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設,童話向)

很久很久以前,有兩隻漂亮的小鳥。一隻生活在城堡的籠子裡,叫籠中鳥(Free)。一隻生活在森林中,叫枝頭雀(飛飛)。

籠中鳥從小過著安逸舒適的生活,但終日生活在小小的金絲籠中的它,嚮往自由。

枝頭雀從小在弱肉強食的大自然中生活,每日自食其力,風餐露宿,既要躲避天敵,尋找食物,還要警惕天氣無常,氣候變化,奔波遷徙,最大的夢想就是有朝一日可以過上舒適享樂,吃喝不愁的生活。

在某一天雨夜,它們相遇了,經過一夜的互訴衷腸後,它們果斷地交換了生活。枝頭雀幫助籠中鳥逃出了籠子,籠中鳥在叮囑好枝頭雀注意事項後,鎖好了籠子,轉身飛向了它嚮往已久的藍天。

一開始,雙方都很喜歡嚮往已久的新生活。籠中鳥在空中飛呀飛,沐浴著陽光,感受著微風,遇見了裊裊炊煙,也邂逅了山河湖泊,累了就停在樹枝上歇一歇,餓了就吃樹上新鮮美味的漿果。白天追逐太陽,晚上欣賞星光,時不時還能跟其他小動物,蜜蜂,蝴蝶,蟬,螢火蟲什麼的聊聊八卦吃吃瓜,日子可謂好不愜意!

枝頭雀也不必再為食物和住所而煩憂,每日睡到自然醒,食物和水從不間斷,永遠都是最新鮮的,一日三餐都不帶重樣的,還吃到了許多之前聽都沒聽過的食物,聽到了許多想都不敢想的炸裂八卦,時不時地還能跟著主人去各大宴會上見世面,看錶演,日子也是巴適得板。

但籠中鳥從小嬌生慣養,並沒有掌握在野外獨立生活的技能,很快,它便因為找不到食物,體力不支暈倒,從樹枝上掉了下來。最後,還是路過的燕子姐姐見它可憐,於心不忍,將自已的食物分了它一半,它才勉強撿回了一條性命。

那天之後,籠中鳥就開始跟著燕子姐姐學習在野外的生存技能。從最基礎的捕食,到築巢,再到躲避天敵,預知天氣,雖然過程頗為艱難,但籠中鳥也總算是能夠獨立在野外生存了。

與燕子姐姐分別的那天,籠中鳥將自已的身世告訴了她,燕子姐姐表示很吃驚,不明白為什麼放著舒服的好日子不過,要來吃這份苦,但籠中鳥只是無奈地搖搖頭:

“再怎麼舒服,那也不是我自已創造的,是別人給的。一旦他有一天不喜歡我了,厭棄我了,將一切都收回,那我又該何去何從呢?喜歡這東西,是這世間最禁不起考驗的東西。這是人類教會我的第一個道理。”

燕子姐姐聽了,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冬天快到了,咱們就此別過吧!春天再見!”

“嗯,春天再見!”

另一邊,枝頭雀又跟著主人來到了一個宴會。這是它本月參加的第六場宴會了。

如今的它早已沒有了昔日的活力四射,動聽的嗓音也變得沙啞。每參加一場宴會,主人就會讓它表演一下,有時是一首歌,有時是好幾首歌,表演得好,得到別人的誇讚,回去就可以加餐;倘若表演得不好,便會引起主人的大怒,回去不僅得不到吃的,還會被瘋狂地拍打籠子以示懲戒,鳥的聽力是人的百倍,在人類聽來都十分刺耳的拍擊聲,於鳥兒而言,更是如針刺耳一般。

最近,它的這位主人不知道從哪兒學了個新招,將它從籠子門開啟,待它從籠中飛出後,便拿著手中的槍開始瘋狂射擊,不致命,但很疼。為了躲避射出的塑膠子彈,枝頭雀只能拼命地振動翅膀躲避,直至最後筋疲力竭落在地上。

枝頭雀也曾想過逃離,但城堡很大,它並不清楚它的排版裝飾,而且,為了防止其它東西的進入和裡面東西的逃出,城堡的門窗絕大多數時候是關閉的。這座原本驚豔的城堡,此刻,變成了困住它的華麗監獄。

很快,在主人高強度的折磨下,枝頭雀生病了,生了很嚴重的病。主人並沒有為它請醫生,而是將它連鳥帶籠扔進了城堡的倉庫。在那裡,枝頭雀看到了許多和它一樣經歷的小動物們,有小貓,小狗,小雞,小鴨,當然,更多的,還是小鳥。因為它們的主人,最喜歡聽小鳥的歌唱。

小動物們在那個陰暗潮溼的倉庫裡相依為命,抱團取暖,在未知中等待死亡的降臨。

所幸,城堡的小主人是個好人,他會偷偷地來給小動物們送吃的和水,還會為小動物們治療,包紮傷口。

小主人也走不出城堡,在他很小的時候,曾抱著一隻身受重傷的小貓離開城堡,去外面找醫生,但最後,小主人前腳走出城堡,差一點就走到大門時,被他父親逮到了,他父親當著孩子的面,親手將小貓活活掐死,並告訴孩子:

“任何東西,沒有我的允許,都休想離開城堡一步。無論是人,還是動物,否則,就是這樣的下場!”

