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沒想到,先和明軍鬧翻的,竟然是武公悳。

元宵後,各方偵查部隊都重新活躍起來。明軍和武家軍防區接壤,巡邏隊碰面的機會很多。武家軍一改往日友好態度,和明軍發生摩擦。

爭執很快就演變成械鬥,械鬥又演變成擦槍走火,空氣中充滿了火藥味。幾天後,武家軍竟組織起五六十人設下埋伏,圍攻明軍巡邏小分隊。

明軍巡邏隊都由精銳組成,遇伏後臨危不亂,邊戰邊退,打了個旗鼓相當。

朱由榔聽到這個訊息,勃然大怒,命令直屬營混編成十個小分隊,分別由十個正、副千總率領,對安沛東南方向的丘陵和密林進行反偵察,獵殺各方在該區域設定的明崗暗哨。

僅三四天時間,直屬營就把安沛至越池的敵特分子消滅得乾乾淨淨。拘捕了一大批俘虜。

武公悳不甘受辱,組織起數百精銳渡過齋江,和直屬營爭奪這片密林的控制權。雙方衝突越演越烈。整片密林變成小股部隊互相獵殺的修羅場。

直屬營單兵素質比武家軍高得多,協防支援的速度更是武家軍所不能比的。每一次衝突都能佔到不少便宜,有時竟能打出了一比五的驚人戰果。很快就把武家軍趕了回去。

面對武公悳使者的質問,朱由榔不屑一顧,還宣佈元、齋、瀘三江圍繞的狹長區域是明軍安全識別區,任何武裝人士進入該區域,都被視為嚴重挑釁,將受到明軍無情打擊。

武公悳沒有把這條宣告放在眼裡,改為向元江、瀘江交匯處的越池城增兵,以該城為基地,對明軍進行反擊。

和武公悳的強硬相反,鄭柞的態度一點都沒有發生變化,好像比過年前更友好了。鄭柞派來的使者稱,如果明軍準備進攻宣光城,升龍府可以派戰艦過來幫忙運兵。

朱由榔拒絕了這份好意,宣稱只要升龍府送來更多糧草和槍支、彈藥,明軍可以獨立打敗武家軍。

經過激烈討論,朱由榔判斷武公悳和鄭柞已經合流,正用宣光城為誘餌,引誘明軍出擊。

武公悳弱小,無法承擔大任,主攻必然是鄭柞的部隊。

“鄭家軍並沒有向安沛移動,又怎麼發動進攻呢?”吳三省大惑不解。

鄭家軍是逆流而上,即使全程順風,行軍速度也不超過每天五十里。從升龍府出發,到達安沛至少需要七天。萬一風向不對,就要派壯丁和輔兵上岸拉縴,速度就更慢了。七天時間,足夠明軍作出反應,退回安沛了。

沿江河戰鬥,順流一方優勢非常明顯。因為順流而下無論順風逆風,速度都很快,還可以日夜兼程行軍。逆流而上則要面臨風向問題,搖櫓、撐蒿、拉縴都很耗體力,需要士兵不斷輪換休息。

上游進攻下游的行軍速度是確定的,下游進攻上游則需要碰運氣。

身處上游的一方,防守時預警時間長,能以逸待勞,進攻時雷霆萬鈞,勢如破竹。處下游的一方,則需要時刻保持警醒。長期消耗,下游肯定吃虧得多。

因此,中國古代歷次戰爭中,襄陽城的爭奪至關重要。有了襄陽就能時刻威脅安慶。安慶一丟南京就危如累卵。反之,南京想進攻襄陽,只能步步為營,一點一點的啃。

朱由榔認為,鄭柞想改變這種劣勢,只能選擇一條路,那就是把部隊偷偷移動到李仙江上游,蓄勢待發。

一旦明軍出動,他們就可以從李仙江上游順流而下,在元江交匯處登陸,達到突襲的效果。登陸地點不在越池,就在福壽,沒有第三種選擇。

為了把鄭柞的伏兵引出來,明軍制定了一個引蛇出洞的計劃。

要實施這個計劃,明軍要做很多準備工作。比如說把越池,富壽周圍的村莊全部牢牢控制,各條大小道路全部摸清。

正月二十,雷朝聖率領三千披甲抵達安沛,明軍實力再次增強。朱由榔認為一切就緒,開始全軍動員。

二月二,龍抬頭,宜動刀兵。

“成敗在此一舉,諸位努力。”

朱由榔發出命令,明軍七千精銳誓師出征,繞過富壽,向安全識別區最南端的越池城進軍。

安沛至越池間八十里道路已被直屬營全部摸清,明軍水陸並進,一天時間就趕到了越池城下。開始對整片區域進行戰場遮蔽。

附近村莊的百姓紛紛進入越池或富壽避難。明軍也不阻撓,讓開道路放百姓入城。鄉間沒有了安南百姓,連甄別細作的工作都省了。

越池城外樹木茂盛,明軍就地取材,在城外打造攻城器械,一副不破此城誓不罷休的樣子。

二月初三凌晨,久候多時的武公悳也率一萬五千武家軍登船出征,順著瀘江向下遊進軍。

……

張仙保率領一個小分隊中的小分隊,在齋江和瀘江匯流處的一座小土坡上,已經潛伏了一天一夜。他的任務只有一個,死死盯住這個河口。

一旦確定武家軍動向,馬上向越池城外的明軍報告。

一艘,兩艘……大量戰艦出現在他眼前。武家艦隊凌晨出發,不到一個時辰即抵達齋江河口。他們沒有繼續順流而下,突然轉入齋江,逆流向安沛方向進發。

張仙保瞳孔緊縮,暗歎陛下猜得果然沒錯,越池城就是個誘餌,武家軍根本沒打算馳援。他們的計劃是逆流而上二十里,在靠近安沛一側登陸,切斷明軍歸路。

“繼續觀察,有情況馬上報告。”張仙保確認了武家軍動向,向手下發出命令,立即起身,打算返回越池報告。

突然,他發現土坡下有一隊武家軍士兵向他們圍了過來,足有三四十人。

“竟漏了這麼一大夥敵人,搜尋隊幹什麼吃的?”張仙保倒抽了一口冷氣,“二十對四十,要拼命了。”

“全體注意,準備戰鬥,”張仙保大聲發出命令,身邊士兵立即按平時的訓練,把彈丸含進嘴裡,裝填火藥。

“成敗在此一舉,”張仙保知道時間彌足珍貴,決不能被這夥人拖住。

一輪齊射後,他高高躍起,大聲喝道:“打垮他們,殺呀……”

二十明軍抽出佩刀,向敵人撲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