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國難
小王爺和大侍衛的小說 落花與魚 加書籤 章節報錯
蘇景還剛離開京都不到半年,南方邊疆又被趙國攻下了三座城池,近年來,趙國勢力強大,已經吞併了周邊兩個小國,這次敢對同樣富足的齊國下手,定是做足了準備。
西北戰事正打得如火如荼,蘇景還被西北戰事拖著抽不開身,而趙國也是瞧準了這一點,攻勢一天比一天猛。
面對趙國這樣的強敵,齊霄文放眼望去,朝中竟沒有一個能與之抗衡的將軍。
邊陲的將士們面對強敵本就軍心不穩,如果沒有讓人信任的將軍做統帥,恐怕這個仗不打就已經輸了一半。
眼下,為了保住齊國江山,老臣們再不阻攔,反而把皇帝御駕親征做為了最後的底牌。
唯一能振奮人心的也只有這個辦法了,只是皇帝年輕,又沒有打過仗,甚至都沒有離開過京都,如果這次親征不能一舉打退趙兵,時間久了,被趙國看出端倪,恐怕皇帝的命也要葬送在邊疆,而皇子還小,齊國將面臨巨大的挑戰。
齊宣從宮裡回府後一直憂心忡忡,他從小是個遊手好閒的人,從不問家事,更何況國事,家裡有父親和兩位哥哥,國有齊霄文,怎麼也輪不到他。
可今天,他從齊霄文眼中看見了擔憂和恐慌,當皇帝開始恐慌時,也意味著大事不妙了,齊霄文告訴他,他決定御駕親征,如果南面保不住,齊家的江山也保不住了,早晚也是一死,死在戰場上總比死在皇宮裡對得起列祖列宗。
這話說得有理,國難當頭,歷史上御駕親征的皇帝不少,基本都能凱旋而歸,齊宣思慮再三,心中已經暗自有了打算,作為皇帝的表弟,同樣是先皇的親孫,如果真要御駕親征,也不一定非得皇帝親自去,他也可以代表皇家出面戰場。
當這個想法提出來時,齊霄文驚愕的看著他,沒想到平時遊手好閒的表弟居然有這種勇氣,一時以為他在開玩笑。
可齊宣態度堅決,而且仔細的分析了利弊,他去,皇帝可保,軍心也能穩,這是再好不過的兩全其美的辦法。
最後,在齊霄文的思量再三後,只能無奈的嘆口氣,他不是不敢去,而是皇帝對一個國家來說何其重要,如果能讓一個親王代替,同是皇家的人,效果並不輸他幾分,而對於國家來說,利弊就大不一樣了。
晚上,齊宣將這個決定第一個告訴了方俊兮,他還沒想好如何跟父母說,還是先在方俊兮面前演練一遍吧。
“現在國難當頭,西北戰事未了,南方趙國勢力強大,國內人心惶惶,這個時候皇兄必須留在京城穩住民心,萬一皇兄去了南方,有個什麼不測,朝廷就完了,齊家的江山就完了,百姓……老百姓……”
老百姓就怎樣,他說不出來,他從小就沒考慮過老百姓的事,只是剛剛突然脫口而出,越說越大義凜然。
“老百姓就會生靈塗炭,民不聊生。”方俊兮弱弱的接話道。
“對,民不聊生,民不聊生。”齊宣拍手贊同道。
聽了他的言辭,方俊兮壓著眉,看著他那張不知深淺的臉,沉聲道:“永樂為何要去冒險?”
為什麼要去那麼危險的邊疆?那裡條件不知道差成什麼樣,也許環境惡劣,也許食無魚肉,也許危險重重,一向錦衣玉食,榮華富貴享樂的人怎麼會突然自動請纓?齊宣也深深的問自己。
然而內心的回答讓他自己都驚愕不已,他做出這個如此不理智的決定時,居然是為了博得方俊兮的歡心,發自內心對他的認可。
他和方俊兮在一起大半年了,雖然他們行事頻繁,早已不分你我,可是,他從沒在方俊兮的眼睛裡看見過對他的喜愛、尊重,甚至是溫柔。
雖然方俊兮平日裡對他畢恭畢敬,但他卻能體會到對方內心深處的冷漠,那是一種隱藏很深的,十分強烈的冷漠,就算在他們的身體都處在十分舒爽時,那種冷漠也依舊存在,如影隨形,籠罩在他心口,讓他心底發慌。
為什麼?為什麼他們都那樣了,方俊兮對他卻是這種態度?比對其他人都不如的距離感,一種想據他千里之外,離得近就想狠狠折磨他的態度。
齊宣常常因這個困擾而失眠,後來他找金知良分析原由,金知良不愧是他最好的知己,幾次的交談後,便找到了根結。
根據金知良的分析斷定,方俊兮之所以對他愛不起來,估計是因為他以前的所作所為讓他傷透了心,就算你是皇親國戚,尊貴無比,你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是齊宣以往的作風就跟一個市井流氓,山賊強盜差不多,對下人的殘暴無情,對百姓的不管不顧,作為一介平民的方俊兮,怎麼可能喜歡上齊宣這個萬人疼恨的人呢?
