國與世界 大水村書記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潁川以穎水得名,轄境相當於後世的河南登封市,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朝代夏朝的首都所在地。
劉通、伍汲兩人一路打聽而來,路過嵩山時候,劉通向附近村民打聽得知是嵩山,想上山去遊玩一番,後來一想,嵩山應該僅僅是一座深山,後世威名赫赫的少林寺此時應該還沒有出現,想著儘快與毋丘儉匯合,就捨棄了嵩山直奔毋丘儉軍營而去。
劉通兩人來到陽翟城西二十里外,看見毋丘儉的軍營綿延幾里,打馬向前,卻被軍士阻攔。
劉通平日騎著赤兔馬,拿著蒼龍棍,北方軍士但凡見到此二物均不敢阻攔,都知道是劉通,如今劉通、伍汲騎著駑馬,兩手空空,加上遠行衣著汙穢,軍士以為是平常百姓,就來驅趕。
伍汲來氣,伸手要打軍士,“瞎了你的狗眼,冠軍侯到來,還不快快迎接?”軍士不敢怠慢,不讓兩人直接進營,讓人去請自己營長,還好營長是幽州老兵,來後恭恭敬敬將劉通兩人送到了毋丘儉營帳。
“我的小祖宗,你不是又偷跑出來的吧?”毋丘儉一把拉過劉通,想攔腰抱起,卻被劉通運氣站穩樁,毋丘儉憋著紅臉,鬚髮盡張,繼續用力。
此時劉通已經16歲一米七二的個子,略高於毋丘儉,毋丘儉身體粗壯,滿臉絡腮鬍,很是雄壯,在北方諸多將領中,與典韋最是力大,卻無法將劉通舉起,劉通見毋丘儉再次發力,與自己較上了勁,遠遠看見高順、牽招笑眯眯走來,不好讓毋丘儉失了面子,只得收了真氣,讓毋丘儉抱起。
毋丘儉重重將劉通放下,罵道:“臭小子,還知道給二叔面子呢。”說著輕輕抽了一下劉通的後腦勺,“你這麼胡來,看你父親不用鐵鏈子栓了你!”
劉通心虛,低聲說道“二叔,你就這麼不歡迎我啊,田師父見我書背的好,特意給我放假的呢。”
劉通與牽招、高順見禮後跟著眾人入帳落座。高順還是一樣的沉默寡言,因為與劉通親近,一直微笑著,劉通看著心想,你就是笑起來也不好看。劉通看著牽招,見他還是一副風流倜儻、儒將打扮,雖然年輕卻不敢調笑於他。
“二叔,聽說你們的糧草被袁渙給燒了?”毋丘儉從軍以來還沒有這麼憋屈過,見劉通一上來就問糧草,瞪了劉通一眼,扭頭去取茶壺給他倒茶。
牽招說道:“冠軍侯,閻象設計,紀靈一路佯敗,我軍加快進軍,糧草輜重滯後,袁渙部分散後再聚集在我軍身後,攻擊我後軍,我軍地形不熟,回援不及,糧草輜重損失大半,紀靈、閻象固守陽翟不出。擺明了想耗盡我軍糧草,令我軍不戰自退。”
劉通點頭,“閻象多智之人,我軍深入,給了他可乘之機,勝敗乃兵家常事,不知各位將軍有何打算?”
高順拱手道:“袁術窮兵黷武,又強行徵召了二十幾萬大軍,欲與我軍決戰,其勢甚大。”
劉通聽後哈哈大笑。牽招見劉通不憂反喜,問道:“冠軍侯,我軍糧草不繼,袁術陽翟屯有重兵,梁國方向又有大軍開拔而來,何故高興?”
劉通說道:“如果袁術精兵簡政,我會擔憂,如果袁術暴兵而來,我料定他不日必亡!”
毋丘儉近期一直愁眉苦臉,聽劉通說袁術必亡,放下茶壺,舔著臉端著一杯茶遞給劉通,“好通兒,可有妙計教二叔破敵?”
劉通抿口茶搖頭道:“沒有妙計。”
毋丘儉神色失落落座。“不過……”毋丘儉聽後以為劉通賣關子,直起身來仔細聽,劉通見後笑了起來。“二叔,看來你是真的拿閻象沒有法子了。”
“嗯,要不是大將軍平常老是說不可強行攻城,做那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事情,我早就攻下陽翟了!”
