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曜即天上的星宿神格化而來的九位神祇。道教對此有兩種說法,其一是九曜星君為北斗七星加兩顆輔星構成,即貪狼星君、巨門星君、祿存星君、廉貞星君、文曲星君、武曲星君、破軍星君和兩位輔星左輔洞明星君和右弼隱元星君。其二是在漢民族神話傳說的七曜即太陽星君、太陰星君、水德星君、火德星君、木德星君、金德星君、土德星君。

十二元辰,別名“十二月將”、“十二生肖”,即司掌十二月份的元辰神,配合十二地支排列。

醜生屬牛,大吉元辰;

寅生屬虎,功曹元辰;

卯生屬兔,太沖元辰;

辰生屬龍,天罡元辰;

巳生屬蛇,太乙元辰;

午生屬馬,勝光元辰;

未生屬羊,小吉元辰;

申生屬猴,傳送元辰;

酉生屬雞,從魁元辰;

戌生屬犬,河魁元辰;

亥生屬豬,登明元辰。

十二相屬,注命六神。

五方揭諦

揭諦,佛學術語,意為“去”,指從痛苦中走向解脫,從無明中走向覺照。

五方揭諦分別是金頭揭諦、銀頭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摩訶揭諦,是佛教的五大護法神。五方揭諦掌管五個方位,各司其職。

四值功曹

四值功曹:民間信仰和道教中值年﹑值月﹑值日﹑值時的四位神祇,相當於天界的值班神仙。這四位神祇分別是:值年神李丙 、值月神黃承乙 、值日神周登、值時神劉洪,常被供奉於城隍廟之中。

東西星斗、南北二神

東西星斗是東鬥星君和西鬥星君的合稱。

南北二神是南斗星君和北斗星君的合稱。

東鬥星君有五宮:

第一宮是蒼靈延生星君;

第二宮是陵延護命星君;

第三宮是天開集福星君;

第四宮大明和陽星君;

第五宮是尾極總監星君;

西鬥星君有四宮:

第一宮白表星君;

第二宮高元星君;

第三宮皇靈星君;

第四宮巨威星君。

南斗星君有六宮:

第一宮天府星,司命星君;

第二宮天相星,司祿星君;

北斗星君有七宮:

第一宮天樞星,陽明貪狼星君;

第二宮天璇星,陰精巨門星君;

第三宮天璣星,真人祿存星君;

第四宮天權星,玄明文曲星君;

第五宮天衡星,丹元廉貞星君;

第六宮開陽星,北極武曲星君;

第七宮搖光星,天衝破軍星君。

第三宮天梁星,延壽星君;

第四宮天同星,益算星君;

第五宮天樞星,度厄星君;

第六宮天機星,上生星君。

五嶽大帝 是指掌管五嶽的神祇,即五嶽大帝,包括東嶽大帝、南嶽大帝、西嶽大帝、北嶽大帝、中嶽大帝。

五嶽大帝的全稱為:東嶽泰山天齊仁聖大帝、南嶽衡山司天昭聖大帝、中嶽嵩山中天崇聖大帝、西嶽華山金天願聖大帝、北嶽恆山安天玄聖大帝。

四瀆,是指掌管四瀆的神祇,即四瀆聖王,分別為:江瀆廣源王,河瀆靈源王,淮瀆為長源王,濟瀆為清源王。

山嶽以五嶽為尊,水域則以四瀆為長,因而成語五嶽四瀆常用以泛稱我國名山大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