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 章 成長的點滴
回首半生全是淚凱小晴完整版 青青堯合古 加書籤 章節報錯
“開心”生病的日子,家中的空氣似乎都變得沉重。每一次咳嗽,每一輪發熱,都牽動著全家人的心。看著孩子因為不適而哭鬧,曉彤的心中充滿了無力感和擔憂。在“開心”生病期間,曉彤幾乎成了一個不知疲倦的守護者。夜深人靜時,常常守在“開心”身邊輕輕撫摸著他的額頭,希望用自已的溫暖驅散孩子的不適。隨著時間的推移,“開心”的狀況開始逐漸好轉。第一次不借助藥物自已退燒,到第一次安穩的睡眠,每一個小小的進步都讓媽媽感到無比的欣慰。終於,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開心”完全康復了。看著孩子在房間裡歡快地玩耍,曉彤的心情也如同這春日的陽光一樣明媚。所有的擔憂和焦慮都隨著這個小可愛的康復和笑容而煙消雲散。
老人們都說小孩子生一次病長一次,還真是。曉彤發現自從“開心”小兒急疹好了以後,真的好像長大了不少。不僅能說的話越來越多,而且逐漸的展示出良好的記憶力。無論是在吃飯還是在玩耍,總會不經意間給人驚喜。
變英和月英這段時間簡直愛死這個寶貝了,從睜開眼睛就恨不得將眼珠子拴在“開心”身上。曉彤家出門幾步就是一個公交車站,天氣好的時候,月英喜歡帶著“開心”在那邊的綠化帶旁曬曬太陽,過往的行人和等公交車的人們,每當看到小小的“開心”時總愛過來逗上幾下,人們都會發自肺腑的誇讚“這個孩子簡直是太可愛了”“這個孩子真親”,每次聽到這些話,月英心裡感覺美滋滋的,用月英自已的話來說:“這看孩子的營生不是啥好營生,離開一陣陣也想的不行,回到自已家睡下總能聽見娃娃的哭聲,睡著了想的夢到也是人家。”在月英心裡,“開心”不僅僅是曉彤的孩子,也是她的孩子。
八九個月的開心是個十足的小可愛,也是一家人都疼在心裡捧在手心的寶貝。每當曉彤下班的時間,他就和月英早早在小區門口等上了,臨出門還會拍著自已的腦袋提醒月英“帶帽帽”,摸著月英的口袋指著門說“開門門”提醒月英記得帶鑰匙。遠遠的從人群中捕捉到曉彤的身影時,渾身上下每個細胞都會歡欣雀躍,“媽媽,媽媽”叫個不停。聽著曉彤的心都快要融化了。
有一次,月英和往常一樣帶著“開心”在街道旁的綠化帶玩耍,突然“開心”衝著馬路大喊“爸爸、爸爸”,月英抱著“開心”四處尋找俊武的身影。起初,大家都沒在意,以為是“開心”看錯了,後來當俊武回到家裡,曉彤問俊武:“上午十點多的時候是不是開車經過咱們家了?”
俊武詫異的問:“你怎麼知道。十點多的時候確實經過了一下。”
“那你看到三姨抱著孩子在路邊玩兒了嗎?”曉彤笑著繼續問道。
“沒有啊。”俊武被問的一頭霧水。
而曉彤則抱著“開心”笑著看著俊武,說到:“你生了個小天才。”轉而又看向月英說到:“車開的那麼快,一閃而過,三姨,你說咱們寶寶是怎麼認出俊武的?”