“冠軍侯,為何您說袁術不日必亡?”牽招知道劉通軍政大事頗有見解,不是隨便胡說之人,追問道。
劉通正色道:“子經兄,我北方諸州,政通人和,地廣數倍於袁術,人口、錢糧十倍於袁術,供應三十萬大軍尚糧草不足,今豫州、揚州災害遠勝於北方,袁術不但不精兵簡政,休養生息,反而強徵大軍,其治下之糜爛可想而知。
袁術就像一個病入膏肓的人,臨死前強憋一口氣,我軍何必與之硬碰硬呢?待我軍退去,袁術一口氣散去,百病纏身,不日必亡!”
劉通喝口茶繼續說道:“孫策背離後,袁術失地嚴重,袁術橫徵暴斂治下民不聊生,強徵的大軍將帥離心,兵卒飢寒,軍隊越多,矛盾越嚴重,一旦我軍退去,各種潛伏的矛盾就會顯露出來,時日一久,不戰自潰。”
牽招雙眼發亮,不住點頭稱是。毋丘儉說道:“無大將軍將令,我可不敢退兵!”
高順乃是兵家高手,豈會不解,拱手對毋丘儉說道:“大帥,大將軍令我等出兵,卻沒有給我們具體攻戰指令,也沒有交代戰略任務,難道不是讓我們自行裁決?我看東線臧宣高也無挺進之意,最近聽聞大將軍已經離開前線,回返鄴城了,想必大將軍也是與冠軍侯一般心思。我們不但可以退兵,也可以通報臧霸將軍一同退兵。待袁術內亂加劇,我北方錢糧充足之時再來討伐為宜。”
毋丘儉也是果決之人,搓手起身說道:“派人通知臧宣高,我部明日上午佯攻陽翟,牽招、高順兩位將軍連夜拔營退兵,我軍斷後,三部間隔徐徐退軍。”
第二日毋丘儉派兵佯攻陽翟,高順、牽招兩部天亮前已經開拔。
陽翟城中,紀靈、閻象等人聽聞毋丘儉攻城,很是納悶,國民軍多日不見動靜,怎麼會突然攻城?閻象站在城頭,指著國民軍對紀靈說道:“將軍,毋丘儉乃是劉寬手下嫡系猛將,高順部向來勇武,冠絕天下,今國民軍攻勢軟弱,頗不正常。”
紀靈與毋丘儉和高順都是打過交道的,深以為然。“難道是佯攻?佯攻必有目的,這是為何呢?”
閻象說道:“將軍,張勳將軍率領大軍已經向陽翟而來,應該馬上提醒張勳及駐紮在少溪河的袁渙將軍,防止國民軍偷襲,並大派斥候偵查國民軍動向。”
經過大半日的攻城後,天一放黑,毋丘儉率兵往西退去。子夜時分劉通隨著毋丘儉退兵來到五渡河,見河上搭有數座浮橋,想必是牽招、高順部搭建的,毋丘儉命大軍渡河,劉通與毋丘儉在後指揮兵卒渡河。
突然鼓聲大起,五渡河上游、下游火光頓起,喊殺聲鋪天蓋地而來。劉通暗道糟糕,典型的半渡而擊。卻怎麼也不明白,明明白天進攻陽翟,陽翟守軍忙於應付攻城,怎麼會有大軍在五渡河畔截殺自己?而最近的袁渙部也在三十里之外的少溪河,此處怎麼會有伏兵?
毋丘儉知道高順、牽招已經渡河半天了,離自己最近的牽招也至少在五里之外,待到牽招發現自己被襲擊趕來救援,估計自己損失慘重了。毋丘儉不及多想,趕緊組織防禦。此時毋丘儉部二萬人馬已經有一小半過河,未過河的兵卒見伏兵鋪天蓋地而來,頓時慌亂。
劉通知道此時乃關鍵時刻,若是部隊混亂,後果將不堪設想。劉通命令近衛傳令,全軍點燃火把,各營將官勒住本部。
劉通又命豎起毋丘儉和自己的大旗,高喊到:“大帥和本候親自斷後,各營依次過河!”說罷建議毋丘儉帶著一營前去阻擊下游來兵,自己則帶著一營去阻擊上游來兵,毋丘儉本想阻止劉通親自參戰,但見劉通神態,知道其個性,自己無法阻止,便帶兵向下游來軍迎了過去。
劉通衝著毋丘儉大喊道:“二叔,半個時辰後,無論如何都要過河!”(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