更何況,還有柳茵茵這一出。現在,柳茵茵已死,他是改變不了什麼了。
但是要想扭轉方俊兮對他的態度,齊宣覺得自己改邪歸正還不夠,如果能建功立業,為國立功,為百姓造福,那就不一樣了,到那時,他威風凜凜,一身金甲,手握長刀,端坐在高高的馬背上,敵人俯首投降,眾人齊聲歡呼,方俊兮一定也會被他的神勇所征服,拜服在他腳下,用一雙崇拜神明一樣的眼神看著他吧。
而這次國難就是最好的機會。他說過,要得到他的人,還要得到他的心。
所以當他想法一出,決定代替皇帝御駕親征時,也沒考慮過這個做法有多危險,就跟皇帝提了出來。
方俊兮的突然關心讓他心口一暖,權當是自己的英雄做法震撼了這個小侍衛,齊宣有點不好意思起來:“也沒想象的那麼危險,我就是去做個擺設,也不會真上戰場殺敵。”
話雖如此,但戰場上風雲驟變,誰說得準呢?
只有齊宣知道,話是安慰方俊兮的,他去了怎麼可能不去殺敵?不殺敵怎麼顯示他的威風?
一想到方俊兮即將會在戰場上看見一個大殺四方的英雄,齊宣就激動萬分:“你要不要跟我一起去?”
這話問的有點莫名其妙,方俊兮是他的侍衛,當然是他去哪裡,方俊兮就跟到哪裡,可自從喜歡上方俊兮,他就已經無法把他當成一個單純的侍衛了,方俊兮是他心尖上的人,他自然而然的覺得應該和心上人商量才是對的,最起碼得平起平坐。
方俊兮盯著他的眼睛,剛想開口卻又被齊宣給打斷了。
“算了,你還是留在府裡吧,哦,不妥,府裡你也留不得,我擔心娘會……你去金知良府上,我讓他照顧你。”
“我又不是姑娘家。”方俊兮不滿的撇過頭,隨後皺著眉頭若有所思的樣子。
他總是這樣,一副心事很重的樣子,齊宣猜不透他一個小小的侍衛到底有什麼煩心事,能讓他整日鎖著眉頭愁眉苦臉的。
第二日,齊宣便將這個決定告訴了父母,果不其然,無論齊宣說的如何在理,從家事到國難講得頭頭是道,父母就是不同意。
齊宣雖然能文能武,但文不及大哥,武不如二哥,就是能說會道,甜言蜜語,最能討二老喜歡,所以二老怎麼捨得讓老么去那麼危險的前線!
可齊宣已經跟皇上開了口,皇上也無奈之下默許了,這就不好辦了,齊敏想去找皇上反悔,但怎麼開口呢,讓自己的兒子留下,皇帝親征,是偏心還是想乘機謀取皇位?
這條路行不通,就只有另想辦法,如果不讓齊宣去,只有從另外兩個兒子中挑選一個,大哥重文,二哥善武,最後二老悄悄商定,老二是最合適的人選。
連著幾日,愁容不展的還有方俊兮。
齊宣是他的仇人,他總有一日必須手刃這個惡人,只是再此之前,他用自己的方法對他施以暴力、發洩,用折辱他的方式讓他付出代價。
這應該是十分堅定的事情,可當他收到師父發來的密信時,卻猶豫了。
“六月初五辰時,風竹林,帶齊宣獨來。”
師父一定是找到法子對付齊宣了,可能是對他上次說的話將信將疑,師父選擇試一下,看這個徒弟是不是如自己海誇的那樣,能讓靈王爺獨自赴約。
方俊兮將紙條用力的揉進掌心,他知道,這一去,齊宣必然凶多吉少,而他的大仇也將得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