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舅說的嚴肅,傅澤聽著便也覺得內心沉重起來。

他一直都知道,母親過得不好,雖然現在物質條件豐富,但是母親的內心始終很孤獨。

30年前,在城裡做包工頭的父親為了一個年輕的女人拋棄了母親和他,從此,母親沒有再嫁,一直鬱鬱寡歡。

甚至在起初的幾年,母親還數次試圖自殺。

年少時,傅澤不能理解,總覺得母親太過懦弱, 沒了男人就活不下去。

也曾經因為這份不理解,一直和母親有隔閡,沒少傷母親的心。

然而自從自己遇見林希,親眼見證一個 當親媽媽的不容易之後, 他才有了體會, 明白了女人並非是離了男人活不了,更多的是因為替孩子難過。

她們會覺得沒有父親的孩子很可憐,因此加劇了她們內心的壓力, 從而導致她們整日鬱鬱寡歡。

如果是以前,傅澤真的可能會懶得聽舅舅的說教。

說不定還會拔腿就走。

然後這一次, 有了感同身受之後,他的態度便有了很大的變化。

他細細的品味著舅舅的教導, 一種沉甸甸的責任感湧上心頭。

而就在他很認真思考的時候,舅舅突然脫口的一句話,令氣氛陡然一轉,讓傅澤哭笑不得。

“小澤啊, 真不是舅舅嚇你,你再這樣下去,很可能你就要像我們村的二蛋那樣,只能娶個帶著拖油瓶的離婚婦女回家暖床了!”

拖油瓶?

離婚父母?

這不就是自己目前想做的事嘛!

傅澤一臉的尷尬。

他有些底氣不足的問:

“拖油瓶怎麼了?

買一送一不是挺實惠嗎?

離婚婦女怎麼了?

現在都什麼世道了,誰還講究什麼黃花閨女,還是離婚婦女的,離婚婦女有閱歷又會體貼人,不見得比未婚的女孩差……”

傅澤的這番說辭,讓舅舅頓時有些發矇。

在他印象中,外甥是個惜字如金的人, 從來不喜歡談論別人的事。

照理說,他就這麼隨口一提,以外甥的個性, 根本不會聽進耳裡, 更別說發表意見了。

可此時,他居然會給出這麼一長串的見解!

舅舅總覺得有些不對勁。

然而不久之後,他又在無意中聽到姐姐和外甥的談話, 更覺得事情有些不簡單。

從書房出來之後,傅澤在廚房裡找到了正在摘菜的母親。

見舅母出了廚房,傅澤便試探的和母親聊起關於婚姻的話題。

“媽,假如,我是說假如, 假如我喜歡上離過婚的女人, 您能接受嗎?”

老太太停了手邊的動作, 一臉狐疑的看著兒子。

傅澤又解釋:

“不是,我是說假如,這事情沒發生……”

老太太想了想。

嘆了口氣。

“就算這事情是真的, 那你媽我也沒什麼好說的。

本來嘛,你都這麼大歲數了,到哪兒去找什麼黃花閨女?

十有八九領回來的都是離過婚的……”

傅澤差點噎住。

“不是啊媽!憑你兒子我這條件怎麼可能必須得領離婚的呢?

不知道有多少大家閨秀,千金小姐要死要活哭著喊著的要嫁給我……”

別看傅澤在外面很沉穩, 一到母親身邊,他還是像從前那個毛頭小子一樣,說話隨心所欲, 張口就來。

老太太驕傲的眯了眯眼。

“也是啊,我兒子不一樣! 所以呀,你就不要問我這種假設性的問題啦……”

得,白說了。

又得重新開始。

傅澤清了清嗓子。

繼續試探。

“那, 我是說萬一, 萬一我真的領個離過婚的回來,媽你會高興嗎?”

老太太更加狐疑了。

總覺得兒子此時有些認真。

她仔細的想了想,又嘆了口氣。

“我不高興能怎麼著?總好過讓你打光棍吧?”

意思就是不高興。

傅澤有些黯然。

鼓足勇氣才又問出下一句。

“那假如是,娶個像二蛋家那樣的媳婦兒呢?”

老太太立刻瞪圓了眼。

“那可不行!

絕對不行!”

傅澤心拔涼拔涼的。

“二蛋媳婦那麼胖,帶出去多沒面子?

你是很久沒看見了吧?

她現在可是有一百六七十斤了!

再這樣下去,用不了兩年,宅門都得擴建……”

傅澤鬆了口氣。

原來老母親最講究的是顏值, 那就沒問題了。

可事實證明,是他高興的太早。

“還有啊, 無論怎麼說,我們也不能娶個帶孩子進門的!

這女人啊, 一旦有了孩子, 整個心都會撲在自己的孩子身上, 是不可能一心一意和後來的夫家過日子的!

媽是過來人,太能體會那種感覺了。

當年, 也有不少人替媽說媒, 讓媽帶著你再嫁。

可是我知道,再嫁, 也不可能是為了感情, 不過是為了多一雙手, 幫著我一起養育你成人。

後來想通了就覺得沒意思, 這麼做, 只會是既傷害了別人,又委屈了你。

不走心的婚姻, 不過就是個儀式。

過得好的, 平平淡淡,無悲無喜,說不定也能白頭。

可要是過得不好呢?

那些帶著孩子改嫁的, 能過上好日子的萬里挑一。

咱也不說是誰好,誰壞,誰善良,誰惡毒,總歸人心都是自私的, 誰不偏向自己?

可一個人的精力有限, 不可能把全心全意分給兩個人甚至更多人。

一個母親 , 只會把所有的全心全意交給孩子,哪裡還有那個多餘的能力去愛別人?

所以啊,帶著孩子的女人,不能娶……”

母親的話,讓傅澤渾身冰涼。

雖然他並不會全信母親的話,也有自信透過自己的努力獲得對方的愛與尊重,但是他很清楚,母親是個固執的人,想讓她接受別人的邏輯,很難。

話題只能到此結束。

聽到母子倆聊天內容的舅舅走了進來,意味深長的對著傅澤又說了一句:

“自古以來,老人言,古話,都是經過實踐的,比年輕人的草率靠得住。”

傅澤沒有的答話,拍了拍手起身。

“趁著天還早,我去鎮子裡一趟。 省的明天來不及。”

明天一早就要回天海。

老太太點了點頭。

“去吧。

別忘了,禮物要帶點軟和容易消化的的。

老兩口現在年紀越來越大了,吃不了硬的。”

傅澤點點頭。

走出廚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