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反擊
民警扛18斤氧氣瓶暴走救人 揚州刺史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此時契丹死士已然用戰馬撞開了鹿角,直向拒馬衝來,新訓的太子左右衛顯然沒有碰見這種陣勢,瞬間有些發懵,太子左衛率李權倒是極為鎮定,他當先道:“弓箭手放箭,餘則退入敵軍兩翼,不得妄動。”他知道這些契丹死士是來送死的,這數百契丹死士唯一的目的就是清出一塊可供騎兵衝鋒的空地來,這時候,將士絕不能擋在騎兵必經之地。
  “佈置槍陣。”李權並不緊張,他騎著戰馬,頗有些閒庭漫步之感,長孫雲相見了也不由暗自點頭,對高紹全道:“這李統領果然有些大將風度。”他知道李權出身流賊,對於流賊,他這位出身天子親軍的中郎將很有些瞧不起,不過此刻見得李權指揮有章有法,毫無緊張,還是很有些佩服的,這樣的將領,經過一番戰陣之後,未必不會有所成就。
  “左千牛衛眾將士聽令。”長孫雲相也下令道:“龍虎二營將士封住缺口,餘則各營待命。”左千牛衛每營千二百人,乃折衝上府,各有稱謂,除去親兵等,龍虎二營就是整整兩千人,兩千精銳左千牛衛封住缺口,除了兩千在駱駝嶺上的千牛衛之外,長孫雲相可謂是拿出了血本。
  高紹全此時也不再緊張,既然是安撫三邊,又是東宮六率參軍,上戰場肯定是免不了的,早見血總比遲見血的好,高紹全拔出身邊佩刀,熱血噴張道:“殺韃子!”很簡單一句話,僅僅只有三個字,就讓尚在慌亂的太子左右衛恢復了血氣,契丹人的可恨,誰不知道?這些曾經是老百姓的軍人怎樣成為流賊的?還不是韃子年年南侵?殺韃子,為死去的父老鄉親報仇。
  箭如雨下,就連羅平都身中數箭,之前衝營的戰馬已然全死了,一聲聲哀鳴還是不絕於耳,羅平強撐著身體道:“用戰馬護住自己。”他當先把自己身前的戰馬奮力推在自己前方,與五六個死士合力用身體趟開一條道路來,此時,與他一起衝營的五百死士,只剩下不足二百人,南人果然也是進退有素,那些弓箭手分列三排,輪番射箭,雖然有馬屍擋箭,也難以避開所有的弓箭,在自己身邊的一個死士剛喊出一聲:“衝!”一支破空而來的長箭便刺穿了喉嚨,士兵血灌瞳仁,兩眼刺紅,血從他的咽喉中噴射出來,他努力用手堵住血,卻根本無濟於事。
  此時,所有的障礙只有前方的最後一道鹿角了,他們用四百多壯士的屍體,終於衝破了整個密密麻麻的防線,羅平拔出腰間的佩刀,他帶著笑意回望已然被清除的障礙,一絲滿足從心中升起,用五百條生命,他好歹是清出了一個五丈寬的道路來,雖然他羅平是沒有活著的可能,不過,把萬餘南人拉下地獄,他雖死無憾。
  “弟兄們,衝啊!”羅平推開最後的鹿角,拔刀出鞘,他現在只想殺人,殺一個漢人墊背,剩餘的數十個契丹死士也同時拔出了彎刀,他們知道他們的使命結束了,然而他們也不可能退回去,不如死戰到底。
  李權看著這衝來的不到百人的契丹死士,眼中閃過一絲欽佩,無論如何,這些人都是真正的勇士,只是,他不會猶豫,李權放下手中令旗,指向衝來的契丹死士道:“放箭,一個不留。”一陣弓箭之後,契丹死士相繼倒下,羅平不甘的看著前方,他的胸前早已是萬箭穿心,他只是不甘,不甘對手甚至都不給他一個戰死的機會,只是,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無神的眼中剩下的不再是不甘,而是驚恐。
  李權與拓拔燕一反常態,他們與千餘騎兵,從弓箭手身後衝向缺口。
  正常的情況下,被偷營的一方,肯定是穩住陣腳,特別是周軍,因為相對契丹缺乏騎兵,官軍多是遇襲後被動防禦,然而對於這支太子左右衛來說,防禦卻非最好的選擇,大量沙陀騎兵的存在,讓他們有了反戈一擊的可能,李權果斷判斷出契丹人破壞路障之後,必是大隊騎兵衝營,這時候,他留在軍中的騎兵就有了用途,缺口並不大,千餘騎兵完全可以把契丹人擋出去,而剩餘的步兵尚有餘力重新佈置防禦。
  五百部族兵緊隨契丹死士之後衝營,卻赫然發現,對方的大營中衝出了更多的騎兵,毫無防備之下,一時死傷慘重,李權一馬當先,用馬刀連續斬下敵方數員大將,尚有閒暇對拓拔燕道:“拓拔統領,你速去河口接應朱邪高川。”在反擊之前,他就有了想法,用一千騎兵拖住契丹人,拓拔燕則迅速到河口聯絡沙陀軍反殺回來,他們畢竟在軍力上有優勢,完全可以趁機一舉反包圍衝營的契丹人。
  拓拔燕自然不會客氣,他一拱手道:“保重!”便與百餘騎士分道趕向河口。
  “放箭。”韓世民也看出了對方的意圖,毫不猶豫的下令,身側的傳令官猶豫道:“可是,我們也有千人…”契丹騎士已經有千人與李權騎兵混戰在一起,此時放箭,雖可大幅殺傷敵軍,不過自身傷亡也非同小可,韓世民冷冷的看了傳令官一眼有一次下令道:“放箭!”
