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邦的三十個鐵甲家丁看到大炮,不得不讓出木柵欄,轉為依靠大街小巷的房屋繼續抵抗。

明軍則一擁而上,把豁口牢牢佔住,一部分士兵對安邦帶來的支援部隊發起進攻,一部分清理豁口附近的磚塊、拒馬等阻礙大軍快速進入的防禦設施。

清軍這幾天在不斷的爆破聲中惶惶不可終日,士氣大受打擊,面對明軍的窮追猛打,普通士卒毫無戰意。

失去普通士兵和輔兵的幫助,鐵甲家丁也無可奈何,只能一退再退。

現在整個合浦縣有七八處豁口,大部分普通士卒內心十分悲觀,自己這裡不計傷亡守下來,其他豁口被突破,府城也只剩下陷落這一種可能。

既然結果都是一樣,那麼優先保住自己的小命就成了一個合理選項,優先順序比殉國盡忠要高一些。

有一些士兵則在尋找投降的機會,他們從各種小道訊息瞭解到,陛下對俘虜並不苛刻,很少有打罵,伙食還不錯。雷州軍之前在徐聞城下大敗虧輸,也沒見多少俘虜被當場處決,而是運回安南當勞力。

他們樸素的觀念認為,抵抗得越激烈,被處決的機會越大。主動投降,就能得到赦免。明軍一邊進攻一邊高喊的“投降不殺”、“抗拒從嚴、投降從寬”口號也證實了這一點。

既然沒有生命之憂,向大明皇帝投降就沒有了心理負擔。很多士兵一旦被逼到小巷子之類的,就開始丟下武器跪地求饒。

反過來,明軍則士氣如虹,進攻的熱情十分高漲。

因為率先突破防線,佔領府衙、城樓、鐘樓、城門等關鍵位置的小分隊,功勞總是更大一些。陛下賞賜從不手軟,不趁此時立功更待何時?

左右兩邊的豁口明軍突破得很順利,潮水般湧入城內。突擊隊員一部分沿大街直插府衙等關鍵地點,一部分沿著城牆內側向其他城門挺進,奪取更多的入口。

大明國大部分縣城的規制都是一樣的,沿著最大的大街一直往城中心走,肯定能見到府衙和縣衙。

戰前朱由榔給各營都佈置了任務,衝進城後第一件事把敵軍衝散,第二件事抓住周文、呂錦、安邦這幾條大魚,然後就可以由幾個豁口退出城外。

見左右兩邊豁口都已突破,朱由榔知道大局已定,不由得發出感慨。

“確實是易如反掌。”

根據以往的經驗,朱由榔知道城內很快就會發生無數起短跑比賽。城牆上無路可逃的守兵會用繩子把自己縋下城去,企圖逃離註定陷落的城市。

……

安邦防守右邊豁口失敗後,就帶隊前往左邊的豁口尋找友軍,在北邊城門附近,他看到一支近千人的成建制部隊,正在檢查裝備,一副準備出發的樣子。正是呂錦一直握在手裡的督標營預備隊。

安邦大喜過望,認為對方和自己想到一塊去了。

在合浦城即將陷落之際,棄城突圍是目前清軍唯一能做的事。安邦是廉州營遊擊,棄城而逃顯然是死罪。只有呂錦這樣在李棲鳳面前說得上話的將領求情,才有一線生機。

“呂將軍……督標營是要準備突圍嗎?”安邦衝到呂錦身邊,低聲問道。

“呂某並無此意。”呂錦緩緩搖頭,目光中有兇狠之色。

“那將軍準備要?”

安邦環視一週,心中充滿疑惑,這一千多精銳戰士蓄勢待發,顯然不是為了防守的。

“出城反擊,一舉將偽帝擒獲,或者還有反敗為勝的希望。安將軍,可願和本將一同出戰?”

安邦被對方孤注一擲的瘋狂念頭所震撼,果然是兩廣總督手下的紅人啊,真有大將風範。

“安某願追隨將軍左右……”

……

“那是什麼?”

當大家都以為合浦失去抵抗鬥志時,離朱由榔最近的一個城門忽然洞開,近千人的大部隊從城內魚貫而出,向城外的戰團殺去。

刀劍如林,旗幟似海。

城外本來就有督標營的一千兵馬在和明軍鏖戰,忽然得到一千生力軍支援,士氣大振,把明軍打了個措手不及,戰線被回推了一些。

“呂錦和安邦果然是虎將啊,”朱由榔撫掌讚了一句,大聲喝道,“開遠營何在?擊潰他們,把此二獠生擒活捉。”

朱由榔打了七八場仗,深知預備隊的重要性,以前沒有條件就不說了,這次圍攻合浦兵力佔優,就留了兩三千部隊緊緊握在手裡,正好派上用場。

“遵命,看雷某將此二賊生擒活捉。”

雷朝聖欣然領命,帶著一千五預備隊衝向戰團,從兩翼包抄上去。

雷、王二將都是在銀礦有股份的,每個月分紅拿到手軟,這半年不斷把錢花在給部隊補充裝備和訓練上。尤其是開遠營,一直以天子親軍自詡,士氣和戰鬥力很強,一加入戰團即把清軍打得節節敗退。

呂錦本以為明軍只是爆破厲害,兩千督標營勇往直前,說不定能打敗城外的明軍預備隊。在他看來督標營是整個兩廣綠營最強戰力,打敗城外的兩三千明軍預備隊並非沒有可能。

但他率部出城一接戰,就知道這個可能性基本為零,城外的預備隊比自己的主力還猛得多,明軍人數還佔優,這個仗沒辦法打。

安邦衝殺了一陣,也和呂錦有同樣的感受,攻擊豁口的明軍戰鬥力強就算了,先鋒部隊總是精銳組成,戰鬥力強並不奇怪。怎麼預備隊也這麼強,七八千明軍全部都是精銳嗎?

見明軍即將合圍,他再一次靠近呂錦,大聲叫道:“呂將軍,突圍吧,再晚就來不及了。我們一直往北衝,一定可以返回博白。”

“安將軍想走就走吧,呂某此番是立了軍令狀而來,只能以死殉國,沒有其他選擇。”呂錦緩緩搖頭,臉上露出一股決然的表情。

安邦心中惱怒不已,自己一直跟在呂錦身邊,就是想對方帶著自己突圍。沒想到此人這麼死腦筋,一心想要戰鬥到底。

他想了一下,又靠近一步,低聲又道:“要不,我們投降吧?安某聽說陛下並不會斬殺俘虜。”

呂錦苦笑一聲,嘆道:“呂某的妻女都在梧州,臨陣投降,他們就活不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