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武裝商船
鐵血殘明之南洋崛起txt下載 黑咖啡少糖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安南,下龍灣。
山海風光,景色瑰麗。
這是白藤江出海口左側,由吉婆島等大片島嶼環繞而成的大海灣。
據說附近大小島嶼達三千多座,最大的吉婆島有一個縣那麼大,小的可能就是一塊露出海面的大石頭。
下龍灣的水文條件非常複雜,如果沒有當地人做嚮導,外來船舶很容易在這個天然的迷魂陣中繞得暈頭轉向,進得來,出不去。
在下龍灣廣寧附近,有一個大型露天煤礦,扒開表面土層就能挖出非常優質的無煙煤。儲量之豐富,朱由榔估計有生之年都用不完。
開遠的小龍潭煤礦儲量也很大,不過地處雲南山區,在沒有鐵路之前,基本只能供應到箇舊,用於冶煉銀錫礦。
鴻基煤礦近在海邊,海運極其方便。如果有足夠的船隻,運回志靈城燒窯都比附近砍柴火便宜得多。
為了節省燃料,大明在安南第一個造船廠和大型鑄炮廠就設在鴻基煤礦附近。由一個營的兵力防衛,閒雜人等不得入內。
安南的火銃製造技術不錯,鑄炮技術卻很一般。
浪費了幾百兩銀子,才得到了兩門三磅炮後,朱由榔給軍火商們指了一條明路——高薪到澳門挖人。
願意來安南鑄炮的工匠,月銀高達二兩,還給一筆不菲的安家費。
如果是技術精湛的老師傅,朱由榔還從自己的口袋裡掏錢給“補貼”。
卜加勞鑄炮廠之前生意不景氣,很多工匠都揭不開鍋,在這種誘惑下,很多人在天地會的安排下秘密出海,舉家到安南落戶。
有了上百個熟練老師傅加入,下龍灣炮廠很快用泥模鑄炮法鑄出了九磅、十二磅的大鐵炮。
鑄造火炮特別費錢,除了工序多、用時長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非常費材料和燃料。
比如一門九磅輕型艦載炮,重一千多斤,光買銅料就得花費三四百兩。加上人工和燃料花費,沒有個五六百兩下不來。
現在有了鴻基的優質無煙煤,主要花費就在材料上。
一艘水線百尺左右的中型戰艦,需要配備十五到二十門火炮。如果都用青銅鑄造,光在炮上就要花費近一萬兩。
這顯然不是朱由榔所能承受的價格,普通海商就更不用說了。
如果不能把成本降下來,海商們就不願意把普通民用商船替換成武裝商船,朱由榔以船廠養水師的計劃就會受阻。
用鐵鑄炮就大不一樣了,鐵的價格比較低,僅是青銅的兩成左右,這樣每門炮的價格就可以降低到原來的兩到三成。
只是鐵的延展性比銅要差,為了防止炸膛,炮壁要比銅炮要厚一些,因此比較笨重。
還好下龍灣鑄炮廠生產的鐵炮主要提供給船舶使用,稍微重一點也無所謂。
在這種情況下,鑄鐵炮堪稱物美價廉,驗證過效能沒問題後,朱由榔就下令大規模鑄造。
五月中旬,朱由榔一行人來到下龍灣,見海上奇景都咄咄稱奇。
不過這次他們不是來遊玩,也不是看鑄炮,而是看新船下水的。
下龍灣造船廠在海邊有八個幹船塢,數百個造船工匠在此趕工半年,終於造出第一艘新船。
新船採用中國常見的福船樣式,總長近九十尺,寬約二十尺,首尾高翹,多水密艙,抗風浪能力很強。
為了方便商戰兩用,新船依舊採用三桅硬帆,以減少操帆水手的數量。
同時又使用了廣船慣用的穿孔舵,增加靈活性,以便在廣闊的南洋航行,兼具福船、廣船兩種船型的優點。
朱由榔目測了一下船體大小,估計這種船型排水量約三四百噸,可裝載貨物兩百噸左右。
如果裝載砂糖,最大載重可達四千擔。用於打仗的話,一次運載四五百人肯定沒問題。
因為是試驗船型,第一艘沒有造太大。
九十尺在南洋算不上大船,只能安裝十二磅艦載炮,數量也只有十二門。想要和西洋人動輒一百四、五十尺,裝載幾十門火炮的遠洋帆船單挑,比較吃力。
不過用來對抗海盜,打擊清廷的三流水師肯定是夠用了。
因為選用陰乾柚木建造船體,又有水密艙設計,朱由榔不擔心安全性問題,反倒更在意順逆風的航速。
只要不被圍攻和跳幫奪船,在大海上想靠火炮轟沉一艘九十尺的木帆船還是很困難的。
而海船不被圍攻的關鍵在於航速。
大海上一望無際,除了海灣附近,想要近距離設伏不是那麼容易。只要發現敵船夠早,跑得夠快,就不會有覆滅的危險。
朱由榔看到新船順利下水,心情大好,對陳上川、張北海、黎玉緣等人揮了揮手,一馬當先登艦試航。
隨著風帆升起,新船緩緩駛出港口,不多時便達到最高船速。
朱由榔感受了一下臉上掠過的風,下令水手在船舷放下測速節繩,測量速度。
這是西洋人測船速的方法,根據單位時間內所放下的漂浮節繩長度,就可以知道準確的行船速度。
一個條漂浮節繩的長度大約是三里七,被西洋人稱為一海里。用這種方法得出的船速單位就叫“節”,一節等於每小時一海里。
測試結果讓朱由榔比較滿意,不到半個時辰,同時啟程的皇家無畏號已經被遠遠拋在後面。
在風速並不是很高的情況下,新船跑出了五節的速度。
陳上川一看到新船修長的船體就知道航速不會慢,可這麼快還是超出了預期。
在中等風力下都能跑出五節航速,順風滿帆的狀態下,速度可能會高達八節以上。
從下龍灣到徐聞海安埠僅一百九十海里左右,全程順風滿帆的情況下可以做到一晝夜抵達。微順風或者強側逆風也不會超過三天。
這樣的航速對風帆貨船來說算很快了,從志靈城往返徐聞一趟,算上裝卸貨物拖慢的速度,不會超過十天,比普通海船節省了兩三天。
一個月跑三趟和跑兩趟半的差距非常大,利潤差距高達千兩。
從海商的角度,這樣一艘配備火炮的快船,價格在一萬兩左右是完全能接受的,再貴一些也不是不可以。
畢竟一兩年多賺的錢就高達萬兩,還多得一艘帶武裝的新船,何樂而不為?
看到新船前景廣闊,朱由榔心情大好,跟左右笑道:“南洋那片海域魚龍混雜,武裝商船的火炮犀不犀利還是其次,最重要是速度要快。打得過固然好,打不過還可以跑嘛。”
陳上川也同意這種看法,在滿是海盜和西洋人的南洋海域航行,船速實在是太重要了。
“陛下英明,如果我們的水師都換上這種船,慄養志手下的那堆破爛船一艘也別想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