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江祁半夜造訪瑾王府已經過了幾日,這幾日裡虞都風聲鶴唳,無論官員還是販夫走卒,似是都察覺出來了局勢的緊張。
江瑾近幾日更是忙得不見了身影,沐嬌嬌也命令府中下人,除了採買必要事宜,皆不得出府,府中的護衛明裡暗裡都增加了許多。
軒和二十四年,三月初九,虞都從清晨起就烏雲密佈,天空中籠罩著一層層厚厚的烏雲,空氣裡都充滿著窒息感。
在這種陰沉沉的天氣裡,五品以上的官員烏泱泱的站滿了金鑾殿,靜靜等著軒和帝像往日一般來上早朝,從卯時初等到卯時末,殿裡官員開始鬧騰不止。
正商量著請如今朝中得勢,剛剛復位的賢妃的父親,位列三公太保之位的唐乾去永壽宮打探一下情況。
突然聽到一陣腳步聲和兵器響動聲,隨即金鑾殿裡譁然聲不斷,之後便是一陣慌亂聲音,金鑾殿被龍武衛給團團圍了。
卯時末左右,一道道傳召的聖旨從皇宮裡面傳出來,凡是五品以上的官員家眷都被召進了皇宮。
旨意自是也送到了瑾王府,只不過傳旨的小太監連江瑾和沐嬌嬌的面兒都沒見到,就被鶴雲羽一個石子打暈拖走了。
巳時時分,朝中餓了一早上在金鑾殿裡慌張過後東倒西歪的大臣們,終於聽到了一陣腳步聲,眾人只見衛全福扶著軒和帝姍姍來遲,身後還跟著賢妃和江懿。
一干重臣雖然心有疑惑,內心更是將今早之事從頭猜到尾,大家都心知肚明,怕是要有大事發生了。
待軒和帝坐在金黃龍椅上,江懿走到下方位置最靠前處站定,而賢妃卻是站在帝王椅的左下側,大臣們見狀若有所思,但是一個個也收斂思緒,趕緊整理儀態,隨後跪地行禮。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聲音洪亮渾厚,可見一頓飯不吃的朝臣被今日反常的舉動搞得人心惶惶,仍然中氣十足。
“平身!”
隨後跪地行大禮的朝臣聽到軒和帝免禮的聲音,機械而沒有感情的兩個字,引得下首跪地的大臣們更是膽戰心驚。
當然,這一干害怕和飢餓的人裡自是不包括唐家父子!
“陛下,賢妃娘娘這是作何?自古以來後宮妃嬪不得干涉朝政!”
說這話的是老臣葉意閒,兩朝元老,當朝太師,也是葉子衿的祖父。
然而上首穿著龍袍,頭戴冠冕的軒和帝看著下首眾人,並未回答或者是咒罵葉意閒,場面頓時一片寂靜。
“葉太師莫要著急,今日父皇自是有事宣佈!”
而就在這時站在最上首的江懿側身對著葉意閒拱手一禮後,便氣定神閒的說著,若是仔細一看,還可以發現他眼裡滿是得意和意氣風發。
“無論又何事宣佈,妃嬪都理應不得干涉朝中政事!”
葉意閒一聽,也沒有給江懿這個懿王多好的臉色,有著褶皺的臉上都是固執和不妥。
江懿見此,心裡閃過惱意,暗罵了一聲老匹夫,便懶得和他廢話了。
“衛公公,還不快快宣讀父皇的聖旨?”
隨後江懿看了一眼站在軒和帝微微躬著腰的衛全福,臉上都是囂張和欣喜的催促道。
衛全福頓時擦了擦額間冒出來的汗珠,眼神隱晦的掃了一眼賢妃,看到賢妃處驚不變的神色,再收到賢妃一記眼刀。
似是無奈的嘆了口氣,從身後徒弟德元的手裡拿過一道明黃的聖旨,緩緩開啟,換了一副莊嚴的表情,看著眾朝臣。
“眾卿接旨!”
此話一出,朝臣們雖然一個個面色莫測,卻也是跪下行禮接旨,一個個心思各異,有內心得意洋洋的,比如唐家唐序遲父子一流,也有隻想靜觀其變的,更有慌張不已的。
衛全福看著眾人又烏泱泱整整齊齊的跪下了,這才開始讀聖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朕承天序,撫有萬方,思立儲嗣,以固國本。皇八子江懿,天資聰穎,德性純良,宜承大統。
朕觀皇子平日所為,敬順孝悌,勤學好問,頗有乃父之風。又念及國家社稷之長遠,當立賢良之人為儲君,以承宗廟之重,撫萬民之望。
故朕深思熟慮,決定冊立江懿為太子,以承繼大統,共安社稷。自冊立之日起,皇子當恪守太子之禮,勤政愛民,以副朕望。朕亦望百官及天下臣民,鹹知朕心,共輔太子,以成國家之大事。
自今而後,當同心協力,共保國家安寧,繁榮昌盛。
欽此!”
聖旨宣讀完,跪地的重臣們臉色就如調色盤,事發突然,很多人都沒有想到軒和帝會突然封江懿衛太子,先前更是半點風聲都不曾聽到。
“臣江懿,叩謝陛下恩典!”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而就在這時,江懿最先反應回來,已經對著上首的軒和帝叩謝皇恩,聲音裡都是激動,謝恩後江懿也不待軒和帝出聲,便自顧自的站了起來。
詭異的是,都到了這個地步了,上首坐著的軒和帝都是一言不發。
朝臣們在宦海混跡幾十年,自是發現了這蹊蹺之處,葉意閒本是老臣,平日裡不愛出風頭,見此還是沒忍住,再虛虛抬頭,看了一眼軒和帝。
發現軒和帝自始至終臉上沒有半分表情,更是連動作都和先前一樣,沒有半分變化。
葉意閒此時心裡一驚,他懷疑軒和帝是不是出事了,這聖旨怕是也來歷不簡單,心裡一橫,對著上首的軒和帝叩首,並且大聲出言反駁聖意。
“懿王江懿雖說聰慧機敏,但是年紀尚幼,恐不能承國祚之責,老臣斗膽,請陛下收回成命!”
然而事情更詭異的是,軒和帝依然未曾出聲,這一下葉老太師已經明白心中猜測了!
“一派胡言!葉老太師是要公然抗旨嗎?”
賢妃看著殿中眾人臉色變化,一個個已經發現了軒和帝的反常,不得不出聲喝斥。
“公堂之上,怎容你一後宮婦人放肆,陛下未曾多言,賢妃娘娘何故如此心虛?莫非是陛下不能言語!”
一旁的御史官員也是發現了端倪,直接開啟了諫言彈劾模式。
“請陛下示下!”
後面排列著的軒和帝心腹一脈的內閣大臣也站出來,想請軒和帝說話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