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舍爾沙國王
我的巴比倫戀人第一集 夏蟲蟲語冰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出身相當低下的法裡德汗(即後來的舍爾沙,1486-1545)是印度最有能力的統治者之一。他是來自印度河流域蘇利部族的阿富汗人,祖父經營馬匹生意,在洛提王朝時期移居恆河流域。他的父親哈桑汗在比哈爾薩薩臘姆經營著一個小莊園.由於結過許多次婚,經常忽略法裡德汗的母親。
法裡德汗早年學習戰爭技藝,並進入了宗教神學院。白手起家的法裡德汗參加了巴布林的軍事行動。莫臥兒人沒有給他留下深刻印象,他發現這些人相當喜歡享受,並不太擅長軍事生活。法裡德汗是一個精明的人,他知道巴布林未能給他的領地提供一種可持續的體制,主要依靠貴族和從印度農民那裡收來的很不確定的稅收。他等待時機,一直到胡馬雍繼承王位。然後他開始在孟加拉積蓄力量,不過沒有建立自己王國的野心。
他最多渴望自己能成為更大些的角色,但對胡馬雍弱點的瞭解鼓舞了這位天才的阿富汗人。他很快開始兼併了更多領地,最終成為孟加拉和比哈爾事實上的統治者。他斷斷續續地擊敗胡馬雍,要歸功於莫臥兒人的軍隊沒有秩序,胡馬雍的平庸則令之加劇,同時舍爾沙也是精明而老練的將軍。坎瑙吉之戰後,胡馬雍踏上流亡之路,舍爾沙把自己變成了印度國王,開創了他的蘇利王朝。
除了戰場上是一位成功的設計者和戰略家外,舍爾沙最主要的貢獻在於引進了有效的司法和財政體制,這一點被莫臥兒王朝和後來的英國人繼承了。
舍爾沙引入的一些術語和架構至今仍舊能在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的稅收體制中找到。歷史學家常常把他的才幹看作是統治者中少有的特例。他後來在一次攻城中死去,這也是他最後的勝利,從此結束了印度史的一個重要篇章。否則他的長壽和更有能力的子孫可能會一勞永逸地阻礙莫臥兒王朝的恢復。
他每天只睡幾個小時,早早祈禱後,與學者和烏力馬一起開會,隨後是宮廷會議、視察及其他工作,直到深夜,只是在短暫祈禱時才中止工作。他將帝國分成37個薩爾卡,每部分由兩位高薪官員領導,一位負責公平分配,另一一位維護法治並負責徵稅。
每個薩爾卡又接著被分為若干巴爾加那,分別由帶薪的官員治理。每個村子由科特瓦爾領導,他要負責本地的和平和正義。蘇利王國共有113000個巴爾加那,警惕的行政確保了快捷的公平、官員的責任心和可靠的秩序。為了徵稅和避免不必要的爭端,舍爾汗頒佈了合適的土地法令,將之分成為小單元,稅收根據每10年的平均產出而定。
舍爾汗的內政,由於有合適的工資和監管,除保證了正確的鑑定以及每年穩定的徵稅之外,既有效率又透明。他忍受不了任何賄賂、疏忽或腐敗,並給違反規定的自己近親定了罪。舍爾汗下令保證連線阿富汗和孟加拉、連線恆河流域與古傑拉特及信德的公路全天候執行。
他的道路到英國統治和1947年後仍在使用,是主要的交通動脈,後來被改造為高速公路和鐵路線。這些道路每隔六英里處,政府都修建了供行人休息的房子——薩拉,由警察管理,確保了貿易和郵政服務的暢通。散佈於蘇利帝國的1700個哨所,在傳遞快捷的安全情報方面非常有效率,是這個政權的眼睛和耳朵。舍爾汗在比哈爾和旁遮普修建了一些巨大的城堡,計劃在緊急情況時為平民提供保護,但是他活得不夠長,未能實現這個目標。在圍攻梅瓦爾時,他被反彈的炮彈殺死。
他的兒子薩利姆·蘇利,亦即伊斯拉姆沙,延續了他的政策,有時過於苛刻。他死於1554年,此後他的蘇利繼承人和他叔叔之間的內戰,使胡馬雍重新獲得了印度。胡馬雍回到德里後,進入舊堡,佔領了這座大城市的蘇利人房產。胡馬雍一年後在薄暮中走下樓梯時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