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白留下的緬軍投降後,朱由榔發現自己身邊到處都是俘虜。

磨盤山俘虜一千多,蠻莫俘虜五千多,緬軍俘虜三萬多,數量遠遠超過了天威營和三宣土司聯軍。

特別是莽白留下的三萬俘虜,人數多,建制完整,不能妥善安置的話,就是一個巨大的定時炸彈,隨時有反噬明軍的危險。

白文選見緬軍大股船隊向下遊逃竄,知道緬軍肯定已經潰敗,便派哨探逆流而上,尋找友軍。

哨探沒多久就找到了朱由榔,現在妙當有三四千明軍駐防,糧食充足,適合休整。幾個將領討論後,決定將俘虜先帶到妙當,再做甄別處理。

白文選是西營老將,劉文秀病死,孫可望叛逃後,地位僅在李定國之下。他經驗豐富,對處理俘虜很有心得。

他將俘虜裡所有軍官都挑了出來,單獨關押。這些軍官掌握著大量有用情報,值得花精力去仔細審查。

軍官和士兵不能互相接觸,原來的組織體系徹底破壞,這樣他們想要造反,就會很困難。

普通士兵也全部打散,特別是老鄉之間更不能聚集在同一個營房。每五十人編成一個俘虜隊,挑選一個普通士兵作為隊長,維持基本的秩序,對付俘虜裡的刺頭。

這些俘虜隊長既沒有威望,和手下的人也不是同鄉,只能聽命於明軍,成為明軍忠誠的狗腿子。

他還為各個俘虜隊安排了很多工,包括建碼頭,蓋倉庫,修望樓,挖壕溝,壘碉堡等等。實在沒事幹的,就讓他們找個地方挖坑,再讓另一個俘虜隊填坑。

總而言之,每個人都不能閒著,每天都有活幹,才沒時間去其他的事。

白文選還規定俘虜每天只吃一頓,每頓半碗米飯,讓他們時刻處於飢餓當中。

朱由榔覺得這樣太不人道,提出俘虜也有人權,每天只吃半碗飯實在太慘了。

“陛下還是太仁慈啊……”

白文選覺得皇帝這個毛病得改改,但俘虜都是他抓的,理論上都他的財產,自己有什麼立場去反對呢。

最後俘虜的伙食待遇做出一些調整,表現積極,服從指揮的俘虜隊可以適當提高,每日增加到兩頓,每頓半碗。表現特別優秀的俘虜隊,還能獲得一些鹹魚、鹹菜之類的小菜。

在食物的激勵下,妙當很快就成了一個大工地,裡裡外外幹得熱火朝天。

孟拱、孟密以及木邦的大小土司們,看到明軍半年內連打了幾場大勝仗,都覺得明朝武德充沛依舊,隱約有中興之象,至少在西南站穩腳跟沒問題。

他們或派使者,或親自來到妙當,拿出神宗,英宗,甚至成祖授發的印信,表示從來沒有忘記過身為大明臣子的身份,願意重新歸附朝廷。

這麼多年來,身在曹營心在漢的日子過得太苦了,請皇帝千萬不要拒絕。

朱由榔親切接見了這些土司,進行了友好交流。

看到妙當明軍兵強馬壯,孟密宣撫使還提出讓朝廷派出官吏,接手當地的寶井。緬軍撤退後,緬方官吏連夜逃跑,現在沒有人在井邊上收稅,他覺得很不踏實。

孟密原只是安撫司,由木邦宣慰司管轄,萬曆三十三年之前,一直是雲南最大的玉石產區。

萬曆皇帝還專門派出了鎮守太監,在當地收稅,向北京進貢。

孟密土司靠挖寶石,獲得巨大利潤,實力不斷增強,逐漸超過了木邦。後來萬曆皇帝下詔,將孟密升級為宣撫司,正式成為獨立小王國。

所以孟密土司對歸附後,明廷如何向他們徵收寶石稅的問題,特別關心。

“哦?緬王以前是怎麼收稅的?”

“挖出寶石,緬王拿走三成,我們留七成,”孟密土司答道。

朱由榔覺得對方肯定有所虛報。緬王會那麼仁慈,只收三成的稅?至少也收六成,品相特別好的寶石,甚至全部收走。

他想了一陣,決定同意延續緬王的稅率,只收三成。

和其他土司的談話,也大同小異。土司們除了希望朝廷在這裡維持軍事存在,關心的都是稅賦的問題。

朱由榔慷慨表示,保護臣民安全,是朝廷不可推卸的責任。三宣六慰本來就是大明的領地,保衛疆土,是軍隊的天職,明軍是不會撤退的。

不信的話,去妙當的工地看看,朝廷如此大興土木修築防禦工事,像要走的樣子嗎?

稅賦方面也不用擔心,珠寶、玉石、柚木、布匹等特產,都按以前的比例收稅,甚至更低。

但所有貨物必須運到蠻莫或者妙當,向商人出售。朝廷不收實物,只按售價收稅金或者等價糧食。

白文選對這個規定有點不理解,柚木就算了,必須透過伊洛瓦底江水運,難以逃稅。玉石這種價值高,體積小的東西,根本沒辦法限制。

土司們隨便派一個人就能將幾十斤玉石偷偷帶到阿瓦售賣。

朱由榔對此倒很看得開,只要大部分寶石能造冊登記,並在妙當售賣,就達到了目的。寶石商人會逐漸被吸引到這裡集中採購,妙當就會逐步變成一個寶石銷售中心。

土司們也慢慢會發現,與其跨越重重險阻,到阿瓦城偷偷售賣,還不如在妙當出售實在。這裡稅收更低,出手更快,還更安全。

寶石、柚木這些東西,不能當飯吃,不能當衣穿,埋在土裡一文不值。只有當成商品賣出去才值錢。

朝廷控制銷售渠道,在貿易環節獲利,錢才賺得輕鬆、長久。

不過這都建立在伊洛瓦底江能恢復正常通航,可以自由貿易的前提下。如果一直打仗,是不可能有商人敢來做生意的。

五月中旬,緬王莽達派來使者團,向大明皇帝提出和談。

領團大使是緬廷主事大臣簡牙變。他隨莽白撤回阿瓦城後,立即被莽達扔進監獄,差點掉了腦袋。不過莽達很快發現,身邊大臣裡只有他最瞭解明國,主持和談非他莫屬。

於是這個大明通又被莽達從監獄裡撈了出來,不但官復原職,還獲得對明和談特使的頭銜。

朱由榔也不想兩國長期處於戰爭狀態,畢竟清軍才是明廷最大的敵人,而且太子朱慈炫還在他們手上,這個問題遲早要解決。

於是他決定和白文選、靳統武一起接見緬邦使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