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下午,秦玄接到李思琴的電話,得知對方已經將藥材分門別類完,這讓秦玄多少有些意外。

原本在秦玄看來,對方至少需要三天,才能完成藥材的分門別類,沒想到兩天半的時間,便已經完成,速度還在秦玄的預料之上。

眼見秦玄到來,李思琴連忙開口道,“秦先生!”

秦玄微微點頭,旋即開始打量起藥櫃來,藥櫃是按照他的要求來設計的,不過藥材卻是李思琴放置進去,有標籤在自然是一眼就能分辨出藥材來。

看著標籤上的藥材名,秦玄不禁暗自點頭,顯然李思琴在藥材的分門別類上是用了心思的,絕大部分極常用的藥材,都在容易拿取的位置。

那些相對常用的藥材,也根據常用程度,防止在了拿取難度不同的位置。

秦玄看向一旁的李思琴,緩緩開口道,“雖然有些瑕疵,但已經算不錯了.”

“秦先生過讚了.”

李思琴一臉謙虛道。

雖然藥材分門別類的事情,李東陽的確沒有出手相助,但卻也給了她一些提醒,讓她多觀察醫院和中藥房。

正是因為如此,李思琴才能結合自己的判斷,將藥材的分門別類迅速做好,否則單靠著她自己,絕對無法在這麼短時間內做好這件事。

從這件事中,李思琴再次感受到了中醫的博大精深,因此面對秦玄的讚賞,她也並非只是單純的謙虛。

秦玄看向李思琴,語氣平靜的說道,“藥廬後天正式開業,到時候由你坐診.”

李思琴微微一怔,接著卻是面露難色道,“秦先生,我還是醫學院的學生,沒有行醫資格證……”“沒人讓你直接行醫,你只是負責看病,最終由我來決定.”

秦玄說到這裡,看了眼李思琴,繼續道,“你可以當成是實習.”

呼~李思琴鬆了一口氣,她現在可是不能行醫的,即便是診斷也只能是個人意見,不能以醫生名義進行。

但如果是以實習的名義,倒是沒有什麼問題,只需要帶她的醫生同意即可。

“秦先生,這麼急就開業?”

李思琴不解的看向秦玄。

以秦玄的醫術和人脈,完全可以舉行一個盛大的開業典禮,但是現在這麼急,只怕很難打響藥廬的名號。

李思琴一直跟隨著李東陽,可是見過李東陽門下的弟子開業,那都是極為盛大的事情,光是前期準備,都得花不少時間精力。

哪像秦玄這般,今天才剛將藥材分門別類,後天就要開業,這已經不是快,而是給人一種急切的感覺。

“一切都已經準備就緒,為何還要耽擱時間?”

秦玄看了一眼李思琴,接著繼續道,“一間普通的藥廬開業而已!”

普通的藥廬!此話一出,李思琴不由微微一怔,哪裡還不明白秦玄的意思,對方開這間藥廬,並沒有打算動用自己的人脈關係。

而是打算像一個普通中醫那般,開設一間普通中醫館而已,並沒有打算走精英路線!實際上,不管是中醫還是西醫,只要醫術到了一定層次,基本都是走的精英路線,畢竟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將所有病人看完。

因此在看病人的時候,都會有所選擇,亦或者是門檻。

這種情況中醫比起西醫更加的明顯,因為中醫看病本就是因人而異,而西醫除了特殊病症之外,大部分病症都有系統的治療方案。

“秦先生,我明白了!”

李思琴微微點頭。

……時間流轉,很快便到了藥廬開業的這天。

一大早,秦玄便來到了藥廬,除了幾個簡單的花籃之外,藥廬門口再無其他物品,只剩下李思琴。

李東陽並沒有來參加藥廬的開業,畢竟秦玄沒有打算讓藥廬高調出現在世人眼中,他自然也就沒有出席藥廬的開業,以他的身份一旦出現,勢必會引起不小的轟動。

到時候秦玄想要讓藥廬保持低調的做法,恐怕就難以實現了,因此整個開業過程,有隻有秦玄和李思琴兩人而已。

除了附近商鋪和一些行人圍觀之外,整個開業過程,顯得格外的冷清,對此秦玄卻是早有預料。

一家普通的藥廬開業,在很多人眼裡,恐怕也就是和藥店開張一樣,誰又會過多的關注呢?臨近開業尾聲,秦玄來到藥廬門口,將牌匾上紅綢扯下,霎時間,龍飛鳳舞的四個大字印入眾人眼簾。

“清風藥廬!”

看著藥廬的名字,李思琴微微一怔,顯然是沒想到,秦玄會為藥廬取這個名字,畢竟清風二字怎麼看起來都和中醫沒有關係。

藥廬的名字,一般會以店主的名字,亦或者醫學方面有關的詞語來命名,而清風二字,明顯和這兩方面沒有關係。

“秦先生,藥廬的名字……”李思琴看向一旁的秦玄。

秦玄看著藥廬牌匾,語氣平靜的說道,“清風二字,對我有特別的意義.”

李思琴聞言,便沒有在多說什麼,畢竟誰也沒有規定,藥廬就不能用清風二字,秦玄選擇對他有特殊意義的清風二字,她是完全能夠理解的。

雖然藥廬已經開業,不過卻並沒有什麼病人,甚至客人也沒有。

病人沒有倒是不奇怪,畢竟藥廬沒有什麼名氣,至於客人也沒有,完全是因為藥廬沒有半點的開業優惠。

關於這一點,吳曼凝和李思琴都曾經提醒過秦玄,不過卻被秦玄婉拒。

用秦玄的話來說,藥廬是治病的地方,不是賣東西的店鋪,根本不需要進行什麼優惠。

秦玄看向一旁的李思琴,緩緩開口道,“既然沒有什麼病人,我先去後堂休息,你坐診前堂。

如果有病人前來,你可以先替他檢查,之後再通知我.”

“是,秦先生.”

李思琴點頭。

“藥廬沒有什麼現代的裝置儀器,替病人診病,一切都只能靠你自己,希望中醫的診病之法,你還沒有忘記.”

秦玄一邊說著,一邊朝著後堂走去。

一旁的李思琴聞言,卻並沒有感到任何的意外,關於這一點,李東陽之前已經提醒過她了。

因此李思琴很清楚,在秦玄的藥廬診病,無法藉助現代裝置,只能靠自己掌握的診病手段。

或許有些病人會有病例,甚至是檢查報告之類,但即便是如此,秦玄依舊要求親自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