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街球這樣的形式,被大眾喜歡不是沒有道理的,對場地要求不高,一個標準籃球場可以同時進行兩場街球比賽,可以讓更多喜歡籃球的人參與進來,

對體能和身體素質要求不是太高,對於體力不是很好的非專業運動員來說較為友好,

上場人數比全場人數少,聯防效果不會像五個人那樣嚴密,球員有了更大的突破空間,

規則也相較正式的籃球比賽寬鬆,比賽精彩程度也好了很多,

所以這些年,國內各個城市的街球比賽相繼開展,發展勢頭如火如荼,

加之各地體育官方機構對這種能夠豐富居民業餘生活,強身健體的活動大為支援,街球市場一時火爆,

加上國內籃球愛好者基數很大,民間自發組織的街球比賽也很多,形成產業模式已經初見成效。

市場火爆,自然有盈利點,讓很多無法加入職業籃球的體育專業學生看到了希望,他們或組織球隊,或以球員身份加盟成績尚可的街球隊,參加比賽贏取獎金,

雖然每次比賽獎金不是很多,但架不住各地紛紛舉辦,如果是實力強勁的球隊,可以去多地參加,獲勝機率很高,收入也是十分可觀的。

一些經濟實力雄厚的的籃球愛好者會自己出資,組建自己的街球隊,嘗試打造品牌戰隊,以作為商業化運作的雛形,

私下自己球隊的隊員便成為這些出資人的陪練,

這時,出資組建球隊的老闆成了主教練,球隊的第一得分手,過往驕傲的籃球高手,服從於資本,變成了打工者,在球場上努力搶籃板、做防守,給老闆創造投籃機會,

各地比賽爭相開展,規模、檔次也是節節攀升,為了提升球隊的實力,各地財大氣粗的球隊老闆,到處物色有實力的球員,

很多體育大學籃球專業畢業的優秀人才自然是首選,其次是省隊的二線球員,隨著收入的增加,一些退役的職業球員也加入其中,國內街球對決的水平越來越高。

隨著街球水平日漸提升,各支球隊不僅需要急速招兵買馬、挖掘人才,自身硬體條件建設也得跟上,

很多街球球隊代言的籃球場館應運而生,過去很多閒置的大型倉庫得以舊貌換新顏,成為了一個個標準化的籃球場館,

球員有了定期訓練,球隊越發形成體系,

國內街球比賽雖然分散,但也有了自己的賽程安排,

很多比賽已經引入媒體全程直播,網路平臺也都新增了街球比賽直播通道,一些明星球員和街球強隊應運而生。

國內街球市場初具規模,發展處於上升期,勢頭看好,市場趨於良性發展。

這樣的發展軌跡在國內體育事業上是不多見的,原因很多,

國家體育管理部門支援且不多做干預,

各地街球比賽組織者屬於民間組織,獨立運作,沒有受到過多約束,

各家球隊大多自己出資、自負盈虧,為了能夠盈利,會投入大量精力。

街球市場完全按照市場規律運作,資本運作較少、干擾因素不多。

造成了國內街球市場初期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良好開局。

當時,正在長高的古雙全還在給原單位寫材料,對自己當時的評價,頗有官方檔案的味道,說自己那時長高完全是恰逢其時,符合時代要求。

此話一出,受到了圈內朋友的一致鄙視,有一段時間,商場會遭遇集體喝倒彩的待遇。

但古雙全不知道的是,得虧自己那會生活在三、四線城市,恰逢街球市場剛剛起步,球員平均水準不高,不然當年光是隻有身高,技術不過關的他,可能壓根不會被球隊看上,更不可能參加到比賽中磨礪經驗和技巧。

所謂時勢造英雄,也不怪古雙全驕傲,在當時他還真是符合了那會的籃球需求。

就這樣,他這塊肥肉被人盯上了。

那是一個週末的下午,太陽收斂了炙熱的鋒芒,水泥場地稍稍迴歸了人們能夠忍受的溫度,能躲在樹下陰影的球場,成了籃球愛好者擠破頭皮拼搶的陣地,

穿著網上淘來的大碼球鞋,高大的古雙全成為了各隊為了保住陣地玩球機會的王牌,被好幾個大老爺們瘋狂拉扯,

過去古雙全哪裡受過這種待遇,表現的謙虛中略微矜持了一點點,在許以一瓶冰鎮可樂的賄賂下,古雙全加入了一支自己瞭解,很有實力的隊伍中。

結果是這場野球的對決,古雙全充當進攻、防守雙大腿角色,一旦內線卡位成功,隊友立馬傳球到位,順勢拋投命中,

防守端,對方進攻,上籃蓋帽,遠投蓋帽、打板投籃依舊蓋帽伺候,嚴重拉低對方投籃成功率。

被多人緊逼,古雙全馬上分球給其他人,命中率高的隊友果斷投籃,即便不中,籃板大機率也會被比別人高出一頭老古拿下,

一下午時間,四個人一路過關斬將,大殺四方,創下接連在場上贏了8撥挑戰隊伍的輝煌戰績。

要不是幾個人被車輪戰搞得體力不支,敗下陣來,很可能一下午這個頗具爭議的球場就被他們獨佔了。

比賽下來,坐在籃板後邊喝著冰爽的可樂,古雙全還和隊友一起幸福的聊著剛才勝利的精彩場景,卻突然感覺後背被人拍了一下,回頭一看一個年輕人站在了眼前,

這個人對於在這個球場是常客的古雙全而言,並不陌生,但二人從來沒說過話,他是職專球場裡打得好的那波人裡面的一員,好像過去是省裡那所大學籃球隊的主力,

放在過去,這樣打的好的人會有自己的小圈子,來這邊打球,有固定的球場和隊友,古雙全沒想到今天這樣的人會和自己打招呼。

“哎,什麼事呀”古雙全一邊擦著汗,滿臉疑惑的問道。

“你是老古吧,你好你好”對面男子伸過手來,自我介紹說

“我叫李超,也在這邊打球,你叫我大超就行,看你很久了,有時間嗎和你聊點事”。

古雙全一臉尷尬,剛剛打完球手上很髒,實在不合適和人家捂手,連忙道歉說。“不好意思,你看我這剛打完球,手還沒洗呢”

對面李超一臉無所謂的樣子,拉起古雙全的手握了一下,“打球嗎,很正常,就是想認識你一下”。

“在這邊也常見你,打球很厲害,找我什麼事呀”

在李超的帶領下,古雙全來到了打球好的那群人固定打球的籃架後,一般這個場地,古雙全是不會過來的,

雖然只是隔壁場地,但感覺怪怪的,有那麼點高攀的意思。

眼前的李超剛畢業沒幾年,年齡比古雙全要小,可誰叫人家打球好,關注多,在這邊說話反而顯得更為放鬆。

“是這樣的,有沒有想過打街球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