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州的新城並沒有重新進行選址,而是先圍著城西的醫院建起了一片商品房。

謝文東這段時間正好來到封州,為商品房建立一座發電廠。

侯建軍自從定親以後也一直留在封州城等待明年的婚期。

有了這兩個兄弟在身邊,李天賜這幾天什麼事情都沒幹,一直都和他們混在一起。

這一天他們三個正在封州城的大街上閒逛,突然看見小胖子郭小杰正在指揮著人手安裝電線杆。

李天賜好奇的走了過去,開口問道:“小杰,你怎麼埋上電線杆了?”

郭小杰驕傲的一挺胸脯回答道:“報告太子殿下,我們正準備從研究所接一條電話線到皇宮裡。”

李天賜一聽也有些高興的問道:“你們的自動交換機研發成功了?”

郭小杰驕傲的說道:“效果非常好。”

這一下不只是李天賜就連侯建軍兩人也都來了興趣,幾個人什麼也不幹了,專門就在研究所等著電話接通,然後感受一下效果。

一直到了中午,一條足有兩公里長的電話線終於被接通了。李天賜率先撥通了理政殿的電話號碼。

電話的另一端,由郭小杰負責指導李錚如何接聽電話。

當李錚按照郭小杰的提示拿起聽筒,放在耳邊之後,就聽見聽筒裡傳來了李天賜的聲音:“父皇,能聽得見嗎?我是天賜。”

李錚連忙將聽筒拿到嘴邊喊道:“聽到了…聽到了!”

旁邊的郭小杰連忙走上前去糾正道:“皇上,不是這樣用,您放在耳邊的這個是聽筒,放在嘴邊的這個是話筒。您只需要對著嘴邊的話筒說話就行了。”

李錚連忙又對著話筒喊道:“天賜…天賜…我聽到了。”

李天賜連忙將聽筒拿的遠了一些,隨後又開口說道:“父皇只需用正常說話的聲音就行了,不用那麼大聲。”

李錚抱著話筒一邊點頭一邊說道:“知道了…知道了!”嘴上說著知道了,可是聲音一點兒都沒小多少。

李天賜又和李錚聊了兩句,等到他的聲音終於正常了一些才把電話給了侯建軍兩人,讓他們和李錚聊天。

有了自動交換機,撥號電話就可以節省很多的線路,這樣一來就可以大幅的節省成本。

雖然總體來說成本還是很高的,但是用來保障大唐各地的省會,州府與中央部門的聯絡還是很值得的。

隨後的一段時間,郭小杰又給都城的各個部門裝上了電話。特別是大唐的一些高階領導的家裡也都配上了電話。

從都城到地方的電話線也在鋪設當中,一時間高昂的成本居然讓現在的大唐都有些吃不消。

李天賜見到這種情況,馬上就將電話推廣向了民用。

許多有錢的富商完全無視電話那高昂的安裝和使用費用,在第一時間就向李天賜剛剛籌建的大唐電信提出了申請。

李天賜一看大唐的有錢人居然已經這麼多了,眼裡馬上就冒出了綠油油的光芒。

他專門找到了郭小杰讓他在研究電話的同時,順帶著研究一下,麥克風和留聲機。

而他自己則是又找到了新的娛樂專案,那就是音樂。

這個時代的音樂全都是給高階人士準備的,老百姓想要欣賞一下簡直是太難了。

於是李天賜想到了一個絕妙的主意,他打算成立一所音樂學院。專門培養一些音樂方面的人才,然後鼓勵他們去各種場所進行表演。

李天賜先是在全國各地尋找了一些有名的大家來充當教師,然後又“抄”寫了很多在前世比較出名的曲子,免費提供給所有的學生學習。

有了李天賜的帶頭,很多大家們也都紛紛貢獻出了自己的成名作,一時間音樂學院的門檻都差點兒要被踏破了。

到了這時李天賜的熱情依然沒有消退,他親自組織了一些匠人,專門幫他生產鋼琴,架子鼓等現代樂器。

他想要親自引領這個世界的音樂發展。

李天賜第一次鋼琴演奏的聽眾依然是太子府的那些人。

當李天賜從容優雅的彈奏完一曲“秋日的私語”之後,院子裡居然半天都沒有動靜。

李天賜以為大家還不能接受這種音樂形式,於是站起來想要解釋一下。

結果他的動作馬上喚醒了小院裡的觀眾們,他們紛紛興奮的鼓起掌來,包括孟昭君在內的所有人都要求他再彈奏一曲。

李天賜自己也是意猶未盡,於是又連續彈奏了兩首,一直到了午飯時間他才停止了演奏。

孟昭君和徐芷涵兩人更是非要李天賜親自教她們練琴。於是整整一個冬天李天賜就再也沒能離開封州城。

元月六號是侯建軍大婚的日子,李天賜帶著幾個兄弟陪他一起去接了親。

隨後又在侯建軍家的院子裡親自為他們彈奏了一曲“致愛麗絲”做為祝福。

當然這樣做換回來的除了一陣熱烈的掌聲和叫好聲之外,還有就是凍的冰涼的雙手。

李天賜和侯建軍已經結了婚,其他幾個兄弟年紀也都已經不小了,所以他們的婚事也都被各自的父母提上了日程。

說來也是奇怪,這幾個兄弟每一個都長的一表人才,偏偏就沒能自己找到一個喜歡的姑娘。

也不知道是他們眼光太高,還是真的沒有合適的。

參加完了侯建軍的婚禮,李天賜就開始了新一輪的巡視工作。這一次他的首要目的就是位於東南沿海的的兩個加盟國。

李天賜要在那裡找到一塊合適的地點,建設一座造船廠。以便加快大唐的海洋經濟發展。

這一次跟隨他一起去的還有杜仲的幾名學生,他們負責統計建立造船廠所需要的生產裝置,然後回來設計建造。

以目前大唐的技術實力已經完全有能力建造以蒸汽機為動力的船舶,只是噸位應該不是很大,另外航速也不會有太大的提升。

不過即使這樣李天賜還是打算直接上馬蒸汽輪船,因為只有在不斷的使用中才能找到問題,然後加以解決,提高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