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當年,我們也是懷揣著遠大理想的有志青年,不遠萬里,跋山涉水,來到了千里之外的大學。所幸,拓展的新地圖也並未讓我們失望,著實讓一心想見見外面的世界的我們,大開眼界。

首當其衝的就是洗浴設施。眾所周知,我們的學校位於江蘇,江蘇誒,妥妥的南方地界吧。它居然是澡堂,洗澡插卡,隔板透明的豪華大澡堂。

猶記得我們幾個到了學校,收拾好行李,準備洗去一身疲憊,元氣滿滿地開啟新生活,在宿舍巡查了半天,發現有獨衛但沒有獨浴,且宿舍不供應熱水時,小小地震驚了一下,咱們暫且稱之為“first blood”。

後我們經過多方打聽,並在學姐的熱心帶領下,見識到了離我們宿舍最近的一個澡堂。來到澡堂,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厚厚的簾子,掀開簾子,澡堂的全貌一覽無餘。內裡十分寬敞,熱騰騰的水汽在空中翻滾,分設有更衣區,洗浴區,烘乾區(原諒作者詞彙有限,烘乾區其實就是幾排插座,供使用吹風機),來來往往的是坦誠相見的前輩們。我們已不記得自己是怎樣慌亂地,像唐僧進了女兒國一樣,逃離的澡堂,也不記得我們是如何相互攙扶著走回的宿舍,只記得身處其中時,無處安放的眼睛,寸步難行的腳步,不知是被蒸汽蒸的,還是因為害羞而通紅的臉,以及那起初是期待,一瞬間轉為震驚,而撲通撲通狂跳不止的心。此處稱之為“double kill”。

OK,fine.好歹咱也是有六年住校經驗的老手了,這都還能接受。我們合計了一下,一下子適應澡堂還是不大現實,於是,我們在宿舍用電功率允許的情況下,買了熱水壺。唉′~`,麻煩是麻煩了一點,一壺一壺地慢慢燒吧,等哪天我們勇氣上來了,再去與澡堂一戰。

然而,想象是美好的,無奈現實總是殘酷的。我們宿舍四人人手一個水壺,但,只能同時啟動兩個,別問,問就是實踐得出的真知。仍記得我們宿舍洗好水壺,高高興興地把電插上,只聽“啪”地一聲,熱水壺的燈亮了,但下一秒,宿舍就陷入了一片黑暗。就那種笑容都還沒笑開,就僵在了臉上的感覺,懂?

後來,我們又經過了多次嘗試,關閉所有用電設施(包括但不限於電燈),我們親愛的室長甚至貢獻出珍藏的大刀(好像是某個遊戲裡面的,通體紅色,又穿插著黑色的塑膠大刀,害,不大懂,反正很帥就對了),用以將電閘戳上去,然後抵著不讓滑它下來,真正實踐了一把“大材小用”,但最後都徒勞無功。最後,還是一個壺一個壺地慢慢試下來,還好還好,至少還能燒嘛。不然,大冬天的,想泡個腳都得頂著寒風跋涉一公里去打熱水,唉,說多了都是淚啊。很好,開學第一天,集齊三殺。Triple kill!

好啦,咱們言歸正傳。大學之大,必有其規模。我們學校也是如此。截至2023年10月,學校擁有2個校區,總佔地面積3786畝,總建築面積119.87萬平方米;設有18個學院(部),開設55個本科專業;有教職員工3410人,其中專任教師2220人(含研究生導師1636人);在校本科生21260人、碩博士研究生13330人、留學生308人。(以上介紹,均來自百度百科)

總而言之,我們學校很大就對了。起初我們幾個對於學校的大,體會僅停留在學校分南北區,有四個食堂,兩個菜鳥驛站,哦,還有一個與南區活動中心合併在一起的臨時快遞存放點,瘋狂購物後拿快遞跑斷腿(Quadra kill),沒辦法,咱南區地盤兒小,物盡其用嘛。

要說對於學校“大”這點,體會最深刻的一次,還得屬區域性氣候。某天,我們幾個心血來潮跑到北區的食堂吃飯,吃完出來,下起了傾盆大雨,我們幾個撤巨資在學校超市買了傘,乘坐小公交回南區宿舍,起初我還沒注意,直到小公交開到圖書館(預設的南北區交界點),週週同學提出疑問:“我怎麼感覺雨沒了?”

嗯↗???

小宋坐在最邊上,伸手一試,“可不就是沒了嘛。”

坐到目的地,我們下車,抬頭望望繁星閃爍的夜空,又看看還在滴水的雨傘,以及彼此溼答答的衣袖,陷入了沉思。此處為Penta kill!!!

嗯哼,來自學校的五殺,“殺人”於無形之中,怎麼不算高手呢!?!(=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