  傳令官不敢再有猶豫,令旗一揮,馬背上的弓箭手紛紛彎弓搭箭,漫天的箭雨落下,衝在陣前的契丹人連連落馬,李權這邊也是同樣死傷無數,李權持圓盾在手,用彎刀撥開射來的弓箭,喝道:“不要糾纏,殺向敵軍弓箭手!”陣腳有些亂了的沙陀軍果然是馬背上的男兒,迅速恢復了鎮定,三三兩兩分散開來,避開箭雨殺向契丹弓箭手。
  在大營裡觀戰的高紹全熱血澎湃,他看出了契丹人兵力明顯不足,此時就是反敗為勝的機會,拔出佩刀來,長孫雲相已然知道高紹全的想法,攔住他道:“沒到時候。”
  高紹全愣了愣,千餘騎兵反將過去,怎麼還沒到時候?長孫雲相搖了搖頭道:“你的左右衛戰鬥力有幾何?”他指著那些明顯被血勇鼓動的左右衛將士道:“初上戰陣的軍隊雖有血氣之勇,卻最怕苦戰,韃子將領不是蠢人,他大可倒卷珠簾,驅散你的血勇之軍,讓他們成潰軍,反衝你的大營。”
  一句話如同一盆冷水澆在高紹全的頭上,長孫雲相說的很殘酷,卻的確就是事實,一萬五千人的大營,真正有戰陣經驗其實不過數千人,一萬餘左右衛本是流賊,只打過順風戰,也從未碰過全是騎兵的對手,高紹全知道是自己想當然,拱了拱手道:“多謝長孫郎將提醒。”他恢復了神智,讓親兵傳令重現結陣,穩固防禦。
  “長孫郎將,你且率兩千左千牛衛將士支援李權將軍。”高紹全又下令道,左千牛衛不同於未經戰陣洗禮的太子左右衛,早與契丹人打慣了交道,長孫雲相早就等這個命令了,一笑道:“末將且去。”
  “龍虎營將士隨我殺韃子去!”長孫雲相下了戰馬,隨手接過親兵遞來的步槊,大聲斷喝道,步槊長有丈餘,長孫雲相數十年步槊功夫,所用之槊乃精鋼打造,重有五六十斤,實是殺傷騎兵的銳器,兩千左千牛衛將士,弓箭手在中,刀盾手在前,身後就是持長槍的步戰勇士,隨著激昂的行軍鼓點,兩千步兵卻走出了千軍萬馬的氣勢。
  此時,在駱駝嶺奉命監視的左千牛衛豹字營和鷹字營也反應了過來,在駱駝堰下大營狼火點燃之時,長孫雲相的副將長孫囂就反應了過來,不過契丹人的動作更快,千餘騎士轉瞬就包圍了駱駝嶺,長孫囂看著列陣的騎兵,突然大笑道:“這些韃子,把我們千牛衛當作夏州兵了嗎?就用千餘人就想擋住我們千牛衛?”
  韓世民的確沒有料到這支萬餘南朝大軍中,有天子親軍的左千牛衛,若是知道駱駝嶺上有兩千千牛衛,他至少會再派出千人防禦,只是這一刻卻是晚了,山頂上的左千牛衛將士不慌不忙,也列陣了,先是弓箭手憑藉居高臨下之勢,萬箭齊發,當時圍困駱駝嶺的騎士陣腳就亂了,長孫囂怎會放過這樣的好機會?一聲令下,留在山上的五百騎兵帶著風聲衝下山來,本已陣腳已亂的契丹騎兵根本來不及組織反擊,就被五百左千牛衛騎兵踏開了一條血路,長孫囂一馬當先,他馬上功夫著實了得,酣戰不休,依然不時放出冷箭,每一箭皆是要害,一時間圍困駱駝嶺的契丹騎兵就潰了,左千牛衛剩餘的軍士自然也不會放過機會,陣形絲毫不亂,踩著鼓點殺下山來。
  李權的千餘沙陀騎兵,在付出了五六百人代價下,五百人終於衝進了契丹騎兵中,此時放箭已然沒有任何效果,李權棄了馬刀,從戰馬身側取出丈八長矛,他雖是書生,卻從未棄過馬上功夫,一柄長矛在手,如殺神般在契丹陣中左突右殺,每一矛刺下去,就是一陣血雨,或者有兩三個契丹人衝上來,他便以長矛為滾,一挑一拍,把幾個契丹人拍下馬來,一時間這五百人衝入契丹兩千大軍中,毫無懼色,越戰越勇,倒是契丹人開始節節敗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