俊武聽著突然來了興致,說到:“孩子在路上認出我了?呵呵,我可沒開窗戶,剛洗了車。他這小傢伙怎麼認出的,真神了?”說著也湊到曉彤身邊,逗著懷裡的孩子。
沒過兩天,院子裡停了兩輛一模一樣的霸道,可“開心”真的能認出哪個是爸爸的,於是大家猜測,這個孩子把車牌號碼記住了。這件事還在小區裡引來了不小的關注,大家紛紛讚歎這麼大點的孩子在沒有人教的情況下居然認識數字,能記住車牌。後來,曉彤想通了,“開心”應該不認識那些數字,在這小傢伙的認知裡,無論數字還是文字,其實這些都是符號,他只是記住了爸爸車牌上的符號了。
“開心”是曉彤和月英、變英一手帶大的,每天晚上小傢伙都是和曉彤睡覺。只要曉彤躺在他身邊就能乖乖的入睡。有時候,小傢伙還會主動把自已的小餅乾塞進曉彤嘴裡,也會毫無徵兆的親曉彤一口。曉彤特別喜歡把孩子摟在懷裡給講各式各樣的小故事。相比而言,“開心”和俊武就顯得生疏一些,變英搬家後,俊武才真正住了過來,才開始和“開心”朝夕相處,這個時候的“開心”已經八個多月了。俊武為“開心”做的最多的事就是晚上給孩子蓋被子,孩子尿床的時候給孩子換尿布。俊武喜歡把“開心”高高的舉過頭頂,喜歡讓“開心”光著屁股騎在自已的脖子上。
“開心”開口說話比較早,但是膽子比較小,爬上爬下總是擔心自已摔下來。學走路也很費勁,光怕摔倒,又想走又怕走,那段時間可是累壞了變英和月英,她們倆要一直彎著腰帶著孩子走路。在“開心”週歲生日的時候,孩子終於在大家的鼓勵和掌聲下勇敢的邁出了人生第一步,能夠自已開始走路,雖然步履蹣跚,但每一步都充滿了對世界的好奇,寶寶兩隻胳膊像翅膀一樣散開,邊走邊自信的微笑。
也是週歲這一天,曉彤早早就準備了各式東西,為“開心”準備了一場抓周儀式。抓周儀式開始了,只見“開心”在眾多物品中,直接爬到了離他最遠的一支毛筆旁邊,抓住了筆桿。眾人驚訝不已,曉彤更是笑著讓大家看,說著家裡會出個筆桿子。誰知,下一秒,“開心”則一把把筆甩掉,又去試探著拿其它東西,路過一本書後,“開心”先是拿起又放下,最後竟然將眼神停在一枚名章上,好奇的將這枚章拿起來,牢牢的抓在手裡。大家都被“開心”的舉動逗得哈哈大笑,這個小傢伙,未來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雖然不得而知,但在曉彤心裡已經萌生出一個培養計劃—計劃將“開心”培養成一個文治武功樣樣精通的人。
孩子一歲多以後已經很好帶了,這個時期的“開心”發育特別快。不僅每天從自已的小嘴巴里能蹦出好多好多可愛又可笑的詞,而且膽子似乎變大不少,跑跑跳跳的,一整天都不得清閒。一歲多的“開心”已經展示出自已的藝術天賦,經常將一個手指頭放在嘴邊,嘰裡哇啦的開始唱歌。在曉彤所在的小區,“開心”是一枚小明星,每天早早的就跟著月英在樓下遛彎,經常被鍛鍊身體的爺爺奶奶圍著,哄著表演節目。“開心”會認真的思考,下一個該唱個什麼歌,逗得圍著的爺爺奶奶們哈哈大學。小區裡做買賣的那些人不一定都認識曉彤,但一定都認識“開心”。
兩歲半以前的“開心”應該是最快樂的,這個時候沒有任何的負擔,不用擔心上學,也不會有老師,更不用為作業而發愁。昌盛精彩開著車拉著變英,去接“開心”回鄉下看望昌盛的父母。那個時候,曉彤單位爺爺和奶奶都還健康,儘管曉彤小的時候沒有在奶奶身邊呆過,但當兩位老人見到小小的重孫子的時候,還是特別高興和興奮,沒事的時候經常給昌盛打電話讓帶著小娃兒回去玩。
小“開心”是昌盛一大家子這一輩頭一個孩子,可以用團寵來形容。回到太奶奶身邊,常常一家子人站在房間裡,輪番等著抱他。其實“開心”在鎖仁這邊也是這一輩名副其實的頭一個孫子。但因為各種利益糾紛的原因,鎖仁和他的幾個兄弟並不經常在一起聚,而俊武的哥哥在梅花的幫助下也養著一個比“開心”大一歲多的女孩兒,因此,“開心”在俊武家裡是很低調的寶。