從那之後,孩子便再未想過離開,無論是帶動物們一起,亦或者是孤身一人。

現在的倉庫,都已經是孩子以死相逼,和父親抗爭過的結果。聽負責打鳴的公雞伯伯說,以前像它們這樣的,都是直接喂顆藥,隨便在後花園挖個坑就埋了,有時候甚至藥都懶得喂,直接就埋了。

孩子答應父親好好學習,繼承家業,父親也勉強答應,對孩子照顧動物這件事兒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要不違逆他,他都可以裝作看不見。

就這樣,日子一天天過去。很快就來到了籠中鳥和枝頭雀約定的時間。

籠中鳥如期赴約,卻見鳥籠裡早已沒了枝頭雀的身影,而是另一隻賣力唱歌,努力討主人歡心的鳥兒,就如同一個月前的它一般。

籠中鳥強壓下心裡的不安,圍著城堡飛行,試圖找到枝頭雀的身影。最後找到了在角落裡清嗓子,準備打黃昏鈴的公雞伯伯。得知了事情經過,並在公雞伯伯的掩護下,來到了倉庫,見到了昔日的好友——枝頭雀。

兩兩相望,心中皆滿是震驚。初見之時,一隻華麗,一隻平凡,再見之時,一隻成熟,一隻萎靡。

枝頭雀躺在泡沫板上,有氣無力地說道:

“你,在外面,過得好嗎?”

一句話,讓籠中鳥溼了眼眶。

“我很好。”

枝頭雀聽到回答,如釋重負般,安心地躺回了泡沫板上,自言自語似的喃喃道:

“那就好,那就好!”

都說人在生命的最後時刻,腦海中會浮現出此生經歷的剪影,人們賦予了它一個非常浪漫的名字——走馬燈。

枝頭雀靜靜地躺在床上,回憶著自已這短暫的一生。它這一生,屬實不算長,只去過兩個地方,一個是從小長大,教會它安身立命的樹林,一個是讓它迅速成長,教會它人世險惡的城堡;它的前半生,都是在優勝劣汰,為生存裹腹而奔波中度過,而它的後半生,短暫地享受過衣食無憂,卻也被折磨得身心俱疲,差一點,就忘記了活著的意義。

不知想到什麼,枝頭雀突然笑了,笑得那樣輕,那樣破碎。它想,這輩子最大的幸運,可能就是遇見這一群朋友了吧。

善良溫柔的小主人,同甘共苦,相互鼓勵的小夥伴,以及,它來到人世間,交到的第一個朋友——籠中鳥。

它想,自已應該快死了,唉,其實挺遺憾的,但是,至少這輩子,拯救了自已的第一個朋友,嗯,也挺好的。

“Free,”枝頭雀突然喚了一聲籠中鳥的名字,不等籠中鳥回答,便自顧自地接道

“我有點想家了。”

然後,安靜地閉上了眼睛。從此,人世的繁華與險惡,再與它無關。

……

再次睜眼,是明媚的陽光。

“飛飛,你醒啦?!”

“Free?”

籠中鳥Free扶著枝頭雀飛飛慢慢起身,開始解釋事情原由。

那天,枝頭雀昏迷後,公雞伯伯就趕緊帶著小主人來到了倉庫,小主人給枝頭雀服了藥,卻並未如同以往一樣離開,而是將大傢伙召集到一起,道出了自已的計劃:

“父親今天去參加宮廷宴會了,帶走了許多守衛,我看了一下,這邊門的守衛是最薄弱的,咱們趁他們輪崗交班的時候,完全有機會可以溜出去!”

小動物們的眼睛裡霎時間有了光。

年長的公雞伯伯最先反應過來,著急地詢問,“咯咯咯,咯咯咯咯咯?(我們走了,你怎麼辦?)”

小主人輕輕地摸了摸公雞的頭,微笑著回答:

“沒關係,我已經偷偷聯絡上我媽媽了,她現在已經到達了城堡,待你們走後,她就帶我回家!你們不用擔心我!”

“咯咯咯”“喵喵喵”“汪汪汪”“喳喳喳”(那就好)……

就這樣,在小主人的協助下,動物們順利逃出了,原以為會困住它們一生的城堡。

城堡建於遠離城市的密林中,可以說與世隔絕。這並未被人類注意到的一切,會在隨著時間的流逝,被城堡的惡魔遺忘,而於動物們而言,也不過是大夢一場。

再後來,小動物們一起離開了這片密林,去到了另一片不為人知的森林。一路上,動物們互幫互助,相互扶持,用自已的雙腳去丈量廣袤的大地,靠自已的雙手去獲取裹腹的食物。

就如公雞伯伯所說的:真正的自由,從不是擁有翅膀,而是將自已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已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