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擺了擺手,打斷了朱標。

“不說這個了,咱還是言歸正傳吧!”

面對朱標委屈的眼神,朱元璋全當沒看進,繼續敘述起來。

“在你的堅決下,你父皇沒有辦法,只能同意,一個月以後,你接到來自大寧府的回信,說父皇已經在五天前抵達大寧府。”

“此時,你才終於放下心來。”

“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你又開始擔心,父皇此去,已近一年,可卻還沒有返回的訊息,你開始坐立不安,心中胡思亂想,老十七不會是····”

朱元璋一邊說著,一邊用餘光瞟了朱標一眼。

騰的一下。

朱標的臉,頓時紅了,火燒火燎,他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剛才他還信誓旦旦的說,不擔心老十七呢,這還沒過多長時間,就被打臉了。

這打臉的速度,讓朱標無地自容。

呵呵·····

看著兒子尷尬的模樣,朱元璋強忍著笑意,繼續說道。

“大明洪武二十五年冬月,時隔一年多,你父皇終於回到了應天府,只不過當你接到你父皇,你徹底被眼前看到的場景驚呆了。”

“鋼鐵做的海船,你父皇居然是坐這鋼鐵做成的海船回來的,而且只用了兩天的時間,你徹底被驚呆了。”

什麼?

聽到這,朱標頓時跳了起來。

“父皇,你沒說錯,你真的是坐著鋼鐵做成的海船回來的,而且還只用了兩天?”

面對朱標的震驚,朱元璋則苦笑一下。

“標兒,咱沒說錯,不要說你震驚,昨夜咱看到這的時候,人都麻了,咱也沒想到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啊!”

“那父皇,您知道這鋼鐵鑄造的海船,老十七是怎麼建造的麼?”

朱標很快就從震驚中回過神來,並且抓住了重點。

“你問咱,咱哪知道?”

朱元璋無語的白了朱標一下。

“父皇,您怎麼能不知道呢,您可是去了大寧一年多的時間,難道老十七就沒有告訴您麼?”

朱標不相信。

“去去去····誰去大寧一年多的時間了,你個臭小子,咱還沒去呢,咱說的這些都只是在夢境中看到的,你糊塗了吧!”

朱元璋沒好氣的說道。

啊!

朱標這時才反應過來,自己鬧了個烏龍。

一時間,他的臉紅的就像猴屁股一般。

“父皇,我·····”

“好了,你也別說了,這件事不說你震驚,你老子當時我也震驚,那個老十七,還真是讓咱越來越驚訝啊!”

朱元璋嘆了口氣。

“是啊!”

朱標同樣,鋼鐵製造的海船,他還真想看看啊!

不過,眼下還有父皇從大寧回來活,待會的訊息更重要。

“那父皇,後來怎麼樣了?”

“後來·····”

朱元璋眼神突然變得惆悵起來。

“後來,你從咱這知道,老十七不會在跟你搶皇位好,你也長鬆了一口氣。”

“大明洪武二十六年,元月,你父皇回來兩個月後,直接禪位與你,而你也順利的登基成為了大明的第二位皇帝,年號誠文。”

什麼?

父皇把皇位禪位給自己了?

朱標直接傻眼了。

“父皇,您·····”

“別打岔,好好聽著。”

朱元璋瞪了朱標一眼。

哦!

朱標見此,只能閉上嘴巴。

“你登基後,勤於朝政,百姓歸心,可因為之前的一些事情,你不僅沒有立後,更沒有立皇儲的意思,這讓文武百官頓時急了起來。”

“於是,無數大臣諫言,可你卻絲毫沒有鬆口的意思。”

“沒辦法,文武大臣只能找到太上皇,可你父皇卻以身體抱恙為由,閉門不見。”

“眾大臣無奈,只能作罷!”

“大明洪武三十一年五月,你的父皇,大明洪武皇帝朱元璋,因病駕崩於應天府。”

“父皇,您·····”

聽到這,朱標頓時緊張起來。

倒是朱元璋,毫不在意的擺擺手。

“生老病死罷了,這不是在正常不過麼?”

朱標聞言,沉默下來。

話雖然是這樣說,可親耳聽到父皇的死訊,朱標眼中還是忍不住露出哀傷之色。

朱元璋見此,心中也有些唏噓,不過這些都被他壓了下去,又繼續敘述起來。

“你父皇的病故,讓你深受打擊,隨後更是一病不起。”

“這種情況直接嚇壞了滿朝文武,於是儲君之事,又被重提,而原來的天子妃呂氏,更是計策頻出,想讓你立她的兒子朱允炆為皇太子。”

“就在你為此事煩心的時候,一個讓你,讓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寧王從大寧府發兵了!”

說到這,朱元璋臉色有些陰沉。

雖然昨夜他已經知道了,可再次提及,他還是忍不住生氣。

那個臭小子,咱還屍骨未寒呢,他居然就變卦了。

逆子!

逆子啊!

朱元璋生氣,朱標整個人也都麻了。

什麼?

老十七發兵了?

朱標差點跳了起來。

這是怎麼個意思。

他不是答應不和自己搶皇位麼?

朱標眼巴巴的看著朱元璋,想要一個解釋。

見此,朱元璋狠狠的白了朱標一眼。

“看什麼看,咱都這樣說了,你還不明白麼,那個臭小子,變卦了,他造反了。”

這!

“父皇,您不是說老十七不會和咱搶皇位麼,可現在····”

雖然已經想到了,可朱標還是有些不能接受,他最看重親情,可老十七的做法,讓他感到有些寒心。

難道那個皇位,真的那麼吸引人麼?

朱標神色有些灰暗。

看著受到打擊的兒子,朱元璋心中也不好受,可眼下能幫助朱標走出來的,只有答案。

朱元璋忍著,繼續說道。

“臥榻的你,還沒有從老十七出兵的訊息反應過來,短短三天,寧王的五萬大軍,已經抵達了應天府,兵臨場下。”

這···這就兵臨城下了。

朱標精神有些恍惚。

不過他很快就回過神來,老十七有鋼鐵製作的海船,行軍速度如此快,也在情理之中。

“面對寧王強大的軍隊,你自知大勢已去,無法阻擋,最終你主動選擇了退位。”

“大明誠文元年六月,你退位禪讓給寧王朱權,並且成了太上皇,表面上,老十七並沒有為難你,甚至都沒有限制你的人身自由,但,你的兒子卻被他直接封往了遼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