有段時間,月英因為家裡有事,“開心”在梅花那邊呆了半年左右,那時候,俊武哥哥家女兒剛剛上幼兒園。俊武嫂子有個遠房親戚一直幫忙照顧那個小女孩,現在,小姑娘上了幼兒園,那個親戚就被梅花接來照顧“開心”。那個時候的“開心”彷彿有心事一般,小小的臉蛋上總有一絲絲的憂鬱,每當曉彤著急要上班的時候,@開心”總會撕心裂肺的哭鬧。除了環境的變化,最喜歡的老姨不在身邊,還有每天的吃飯最令“開心”不開心。
每天中午得時候,梅花都會把“開心”關在一個房間裡,或是看著兒歌或是看著動畫片一個勁的喂著“開心”吃飯。一勺一勺又一勺,滿滿一大勺,孩子經常因為吃飯而哭鬧,即便是這樣,梅花都有辦法軟硬兼施的把一碗飯都喂到孩子嘴裡。這段時間的“開心”經常生病,幾乎一個月病一次,喝藥基本上都快要變成家常便飯一樣。
每次曉彤下班回來,梅花都要向曉彤展示她一天的成果,不是說吃了多少東西,就是讓“開心”站在地上背誦兒歌,妥妥的彙報表演。
為了能夠照顧孩子,那段時間,曉彤和梅花也住在一起。慢慢的曉彤放下了對梅花的一些偏見,也關注到了她對“開心”的愛,儘管這份愛帶著些強迫甚至有些不好理解,但是真真切切的感覺到一個奶奶對孫子的一份感情。
其實,人有時候並不是缺少愛,而是不會愛。就像梅花,她其實很愛這個家,愛自已的孩子,愛自已得孫子,努力武裝自已維護整個家。但是她不懂的怎麼去愛,只是按照自已以為的去逼迫家裡人承受自已以為的愛。她的這份愛很熱烈也很壓抑,甚至令人窒息。
時隔半年多,因為那個看孩子的遠房親戚準備回老家成親,因此,“開心”又被接回了變英家,月英也被接了回來。半年未見,除了久別的喜悅,還有“開心”突如其來的變化。
從梅花那裡接回來以後,“開心”變得易怒,很容易就生氣暴躁。變英和月英不止一次的在曉彤面前說起:“這個孩子怎麼性格變成這樣了?怎麼好好地就罵人呢?”許是天天在一起的緣故,曉彤並沒有發覺孩子有什麼明顯的變化,只覺得這個孩子有點喜歡粘著自已。
但是有一次,變英帶著“開心”在家附近的商場玩,那裡有個加“喜娃娃”的小型兒童樂園,裡面有各式各樣的小遊戲。其中,就有一個桌面賽車的小遊戲,孩子們選好小汽車,拿著遙控器可以操縱汽車在軌道上來回前進。“開心”站在那個遊戲攤前,目不轉睛的盯著孩子們,看著桌面的車子沿著軌道起起伏伏,來回飛馳。變英看出“開心”的小心思,便問到:“寶貝,是不是也想玩會兒?”
連續問了兩次,“開心”都無動於衷,沒有任何回應,變英覺得這孩子看的太過認真,連自已說話也沒有聽見,便在工作人員那裡先辦了卡,並笑嘻嘻的將卡交到“開心”手裡,說到:“寶貝想玩兒也去和小朋友們一起玩會兒。”
誰知,拿到卡的“開心”將手裡的卡生氣的扔到了地上,瞪大了眼睛,衝著變英大聲說到:“哪有你這樣的姥姥,連小孩子想玩什麼也不知道,我看你也是老糊塗了,你是不是傻了,傻了就呆在家裡不要到處亂走禍害別人,看你站得那兒的樣子,真是讓人生氣。”
這突如其來的反應,讓變英有些措手不及,在眾目睽睽之下,被一個小孩子大聲的訓斥到,變英既感到羞愧不好意思又感到震驚不可思議,心想這個孩子到底怎麼了。周圍還有不少圍觀的人,其中有一個年紀大一些的大嬸說到:“哎呀,看這個孩子,罵得淨是些大人話,這麼大一點咋怎麼會罵人呢。”聽到別人的議論,變英耐著性子,紅著臉說到:“好心好讓你耍,不想玩就算了,我先回呀,你走不走,不想走我給你媽打電話讓她過來接你。”說完,頭也不回的向門口走去。
罵人以後,可能也覺得自已理虧,“開心”在後面緊緊的追著變英。就這樣,變英帶著“開心”回了家。一路上“開心”拉著姥姥的說,“哎呀,姥姥,不要生氣。剛才我是沒有控制好情緒。又不是真和你生氣。”
聽“開心”這麼一說,其實變英早就不生氣了,只是疑惑和感慨這孩子的性格和脾氣怎麼和半年前一點兒都不一樣了,才在奶奶家住了半年怎麼變化怎麼大。
“開心”小小的時候,雖然深受寵愛,聰明漂亮,但是經常在姥姥、奶奶還有自已家四處遊蕩,伴隨著來自姥姥、老姨、太奶奶和姥爺、爺爺近乎寵溺的愛,來自來自奶奶強迫和壓抑的愛,也有來自爸爸媽媽高期望時的嚴厲時而寬鬆的愛慢慢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