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死啊!”
雖然朱元璋沒有朱權,可老十七此時什麼表情,他不用看也能想到。
一想到在老十七跟前丟了面子,這可比殺了他還難受啊!
本來他因為老二的事情,在西安府這件事上,想要低調處理,畢竟,事關皇家顏面。
為了老二,朱元璋也做出了取捨。
不然,以他的脾氣西安府的大小官員,早就被他給殺光了。
老二能有今天這個境地,他們功不可沒。
只不過,為了保住老二的名聲,他才沒有動手。
甚至最後還把西安府交由老十七管理,也是動了讓老十七給老二擦屁股的心思。
只是,讓他沒有想到的事,老十七還沒動手那,那些混蛋自己到想找上門來,而且一出手就是大手筆。
十萬兩白銀啊!
老四這次北伐,總共耗費才多少,五十萬兩白銀頂天了。
可這五十萬兩,老四可是費盡心思才籌措來了,為此還上書哭窮。
老四可是他的兒子,大明朝的燕王殿下啊!
為了區區五十萬,求爺爺告奶奶的。
可一個小小的西安知府,居然輕鬆拿出十萬兩白銀來孝敬老十七,顯而易見,這十萬兩並不是對方的極限。
那一個小小的知府,到底有怎樣的身價呢?
朱元璋眼珠子都紅了。
“父皇,您沒事吧?”
“不就是幾個貪官麼,不至於,這麼多年,您殺的貪官還少麼,大不了兒臣立刻電令陳漢,把他們抓起來就是了。”
雖然朱權想看老爺子的笑話,可要是真把老爺子氣出個好歹來,可不是他的本意。
“抓,當然要抓了,不僅要抓,咱還要滅了他們的九族,之前老二的問題,咱還沒跟他們算呢,本以為他們會收斂感恩。”
“可咱還是沒有想到,他們不僅不知道收斂,甚至還想賄賂你,這股歪風邪氣咱要是不壓下去,不知道多少官吏會效仿呢。”
“這可是動搖國本的事情,咱絕對不能姑息。”
朱權的話,不僅沒讓朱元璋平靜下來,反而像在油鍋中倒入了冷水一般,直接就讓朱元璋爆發了。
他這輩子最恨的就是貪官,這和朱元璋從小到大的經歷有關。
童年的陰影,有的人需要用一生去治癒。
而朱元璋,就是這種人。
所以,當他登基稱帝,手握權柄後,對於大明的官員,也做出了極為嚴厲的限制,這不僅僅是體現在俸祿上,甚至在衣食住行上,也都做出了嚴苛的規範。
在朱元璋看來,只有這樣,才能避免貪官汙吏的出現。
只不過,事情的結果往往和朱元璋想到不一樣。
他都做出這樣嚴苛的控制了,可這貪官卻絲毫沒有減少,反而還有愈演愈烈的局勢。
彷彿殺不絕一般。
“老十七,你就說,這些貪官,這可就殺不絕呢?”
“難道他們都不怕死麼?”
“還是說,為了一點銀子,他們真的連命都不想要了?”
見老爺子一副不解的模樣,朱權淡淡的笑了一下。
“父皇,不是他們不怕死,而是人都有個僥倖的心理,在加上現在那些當官的,大部分都是讀書人。”
“讀書人都有一種通病,那就是自視甚高,在他們的眼中,都覺得自己才是天底下最聰明的人。”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麼。”
“還有就是,老話說的好,千里做官只為財,這樣的思想在就被儒家刻畫在所有讀書人的心中,等他們走上仕途,當了官吏,貪贓枉法,那不是擺上釘釘的事情麼。”
“難道····難道就沒有辦法改變這一切麼?”
朱元璋有些接受不了朱權的言論,要是如老十七所說,那整個大明朝的官員,難不成都是貪官麼?
“沒有,父皇,這是個沒有解的難題,不管是以前,還是以後,只要是人治的社會,這就是避不開的問題。”
朱權苦笑道。
“難道你也不行麼?”
朱元璋突然問道。
畢竟,在夢境推演中,他可是知道,老十七讓大明傳世整整六百多年。
雖然算不上千秋萬代了,可縱觀歷史長河,這已經是很厲害的了。
除了上古時期以外,就算是有千古一帝之稱的始皇帝,也沒有老十七牛逼啊!
“我·····”
朱權一愣,他沒想到老爺子會這樣問,這讓他很是不解。
“父皇,您為什麼會這樣問兒臣?兒臣剛才說的不是很清楚麼,只要是人治的社會,這就是一個無解的命題。”
“雖然兒臣自認為不錯,可要想徹底解決這樣的問題,也是不可能的。”
“連你也不可能!”
這!
朱元璋沉默下來。
他沒想到一個小小的貪腐問題,居然讓大明傳承了六百多年的老十七,也沒有能力去解決。
朱元璋的沉默,讓朱權越發的好奇起來。
按理說,以老爺子的見識,是不會說出這樣的話的。
可偏偏,老爺子就說了。
連你也不可能。
這句話,有些耐人尋味啊!
在聯想到老爺子的系統,好像能讓人預知未來。
這樣的話·····
“父皇,兒臣未來很厲害麼?”
“嗯,很厲害,咱的大明在你的手中,傳承了整整六百多年,你說厲害不厲害。”
朱元璋嘆了口氣。
“什麼?”
“父皇,您說的是真的,大明真的在兒臣的手中,傳承了六百多年?”
老爺子的這番話,饒是朱權作為穿越者,在聽到後,也是被驚的不輕。
畢竟,作為穿越人士,他可是知道,封建王朝的國運,一般都不會超過三百年的。
這其中最根本的問題之一,就是土地問題了。
工業革命沒開始之前,不管是西方還是東方的國家,都屬於農業國家,而農業國家,最顯著的就是隻要有田,就能安居樂業。
從這點就可以看出來,田地對國運的安穩,有著怎樣的作用。
當普通農民受到上層階級的剝削,失去了土地,一定會聯合起來反抗,這就涉及到土地兼併的問題了。
雖然每個朝代的皇帝都想過辦法解決這個問題,但是沒解決在根上。
雖然作為後來者,朱權清楚這一切,也準備改變這一切,可他也知道,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太難太難了。
畢竟,時代不同,思想也不同。
在這個封建社會的時代,談民主,談人權,談自由。
這不是自尋死路麼?
畢竟,他們老朱家,可是最大的地主頭子。
所以,就算他想改革,也要把所有的問題解決好,在進行改革。
不過,老爺子的一句話,卻告訴他,他的改革應該成功了。
不然,大明怎麼可能傳承六百多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