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陽的實驗室中。
高大帥氣的邱陽被高文婷折騰得滿頭是汗。
“快點兒,你不是很厲害嗎?怎麼這麼沒用?”
邱陽一臉無奈,搖頭道:“這本來就不是能立等可取的東西。
明後天給你,行嗎?”
高文婷急得跳腳,道:“不行,最晚下午也要弄好。
我都答應高思了。
你肯定是昨天晚上沒努力.”
邱陽冤枉啊,昨天晚上他一晚沒睡,就在按照高文婷的要求修改機械臂。
高文婷告訴他,高思的左邊肩膀有傷,不能承重,要把貼身的部位修改成腰背部位受力的結構。
邱陽在產品設計方面就是個二把刀。
人家是感測器的大拿。
但是婷婷小姐的話又不能不聽,誰讓邱陽追求人家呢。
又過了一個多小時,邱陽終於從電腦上抬起頭來,說道:“行了,既然你急著用,那就先這樣吧。
等3d印表機把這幾個零件打出來更換掉就行了。
我就這個水平了,要是不合適你可別怪我.”
“沒事兒,放心,我絕對不怪你,我會打你.”
邱陽也拿不準將來娶個尚武的老婆好不好,但是他寧願被打一頓,也不願意看見高文婷生氣。
熱暴力和冷暴力,還是熱乎的好一些,還能趁機親密接觸一下。
邱陽列印的,是把兩個機械臂固定在身上的承重部件。
如果把機械臂看做是一套鎧甲,那列印的就是胸甲和腹甲部分。
原來的設計就像是一個防彈背心,用雙肩承重。
而高文婷要求把雙肩露出來,避免碰到高思受傷的肩膀。
那就必須修改為腰背承重才行。
這樣,腰部和背部就不得不緊貼身體。
為了透氣,就只能做成網格框架的結構。
邱陽對這個設計也是想當然的。
他比較注重實用,好不好看就不考慮了。
至於是不是真的實用,還要試了再說。
幾個零件的個頭都很大,3d列印就用去了3個多小時。
等到零件準備好之後,已經到了下午4點多。
邱陽本來還想親自試試合不合用,高文婷就已經把零件裝進了紙箱裡面。
“快走吧,直接讓高思試試.”
高文婷催促。
“我也去?”
邱陽想回去睡覺了。
“廢話,你不去,這麼多亂七八糟的零件,我怎麼會裝?快點啦……”就這樣,高文婷連拉帶拽地把邱陽弄到了高思的小院。
高思沒想到,高文婷還真把“禮物”帶來了。
同時跟著來的還有邱陽。
一看他們帶來的機械裝置,高思就有點兒小失望。
因為這個東西一點兒都不酷,跟他印象中的鋼鐵俠的機甲簡直大相徑庭。
裝置的主體就像是一個沒有肩帶的救生背心,前後兩片夾住身體,在兩側收緊固定。
兩個手臂則是一些連線了液壓驅動裝置的手臂托架,上面還有一些不知道有什麼用處的導線。
“來吧,穿上試試.”
高文婷看高思的眼神,就像是在看小白鼠。
高思很不情願地被兩人一頓擺弄,又把肩膀弄疼了好幾次,才勉強把裝備穿好。
穿好之後,高思才發現,裝備是獨立的,並沒有電線與他的大腦相連。
“不是說意念控制嗎?不用連線大腦?”
邱陽還是很靦腆的樣子,解釋道:“最初是想做意念控制,但我發現意念控制過於複雜,受控的外骨骼也不太靈活。
你試著輕輕抬手試試.”
高思怕疼,不敢挪動左手,就先試著抬了抬右手。
這一抬手不得了,他只用了很小的力氣,手臂就抬了起來。
“神奇啊。
我感覺就像是在水中抬手,根本不用用力,就像是空氣有浮力一樣.”
高思把胳膊抬起來又放下,反覆幾次,體驗著新奇的感受。
嘗試了幾次右臂只有,高思試著抬起左臂。
心念剛到,還沒用力,左臂就抬了起來。
高思問道:“為什麼會這樣,它們能感覺到我的腦電波嗎?為什麼我可以控制它們?”
邱陽笑道:“最初我確實是想要做一個腦控裝置。
但是效果實在太差,差點兒就把東西給摔了.”
高思輕輕抬起左手,果然肩膀並沒有感覺到明顯疼痛。
塑膠托架托住了手臂的大部分重量。
“這不是挺好的嗎?”
高思問道。
邱陽解釋道:“這其實是個意外收穫。
纏在你胳膊上的,是金屬纖維面料。
我用這種面料可以捕獲你的肌肉電位變化。
透過演算法擬合之後,系統就能透過你的肌肉電位資料預判你要做的動作,然後驅動機械臂幫你省力.”
高思操縱著兩隻機械臂動來動去,由於他自己並不需要用力,只是出一點力讓機械臂帶著走,這種感覺既新鮮又興奮。
高思問道:“這東西很不錯嘛。
肌肉電位控制的動力鎧甲,是你的首創?”
邱陽又露出靦腆的表情,說道:“透過肌肉電位繪製肌電圖不是什麼新鮮事兒。
醫院也透過肌電圖分析來評估患者的肌肉水平。
不過使用肌肉電訊號控制機械臂,我好像沒看到有別人做過.”
“專利拿下了嗎?”
“已經申請了。
只不過專利證書還沒到手.”
“還有人工智慧演算法、金屬纖維面料,還有外骨骼的結構設計……反正凡是你能想到的,都別客氣,專利都給他註冊下來。
多多益善。
這是個好專案,肯定能騰飛.”
高思不由自主地又回到以前的狀態了。
雖然胳膊上帶著機械臂,運動算不上靈便,但還是習慣性地做了一個雙手背後的動作。
直到胳膊碰到了輪椅,才想起來自己此時的狀態早已經不比當初。
按照以前的德行,高思肯定要大包大攬地暢想一下未來,然後再扔出一大筆錢,註冊一個全新的公司。
不過現在嘛,秋陽搏擊賬上有錢,加上還能從銷售、直播分成中獲得利潤,投資嘛,肯定就免了。
就這樣幹著也不錯。
誰說一家搞運動搏擊的公司就不能研發機械臂呢?“對了,這套裝置能續航多久?”
高思腦筋一轉,又問出了一個扎心的問題。
這種要大量做功的裝置,耗電量肯定小不了。
“電池用的是鵬哥的技術.”
“葉鵬的技術?”
高思問道。
“對啊,還沒實測過續航情況,我估計兩三個小時應該沒問題吧。
我給你帶了一組備用電池。
電量低的時候你會覺得吃力,換上就行了。
充電20分鐘就差不多滿了.”
在選擇專案的時候,高思一般會確保專案擁有一塊遙遙領先的長板才會出手。
此時,他對大夥兒自主協作交流,進行技術合作的態度還是略微滿意的。
高思對邱陽道:“你讓李裡幫你做產品外觀設計,儘快幫我做一套全身的外骨骼出來。
照著鋼鐵俠的標準做就行.”
他想了想,又撥打了王善良的電話,說道:“善良,策劃一個直播紀錄片,就描寫一下我是怎麼從車禍後的昏迷中快速恢復的。
邱陽做了個機械外骨骼,把他的製作過程也拍下來直播。
讓觀眾看到機甲是如何幫助我站起來的.”
“你能站起來了?”
王善良感覺難以置信。
高思當然不會在電話裡告訴他,自己還窩在輪椅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