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75年,睿淵住所
一個昏暗的屋子,光線微弱,彷彿被一層陰影所籠罩。屋內瀰漫著一股陳舊的氣息,實驗儀器散落在各處,顯得有些凌亂。
儀器上的金屬表面透出冷峻的光芒,似乎在訴說著它們曾經經歷過的無數次實驗。有些儀器已經略顯破舊,表面覆蓋著一層薄薄的灰塵,而另一些則嶄新如初,散發著神秘的科技感。
當他們踏入如此幽暗的居所之際,星辰心中猛地湧起對 ETO 會議的回憶。
“我的居所佈置得較為簡約,僅安裝了寥寥幾盞燈,所以顯得有些昏暗。然而,我們正在鑽研黑暗森林理論,置身於這般漆黑的環境之中,或許能讓研究更具靈感與創意呢。”睿淵輕聲說道。
“無妨。”星辰回應道。
“請看,這是我製作的關於黑暗森林的電腦模擬程式。這裡麵包含著數以億計的文明,每個文明皆由一個點以及多重變數來呈現。它們之間可能爆發戰爭,亦或開展合作,並且隨時都會有新興文明湧現出來。”睿淵介紹道。
“你打算藉助它來重現宇宙的景象嗎?”星辰好奇地問。
“正是如此,我期望透過這個模擬程式觀察到那些樂於合作的友善文明是否更難以存續下去。”睿淵解釋自已的想法。
“那麼結果如何?”星辰迫不及待地追問。
“大致情況的確如此,我發現那些傾向於合作的友好文明其存活率並不高,而且隨著時間的流逝,它們所佔比例愈發減少。”睿淵語氣沉重地回答。
“那就說明實驗成功了!”
“沒有你們想象的那麼簡單!後來還是多虧了曉詩提醒,我才有了一些新的想法。”
“什麼想法?快說來聽聽!”眾人催促道。
睿淵突然沉默了一下,曉詩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於是接過話頭說道:
“在說這個想法之前,我先詢問你們一個問題——人類以後會去其他星系居住嗎?”
“我覺得那是一定的。”星辰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沒錯!文明具有像其他生物一樣的特點,會移動和擴散。”
“所以這個程式得修改。”
“對的,然後我們修改了一下這個程式,使文明具有擴張性。但是這還沒完,就如同《三體》中寫的一樣,宇宙中一定含有大量外星文明的戰艦或者是探測器,他們會在宇宙中游蕩,消滅那些新生的文明。”
“原來你也看過《三體》啊!”
“那是當然了,自從和平前八年開始,全國各地都掀起了一股《三體》熱潮,現在它已經成為了我們的必讀書籍之一。”
“哈哈,看來到時候你這個三體迷又有得聊了。”成帆笑著打趣道。
“不過話說回來,我覺得那些探測器可不像《三體》裡描述的那樣只會被動接收訊號。我認為它們也應該具備主動搜尋的能力。真正的外來者可不會只知道守株待兔,而是更善於主動出擊,去尋找並捕捉目標。說不定那些敵對的外星飛船正在不斷地造訪各個星系呢。”
“那要是我們被發現了,豈不是很危險?”
“恐怕就是滅頂之災了……”
“後來我們將此因素納入考量之後,本以為黑暗森林法則會更為凸顯。沒想到,友善的文明存活率竟然更高。”
“這著實出人意料。”
“因此我提出一個觀點——部落理論。古時的人類被分為一個個小型部落,部落之間常有衝突。當部落規模極小時,他們完全可以在相互理解之前消滅對方,與黑暗森林理論如出一轍!”
“的確如此。”
“然而,隨著部落規模逐漸擴大,國家應運而生。國家之間的戰爭,往往在戰爭中就相互理解了,繼而建立使者關係,進而形成國際體系。”
星辰沉思良久。
曉詩繼續說道:“當文明不斷擴張,由於宇宙是三維的,擴張速度以立方倍數遞增。當他們佔領眾多星系,成為超級大國時,完全可以在猜疑鏈消失之前,戰爭不會結束。如此一來,他們便有可能形成某種合作關係。”
星辰依舊沉默。
“再以我們人類社會為參照,合作有利於自身發展,故而合作才是最佳生存策略。”
“但是這一切都是要建立在強大的基礎上。弱國無外交,這是歷史以來一直的規矩,像當今的人類還沒跑出自已的星系,如果遇到這種神級文明,是無法抵抗的。”
“於是我又有幾個神奇的想法。其一是初始者論,根據天文資料顯示,太陽系距離銀河中心有 2.6 萬光年之遙,完全就是一個邊緣化的地帶。而星系的誕生,則是從中央區域開始孕育恆星,並逐漸向外遷移擴散而成。假如這個理論確鑿無疑,那麼太陽系便可被視為銀河系的早期恆星系統,而地球文明自然也成為了銀河系的早期文明。”
“難道其他星系就不會有外星文明前來探訪嗎?”
“確實,距離銀河系最近的星系當屬仙女星系,但兩者間卻相隔整整 254 萬光年,如此遙遠的距離令人望塵莫及!可以說,每個星系都宛如宇宙這片廣袤沙漠中的一小片綠洲,各種生命形式之間的紛爭與角逐也僅限於綠洲內部而已。”
“話雖如此,但我們仍無法斷言。畢竟,仙女星系作為一個年歲久遠的星系,甚至可以更確切地形容它已然邁向衰亡之路——其內部已無力再度孕育新的恆星。想必該星系內的文明應當都擁有著漫長而深厚的歷史底蘊吧。”
“這個確實,仙女星系的體位就比銀河系大了一大截,銀河系只是一個年輕的星系。”
“可是我記得我以前查資料時顯示,銀河系有136億年,是宇宙中最初的一代星系”成帆說
“但是後來證偽了,銀河系還是一個非常具有迷惑性的星系,他當初迷惑了人類科學家很長一段時間。根據現在科學家測量,銀河系的年齡其實只有65億年左右。”
“那就以現在的為準吧。”
“仙女星系有100多億年的歷史,那很有可能內部的文明已經跑出來了。畢竟誰願意在一個已經死亡的星系內部生活呢?”
