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禮上人來人往。除了顧家人,來弔唁的都是各行各業和顧家生意上有往來的企業家。
他們西裝革履,胸戴白花,表情卻沒有半分惋惜,神態自若地遊走在各個席位之間。
就算是追悼會,也是能讓這些商人談生意的場合。
顧喻然站在供桌旁冷眼看著,整個葬禮上聽不到一聲抽泣,看不到一滴眼淚。
兒孫滿堂,名利雙收,最後不也落得如此下場。
顧敬站在他的對面,看向他的目光無比陰沉,不知道的還以為兩人是有什麼深仇大恨。
顧喻然回江市有好幾天,也碰過幾次面,兩人始終沒有說過一句話。
他答應過顧驚瀾,不能再徒生事端。
他最後的任務只是出席葬禮,回寧城的高鐵票已經買好了。
顧喻然從未對一個地方如此牽掛,無數次感慨如果能在寧城出生該有多好。
大概十一點能到寧城,他在上高鐵前就在群裡說了一聲今晚會回千里巷,可能太晚了群裡的股東們沒看到資訊,都沒回復。
顧喻然離開的時候什麼也沒帶,回來的時候手裡拎滿了東西,走出高鐵站,一邊拒絕兩側熱情拉客的司機,一邊低著頭聯絡提前找好的計程車。
他還在研究司機說的出站口左轉第三個指示牌到底在哪裡,突然聽到一個清脆的聲音。
“顧喻然!”
他循著聲音望去,奶茶三兄弟正站在不遠處的接客臺上,潘萊還衝他招著手。
顧喻然沒有說過具體的到站時間,他們也並沒有提前說要來接站。
上一次他是獨自一人從高鐵站出去的,這一次有了三個朋友。
顧喻然一時不知道做何反應。
潘萊走在最前邊,自然的一手搭在他的肩上:“等得我都困死了,你累不累?”
蔣閣順手的接過他手裡的禮盒,分擔重量。
宋南希走在最後,這幾日寧城大降溫,他也穿上了外套,黑色的衝鋒衣襯得更高更瘦了些。
他掃了一眼顧喻然手機介面,提醒道:“先和司機取消訂單。”
“我們不正好一起回去嗎?你們怎麼過來的?”
寧城高鐵站和千里巷還是有些距離的,現在公交早已經停運了。
顧喻然雖然不解,但還是按他的話操作了,和司機溝通後取消行程。
“宋哥開車來的,你不用打車。”
顧喻然聽了潘萊的話,看向身旁的宋老闆。
再次感嘆宋老闆真是年輕有為,人生贏家,剛滿十八歲,不但成績優異,而且有房,有店,還有車。
顧喻然在之前就聽說了宋南希休學過一年,所以和自已同齡,沒想到人家連駕駛證都拿到了。
察覺到他的目光,再結合他的神情,宋南希大概猜到了他在想的事情。
顧喻然不太會掩藏情緒,什麼都寫在眼睛裡。
“我有駕照,車是借的。”
聽到宋南希沒車,顧喻然心理平衡了些。
他除了成績,實際上什麼拿得出手的都沒有。
他們沒有問顧喻然到底去幹什麼,只是不停的問哪些禮物是自已的,後者主要是潘萊。
為了不打擾奶奶休息,他們沒有進店裡,在外邊就把特產分好。
顧喻然這次主要帶的是特色食物和一些小巧的手工藝品,他們也表現的非常捧場。
甚至潘萊和蔣閣為了一個吊墜搶得不可開交。
當時這個款式的吊墜只有最後一個,所以只買了一個。
吊墜不值什麼錢,但他們能把情緒價值拉滿。
潘萊和蔣閣瓜分完後滿載而歸。
宋南希沒挑,他倆也象徵性的給他留了一些。
顧喻然早就猜到了這個場面,所以留了一手。
他從口袋裡掏出一個方形的絲絨盒子,伸到宋南希面前,“這個給你。”
這個盒子怎麼看都像是專門用來裝貴重物品的東西。
宋南希眼波流轉,沒有直接接過,而是問道:“是隻有我有,還是他倆都有?”
“我專門給你留的。”
宋南希這話讓他覺得有些耳熟,好像黛玉也對寶玉說過類似的話。
“專門”兩字在宋南希嘴邊無聲輾轉一遍,他才從顧喻然手心拿起盒子。
裡面的東西和這個盒子有些不太相配,和他預想的有些偏差。
是一個木雕的鑰匙扣,做工精細,又覺得有些不太對勁。
宋南希一隻手指穿過最上邊的圓環,把鑰匙扣拎了起來,木雕在月光和路燈的照耀下露出全貌。
是一隻小貓的形狀,應該是進行過二次加工,有修改的痕跡。
“小花?這是定製的?”
他沒有表現出喜歡與否,讓顧喻然有些緊張:“不是定製的,讓師傅改的。”
顧喻然沒和他說,這是非遺工藝品,製作時間需要非常久,讓師傅改細節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見到這個鑰匙扣的第一眼,就覺得那個木雕很像小花,很適合宋南希。
當時先是他自已動手改的,再拜託師傅進行最佳化。
“顧師傅技術不錯。”宋南希把鑰匙扣放回盒子裡收進口袋。
顧喻然一時不知道他這話是誇獎還是反諷。
如果真是技術好,改的非常完美,那宋老闆不應該能猜到是他改的。
“我挺喜歡的,明天問問小花喜不喜歡。”宋南希看了眼時間,接著說:“很晚了,你該回去了。”
高三黨請假幾天的代價就是需要補很多作業,好在這對顧喻然來說並不是什麼難事。
而且這些試卷都被整理得很好,還分出了要交的和不用交的。
宋南希依舊是踩點進教室,顧喻然剛寫完一張,正在活動手腕。
“它怎麼說?”顧喻然歪著頭看向剛坐下的宋同學。
宋南希反應很快,馬上就能領會他的意思:“太早了小花還沒起,晚上再問。”
“那我晚上自已問小花。”
“你聽不懂。”
“我怎麼聽不懂?”
顧喻然有時候會覺得宋南希像個幼兒園小朋友,是擁有泛靈心理的小朋友,能夠和鮮花還有小貓進行對話,並且還認為只有自已能和這些生物溝通。
前排兩個女生耳朵動了動,刷刷在紙上記錄著什麼,然後對視一笑。
建設我校美帝就靠我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