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雄站在一塊大石頭上,儘量伸長了脖子看向四周,觀察周圍的形勢。

沒有了制高點,失去兩翼哨探的訊息傳遞,他這個一鎮總兵幾乎成了睜眼瞎,只能利用身高拓寬自己的視野。可惜附近沒有房屋,否則他一定冒險爬到房頂上去瞭望。

目之所及之處,明軍的包圍圈正在慢慢合攏,四面八方都是明軍士兵,讓他越看心情越是絕望和沉重。最能指望的右翼鎮卻似乎在給自己解圍這件事情上並不上心,有儲存實力的嫌疑。

卡在中間的明軍三個營沒有受到太多右翼鎮的進攻壓力,因此能夠分出大部分兵力應付左江鎮的衝擊。

他們在兩個軍鎮中間就像個大石頭,看似外面驚濤駭浪,其實只有一邊收到壓力,在三個營的努力下堅如磐石。

“全節在幹什麼,難道他想獨善其身,臨陣脫逃嗎?繼續發響箭催促。”

“求援響箭發完了,後面沒有任何回應。只剩下發起總攻的響箭了。”

每種響箭都有約定的含義,傳令兵在催促下一次性發了幾十支求援響箭,現在連一根也沒有了。

如果一根響箭能帶來二十個英勇無畏的援兵,馬雄估計中間的明軍早就被兩頭清軍一起發力壓扁沖垮,自己早就安全了。

“王八羔子,坑死老子了!老子早就看出來全節老兒是個窩囊廢,生兒子沒屁Y的東西。”

事到如今,馬雄哪能想不明白全節狗賊的卑鄙無恥。他這個江左鎮總兵官終於大徹大悟,越是求援,後面的全節越會判斷明軍勢大,會越發趨向於儲存實力,猶豫不前。

如果讓全節知道自己瀕臨崩潰,右翼鎮搞不好調頭就跑,那徹底指望不上任何友軍幫助自己突圍了。

行軍趕路其緩如豬,救援友軍不動如山。攤上右翼鎮這樣的隊友,馬雄真是欲哭無淚。

全軍覆滅、兵敗生死就在眼前,單靠左江鎮的力量現在就是想突圍也沒有多少機會。在最危急的關頭,馬雄反而冷靜了下來。

他想如果自己是全節,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才會向前進攻,而不是調頭逃跑。勝利,軍隊當然是勝利在望,拼命搶功勞的時候最英勇。

想起以前打順風仗的時候,全節奮不顧身和自己搶功勞的那股衝勁,馬雄想出了一個富有創造性的計策。

“全節,你不仁不要怪我不義,”馬雄的臉陰狠起來,“發烽火訊號,通知全軍我們已經突破明軍前方防線,勝利在望,招呼大傢伙一起發起總攻!”

聽到這個命令後,疲憊不堪的衛士們都愕然,兩邊山坡的明軍不斷湧下來,看起來兩翼非降即逃。號令總攻?號令已經不存在的兩翼總攻麼?

“沒錯!就是號令總攻!通知右翼鎮發起總攻。”

馬雄看出了手下心中的迷惑,重複道:“點燃烽火,命令全軍進攻,向前方進攻!”

……

吳三省本來就打算慢慢走恢復體力,一路還要收攏走散計程車兵,因此大半天才走到半山坡。看到左江鎮的位置點燃了進攻的烽火,他不禁產生了一絲困惑。

“這種烽火在綠營裡代表進攻吧?”

吳三省指著敵人中心位置燃起的滾滾濃煙,向左右發出疑問。

“報告師長,這是代表前軍突破敵人防線,命令全軍突擊的訊號。”

“突破防線?他們突破了哪條防線?”

力求穩妥,吳三省停下來仔細觀察,用自己豐富的指揮經驗再三確認軍情。

從山坡看下去,戰場局勢一覽無餘,所有方向友軍的陣地都非常穩固,連一絲動搖的跡象都沒有,更不要說被突破了。

“馬雄瘋了吧,嫌死得不夠快嗎?”

按吳三省的理解,左江鎮在這種情況下應該收縮兵力,構建環形陣地,以鎮標營為骨幹固守待援。

每一個軍鎮的標營都是敢戰之士,就連雷州軍那樣的魚腩部隊,標營也是不容小覷的,左江鎮應該也差不到哪裡去。處在防守的位置上,兩三千標營士兵很難一下子崩潰。

這麼一來,左江鎮剩下的三千多綠營兵憑藉工事全力防守,能堅持很長一段時間。

右翼鎮就在附近,明軍不可能一直無視威脅而全力進攻左江鎮。一旦拖到深夜,明軍也不得不考慮放緩進攻,改為長期圍困。

左江鎮帶著五六千人的糧草而來,現在士兵損失了一半,剩下的糧食起碼能堅持二三十天。這麼長的時間裡,發生任何事都有可能。

被圍困的情況下發起總攻就很冒險了,士兵們的體力會在進攻中急劇下降,最後極可能被明軍打個防守反擊,到時再想收縮兵力構建防線也不可能了。

正在吳三省搞不清楚馬雄是假天真還是真自殺時,他發現右翼鎮忽然對中間的三個營發起猛攻,一排排的披甲精銳排著整齊陣型向前突進,輔兵也開始兩翼張開,試圖突破卡在中間的明軍防線。

形勢忽然變得緊張起來,那三個營雖然都是百戰精銳,在兩面夾擊之下也開始有點吃力,不得不從兩翼收縮兵力,組成更緊密的陣型以對抗右翼鎮的衝擊。

對面的王三才見到此情況,也放緩對左江鎮的進攻,指揮兵力向中間移動,增加友軍的實力。

“王三才還是拎的清的,知道當務之急是阻止馬雄和全節合流。”

面對友軍增援的舉動,吳三省也不禁點點頭,對王三才的能力評價上了一個臺階。暗想以前爭戰利品的過節就算了。

建水營一向謹慎保守,被吳三省視為“魚腩”。現在吳三省覺得建水營謹慎也有謹慎的好處,比較兢兢業業地去幹髒活累活。而突破右翼鎮的功勞,就由禁軍第二師來拿了。

“所有人注意,整理隊形,帶上頭盔,準備作戰。”

……

馬雄一直在注意各方的動態,他注意到後方殺聲震天,王三才率領的明軍在向中間聚集,而另一側的明軍的將旗也停止向自己推進,改為向右翼鎮的方向移動。

“看來計策奏效了!”

馬雄擦著額頭的冷汗,感覺層層黑霧中又看到了一絲曙光。帶著這樣的心情,他下達了最新命令:“勝利在望,烽火不要停,讓右翼鎮抓緊時間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