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軍沿街防禦到後半夜,越來越有堅守到天亮的信心。只要天一亮,他們就可以組織更多的鄉勇民壯進行反擊,把明軍重新推出城去。

吳可信承認明軍的防禦陣型和火銃確實厲害,但對各級指揮官們卻充滿了鄙視。他認為對面不僅沒有強攻敵陣的勇氣,更沒有到處衝殺,造成混亂的腦子。

“多好的機會啊,真是可惜。如果我是指揮官,早就拿下徐聞喝酒慶功了。”吳可信在心裡嘆道。

按他的理解,沒有進攻的攻城戰,是不可能成功的,即使突破城門也不行。

守城方之所以會在城門被突破後迅速落敗,主要在於城市裡大街小巷太多。進攻方只需豬突猛進,到處衝殺,就會造成極大混亂。

防守方不再有防禦重點,面對十幾個,幾十個漏洞,根本無法全部顧及得到。一旦混亂形成,指揮就會失靈,落敗就難以避免。

正想著,忽然看到明軍背後的倉庫區開始燃起大火,他心中大急,那裡存放著大量食糖庫存,被大火一燒,撲不滅的。燒了庫存不要緊,那是地方官要頭疼的問題,火勢蔓延過來就壞了。

“快把水龍隊找來,準備救火。”

那些協防的鄉勇民壯都是本地人,守城不一定積極,救火肯定拼盡全力。水龍隊很快被召集到東城附近嚴陣以待,隨時準備救火。

東城正慌亂間,忽然又有人發出驚呼,眾人順著驚呼人的手指抬頭望去,縣衙方向也火光沖天。從火勢上看,燃燒範圍比倉庫區小很多,但好像燒得更快,更猛。

救縣衙還是救東城,這是個艱難的抉擇。

吳可信想了一下,還是覺得還是救東城比較重要。偷摸過去放火的明軍肯定不多,縣衙那邊有李大人坐鎮,處理小股明軍問題不大。

東城火勢不能蔓延才是關鍵,絕不能讓明軍趁火勢進攻,萬一東城失守,就不是一個縣衙的問題,而是全城盡焚的問題了。

……

城內明軍一接到命令,各千總、把總就指揮士兵在各庫房堆積乾草柴薪,放火燒倉。同時清點人數,等火勢一大,馬上撤離。

“放完火馬上撤退,點齊手下,不要讓士兵掉隊了。”

“嘿,在幹嘛呢?瞎了?那邊是民房,快把柴草搬走。”

各級軍官小心翼翼地控制著火勢蔓延的範圍,同時收攏各處散落計程車兵。

只燒倉庫,不能讓火勢蔓延到全城,也是本次行動的關鍵之一。焚燬全城對天子聲望損害太大,得不償失。

還好為了防火,徐聞縣倉庫區周圍一律不允許修建民房民舍,防止居民失火蔓延到貨倉,威脅食糖庫存。

此外,整個倉庫圍牆內還留有一大圈空地,作為防火隔離帶。這次大火從內部燒起來,也正好阻止火勢蔓延到外面。

羅義一直在觀察著火勢蔓延的範圍和速度,在心裡估算撤退的時間。自從在元江燒過一次火船,他就對火攻戰術就十分著迷,現在也算是半個專家了。

見火勢差不多了,他命令部隊慢慢後撤,最後在城門附近重新列陣防守,接應還未撤離的友軍出城。

在戰前會議上,朱由榔反覆向營官們強調撤退時的紀律,不能落下一個士兵,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士兵遺漏在城裡,被俘的機率很高,有洩露機密的危險。而且同袍之間守望相助,是非常可貴的精神,要成為直屬四營的傳統。

羅義在心裡默默唸著那句命令,心裡深深認同,決定堅決執行。

直屬營不允許將領私自培養所謂的家丁和親兵,理論上每一個部下都是親兵。在日日出操,反覆訓練和歷次戰鬥中,他和士兵們早就產生了深刻的戰鬥友誼。

一年多前他還是一個很普通的戶撒土司兵,多少次艱苦戰鬥,命懸一線,不是隊友相助,他怎能有命活下來,爬上四品官的高位?

每個士兵在戰前都收到過通知,見火勢起必須要儘快向東城門撤離,所以掉隊計程車兵也不太多。羅義率部接應了半個時辰,已不再見到有落單士兵到來。

等到作戰參謀來報告,友軍都已成功撤離,連傷兵和屍體都通通帶出城,清點人數無誤,他才率部徹底放棄城門,在夜色中揚長而去。

……

李忠良讓心腹在縣衙放完火,眼見難以撲滅,馬上趕到東城視察。

此時明軍已撤退到城門附近,讓出前往倉庫的道路。他身先士卒,率領水龍隊進倉庫救火,只是趕到時十幾個庫房已經全部著火,被燒了大半。

赤砂糖和白糖本身不太易燃,但被大火一烤,也會順勢燃燒。明軍故意留下的赤砂糖被高溫烤成糖汁,從倉庫裡流出,空氣中充滿了香甜和燒焦混合起來的刺鼻味道。

那些糖汁也很快被烤焦,然後在高溫下被點燃,又造成火勢進一步蔓延。

李忠良對這個效果很滿意,火勢這麼大,有多少庫存在火中損毀,已是死無對證。

他唯恐火勢不夠大,怎麼會真心去救火,於是以防止火勢蔓延全城的名義,讓水龍隊放棄對庫房的撲救,轉而為倉庫圍牆和周邊民舍澆水降溫。

周圍民舍被大火遠遠烤了大半天,早已異常乾燥,稍微有點火星就能燃起來,裡面的百姓也都快熱得受不了。

此時水龍到處澆水降溫,正好幫這些民舍解了圍,裡面的百姓紛紛豎起大拇指:“李大人救民於水火,真是青天大老爺!”

明軍退出城後,清軍重新接管城牆和城門,對城南的土坡尤其重視,連夜組織民夫重新加固修復。

直到第二天正午,倉庫和縣衙兩地大火基本熄滅,留下一片殘垣斷壁。融化的糖汁滲透在倉庫外的土裡,嚐起來還是甜的。

吳可信經歷了一夜攻防戰,已累得全身虛脫,不敢相信自己真的把城給守住了。

徐聞綠營以區區數百士兵,面對天子御林軍,以少勝多,城門被破還能把敵軍打退,這個戰績真是古今少有,值得青史留名。

他心裡禁不住暗想:“難道我吳可信真是大器晚成,有名將之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