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麻布就可以把布鞋給安排上了,把麻布按照鞋樣,裁剪出五六張來,清洗乾淨的竹殼一張張的疊平整大概也是六張左右。

竹殼放在中間,麻布上下兩層把竹殼包緊,和之前棉布包草鞋的鞋底是同樣的道理。

把鞋底用線縫好之後,用鉤針穿過鞋底邊把搓好的麻繩,像鉤毛線帽一樣,一針針的鉤上來。

很快一個休閒平底布鞋的鞋面就在陸曉琴的手上出現。

阿燕她們看到紛紛驚訝出聲,把鞋子拿過去左右翻過來看看。

做鞋底他們都會,畢竟寒季的時候她就做過了皮鞋。

但是用鉤針來鉤鞋面這還是她們第一次看到,感覺非常的神奇一根針,一條線,在那裡勾來勾去的,就織成了一片鞋面。

不過這個也不難,她們先用鉤針和麻線反覆先練一下基礎的鉤法,這個比紡線容易多了。

剛開始不熟悉,勾一雙鞋就得要一兩天,等熟悉了一個人一天就能夠鉤三雙。

陸曉琴給自已和阿木一人鉤了一雙,三五天的時間,部落裡的人就全部換成了布鞋。

因為陸曉琴和阿燕她們還要採集和種地,所以紡線織布的活,就給雪花姨和香草姨她們給接了過去。

現在她們種下去的農作物,已經有了綠豆跟涼瓜。

紅薯經過一個來月半個月的時候還追了一次肥,現在它的紅薯藤,已經長得非常旺盛可以進行扦插了。

五分地左右的紅薯苗,可以種上五到六畝地,因為紅薯育苗的地,和栽種紅薯的地有點遠。

所以今天,雖然沒有全部出動但是也差不多了,二三十個人一起去,把養了半年左右的牛都給套上車一起拉出去。

之前本來還想著給它們,安排一條獸皮繩來拉車的,現在倒是不用浪費獸皮了,直接一條粗麻繩就行。

從那三頭牛抓回來到現在一直都是巖伯和幾個小孩子喂的多,所以現在趕牛車的也是巖伯和虎頭。

虎頭也已經,過了十二個寒季了,是個半大的小子,可以跟著部落裡面的人出去打獵了。

這一片紅薯地,經過長時間的翻曬和撒了草木灰殺菌,現在可以直接整地放紅薯苗栽種就行。

陸曉琴和阿燕她們割紅薯苗,烏和青石巖伯他們拉苗。阿木和山他們就在地裡面栽種。

大家分工合作的,用了一天就把那一大片紅薯地給搞定了。

接下來就是,去打獵,採集,和時不時的去地裡面除一下草,給地裡面的農作物施一下肥,等著地裡豐收就行了。

今天陸曉琴和阿燕她們去給辣椒地除草,回來的時候順便去林子裡面採摘點野菜。

曉琴你看一下這個是薄荷葉嗎?我怎麼看著那麼像,但是我又沒有聞到那個味道。

阿梅拿著一把很像薄荷葉,的植物給陸曉琴看,你這是在哪裡採摘的?

就在那邊啊,這是不是薄荷?

“不是,這個是涼粉草,可以做吃的”。

你帶我去摘點回去,下午我做給你吃,阿燕她們也聽到了,大家一起去認識一下新植物。

陸曉琴她們一人,採摘了一大筐的涼粉草回部落,這個草新鮮的時候做出來的涼粉是綠色的,曬乾了做出來的就是黑色的。

回到部落,把其它東西放好,把涼粉草全部清洗好,留一筐出來今天做,其它的全部放簸箕上面曬著。

把洗好的涼粉草,放入煮開了水的鍋中,一直煮到涼粉草全部軟爛掉,把過濾好的乾淨草木灰水倒一碗下去。

再煮個幾分鐘,拿一塊麻布鋪在竹桶的上面,把涼粉草和水倒在桶裡面去。

把接著涼粉草的麻布四個角給綁起來,手用力的搓麻布把涼粉果裡面的水分全部揉搓出來。

揉好之後再把水給倒回石鍋小火不停的攪拌,調一點木薯粉水,一邊攪拌一邊把木薯粉水倒進去。

一直攪拌到粘稠用筷子放下去了拿上來,可以掛旗的狀態,就可以把它給倒出來放竹盆裡面放涼。

煮好的時候,看上去就像一盆綠油油的水,阿梅她們有點不怎麼相信,這像是好吃的樣子。

等到放涼成型了,陸曉琴拿竹刀把它給劃成一塊一塊的,用湯勺打到碗裡把調好的糖水倒進去。

吃一口滑溜溜的,都還沒有就從喉嚨裡面,就吞進去了,有種清清爽爽,還有一點冰涼的感覺。

好吃吧?陸曉琴邊吃著邊問阿梅,她早就看出來了,她們不相信這個能好吃。

好吃,好好吃,我可以吃兩大碗,虎頭,也是邊吃邊回著,其它人早就在埋頭苦吃。

我和你們說,這個涼粉等到到夏季,放溪水冰著再拿來吃,更好吃而且還解暑。

如果你們不喜歡吃甜的,也可以煮哨子和辣椒醬一起拌,等過幾個月我們的辣椒收回來,就可以做辣椒醬。

阿木聽到陸曉琴的話,抬頭說道,那我們這段時間,多采點新鮮的回來曬著,到夏季的時候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