“這個我們先暫時不考慮吧,要不然文明的計算很複雜。”
“反正以後總得考慮的。”
“我還有第二個猜想,文明限制論。宇宙中的所有文明都會受到一種技術限制,從而使飛船不可能達到特別高的速度,無法進行宇宙內部的大規模航行,這樣戰爭就不會爆發了。”
“我們現在不是有能達到光速15%的飛船嗎?”
“第一,這個速度對於宇宙來說依然是非常緩慢的,你們也知道這個速度到三體星系需要28年的時間。第二,它的功耗極高,每一次執行都要損失大量的能量,幾個人去坐著飛船旅行還可以接受,但是如果有數千艘這樣的戰艦出發跑個幾十光年,這個資源全地球都給不起。”
“這個確實也應該想想。”
“我還有第三個猜想,文明自毀論。每個文明在發展到某個程度的時候,都會發生自毀現象,比如當年的冷戰。”
“但是我們和平的度過了這段時間。”
“這並不代表我們以後不會遇到類似的情況。”
星辰又沉默了。
“接下來,就是我最後的一個猜想,魚缸理論。”
“這名字感覺跟宇宙搭不上關係一樣。”
“我們不排除太陽系可能是某個高等文明的實驗品,作為證據的就是——太陽系外層有一圈高溫的隕石帶,就像一個監獄一樣。”
星辰又沉默了。
“我們的文明就像一條魚,在宇宙這個海洋中生存著,但是如果我們沒有找到其他的魚,那隻能說明我們在魚缸裡的機率更大一些。”
“細思極恐啊!”
“你們也聽懂了吧?這個宇宙很複雜,我們還需要做更多的模擬和實驗。”陳睿淵終於開口說話了。
接下來他們四人又討論了一會,然後都奔向了實驗器材。
和平76年,睿淵住所
今日清晨,曉詩帶來一則驚人訊息:人類透過天文望遠鏡,竟然觀測到了一粒神秘的光粒——一種以近乎光速疾馳的物體!
“開普勒 90,這個星系大家是否有所耳聞?”曉詩的語氣略帶急切。
“嗯,略知一二。它宛如太陽系一般,擁有七顆行星,其環境亦適合孕育生命。”星辰回應道。
“沒錯,科學家們曾堅信那裡存在著某種文明。然而就在方才,天文望遠鏡捕捉到了一粒光粒,精準擊中那顆恆星,並引發劇烈爆炸。如今,整個星系已化為一片塵埃雲。”曉詩的話語充滿憂慮。
“啊!”在場眾人皆驚愕失色。
“因此,我揣測這或許是高等文明的傑作,極有可能是所謂的黑暗森林打擊。”曉詩眉頭緊鎖,陷入沉思。
“看來有可能是真的,除了我們之外,還有其他文明,而且具備了一定星際航行的能力,和戰爭的能力。”
星辰立刻點開了一個螢幕,對那顆恆星進行了搜尋。
“開普勒90,距離太陽系2545光年。意思是說明,至少在2000年前,銀河系內部就發生戰爭了。”
“我們現代文明才進化了三四百年,這樣危機重重啊。”
“我們也可以往好處想,有沒有可能這就是宇宙中的一種正常現象?這是宇宙中一些人類尚未了解的天體呢?”
“剛好就打中了那顆恆星,這個精度就相當於在地球上開槍正好命中了冥王星上的一隻蚊子。這麼高的精度,你跟我說是巧合?”
“也不能排除這種可能性。”
“嚴謹是必須的,反正我們人類要為自已未來的命運考慮了。”
和平78年,睿淵住所
此時此刻,全世界人民的目光都聚焦在智身上,因為今天是智子抵達三體星系的重要日子。
“看!那邊就是半人馬座 A 星,它可是三體恆星中的一顆呢。”曉詩激動地喊道。
“有看到三體行星嗎?”星辰迫不及待地問道。
“暫時還沒呢。要知道,即便三體星系真有行星存在,它們也難以逃脫被吞噬的厄運啊。”曉詩感嘆著。
“唉,又是讓人無奈的三體問題。”星辰無奈地搖搖頭。
“不過這樣也好,起碼我們所處的相鄰星系相當安全,不用擔心會有外星敵人潛伏。”曉詩安慰道。
“可沒有行星並不意味著就一定沒有文明存在哦。”星辰若有所思地說。
“你是指什麼?”曉詩好奇地追問。
“說不定那些高等文明早已不再依賴某顆特定的恆星,而是能夠建造出太空城,在浩瀚宇宙中自由漂泊。”星辰大膽猜測。
“但如果不依靠恆星獲取能源,那可用的資源不是變少了嗎?似乎不利於文明的進步呀。”曉詩提出質疑。
“話雖如此,但我始終覺得這種可能性還是有的。”星辰堅持自已的觀點。
“那就留待未來由人類去慢慢探索和發現吧!”曉詩微笑著回應。
幾人望向遠方無盡的星空,心中充滿了對未知世界的好奇與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