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創,全名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是由教育部與政府、各高校共同主辦的一項技能大賽。大賽旨在深化高等教育綜合改革,激發大學生的創造力,培養造就“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主力軍;推動賽事成果轉化,促進“網際網路+”新業態形成,服務經濟提質增效升級;以創新引領創業、創業帶動就業,推動高校畢業生更高質量創業就業。(釋義來源於百度百科)

一進大學,我們的輔導員就非常積極地對此進行了宣傳。終於,到了大二,我們也開始著手籌備參賽。

基於興趣點和組隊時間的不同,我們宿舍分為了兩隊,我應學委的邀請加入了她們的隊伍,小宋則加入了週週組建的隊伍。

隊伍不同,導師也就不同,要求自然而然也就不一樣。大致可以分為“放養”和“託管”。

“放養”的是我們。我們先選定了主題,導師沒有給出意見,讓我們先寫著,歷時十天,我們絞盡腦汁寫完了一本完整的申報書。發給導師一看,誒↗被打了回來,理由:選題問題意識不強,建議更換。好吧,那就慢慢改吧,反正時間還長。之後的兩個星期裡,我們又提交了不同方面,不同維度的四個選題,但都被導師給拋了回來,理由從問題意識不強,實踐性不高,到理論性太強等分門別類,大同小異。

最後,我們想得筋疲力竭,導師估計也是心累,直接給了我們一個選題讓我們研究。一番波折下來,選題好歹是定了,雖然與本專業毫不相干呢,但總算是可以開始寫了。

就這樣,又經過了五天的嘔心瀝血,我們終於按照導師發的模板,寫完了申報書。再次發過去一看,是的,不出意外,還是被打回來了。理由是:不要理論。是的,你沒有聽錯,在我們絞盡腦汁,臥薪嚐膽在知網等多方資源找到資料,進行篩選整合之後,他告訴我們不要理論。咱就是說,我們的申報書要是沒有理論支撐,那還寫個啥啊?!但沒辦法,既然都參加了,那就不可能輕言放棄,半途而廢。

終於,在最後一天晚上,我們又將按照導師的要求,一字一句改好的申報書發給了他,這次,沒有指出具體毛病,只有那短短的一句:還差得遠,慢慢改吧。此時,距離截止時間只剩最後16小時。

沒有辦法,大半夜的我們組還得開線上視訊會議,繼續參考論文和申報書模板,慢慢地改。終於,在肝了一份又一份後,從1.0到11.0,總算是順利把申報書給交了上去。此時,距離截止時間只剩6小時。

但還剩下一個問題,就是申報書需要導師簽字,但我們的導師還在外地出差呢,不知道啥時候能回來。就在我們一籌莫展之際,我們“消失”了一個多月的導師總算是回到了學校,給我們的嘔心瀝血之作簽了字。

至此,我們的大創便暫時告一段落。

下面,咱們再來說說週週組的“託管”吧。

週週組的導師和我們的導師是夫妻,但“培養”方式卻大不一樣。

週週她們的導師是全程參與申報書的製作過程,從選題到內容,從文獻到資料,從指出問題到具體修改,那都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同樣是出差,週週她們的導師會在發現問題後,開線上會議,參與大家的討論,適時給予肯定和鼓勵,並進行靈活的引導,大家一起決定出最佳方案。看到週週發在朋友群裡那一串的建議,和通話時長,羨慕的淚水終究還是不爭氣地流了下來。唉,是誰羨慕了,我不說。

至今還記得最後改稿的那一晚,大家一人一個檯燈,一臺電腦,左腦思考,右腦更正,從來沒覺得自己的腦容量那麼大過,看論文看得眼花繚亂,頭暈目眩。

到最後任務結束站起來時,著實是體驗了一把頭重腳輕,腰痠背痛,渾身的骨頭像散架了似的,哪兒哪兒都不得勁,站都站不穩,好不容易爬上了床,直接倒頭就睡。後來回憶起,小智姐銳評:那可能是我們在學校,唯一一次睡前不看手機的自律。開玩笑,累到手機都忘記拿上床了,哪還有心思玩哦。

不管怎麼樣,大創雖累,但也收穫頗豐。我們學會了熟練地查詢各種資料,掌握了正確的論文寫作格式,明白了問題意識,理論意識,實踐意識的含義及標誌詞,以及最最重要的一點,獲得了實踐學時。

其實,不論是“散養”和“託管”,最最重要的就是咱們自身的團隊精神和創新意識,隊長髮話,隊員們積極響應,大家一起分工合作,積極交流討論,互幫互助,共同進步。

雖然我們被大創折磨得很慘,但還是建議感興趣的寶寶們積極參與哦,不要怕過不了,初次稽核一般都是比較松的,申報成功後,還有大把大把的時間慢慢修改完善。個人覺得這是一次很好的機會,對於自身的耐心和細心都是很好的鍛鍊,而且跨專業組隊也能拓展自身人脈,提高自身的表達能力,並拉近自己和同學,和導師的距離。總之,勇敢參與,好處多多哦。

最後,歡迎大家在評論區交流自己的大創經驗嗷!!ヽ(*´з`*)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