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換星移,世事變遷,不知道現在大家對於體育這門課程是怎樣複雜情感,反正於我們而言,就一個詞,一言難盡。
從年少時的乍見新歡,兩情相悅,到現在的“眼前人已非彼時人,”兩兩相望,唯餘失望。我們的故事,不知何時,就換了個賽道,從青春甜寵“升級”為了校園霸總,ta逃,它追,ta們都插翅難飛,掙扎過,抗爭過,最後仍是屈服於霸總的強權之下,不得不為了那幾個學分折腰,配合它,演完這出“苦果亦是果”的年度悲情大戲。
其實吧,剛上大學的時候,還是很喜歡體育課的。那時的它,還是那麼的簡單純粹,雖考核專案眾多(體測+跳遠+跳繩+八百米+平時),但都還能應對,雖拿不到優秀呢,但良好還是可以輕鬆拿下滴。
那它到底是什麼時候“變心”的呢?哦,對,是大一下期。其實也不能說變心吧,只能說它本性如此,熟悉之後,便原形畢露。但其實仔細想想,錯好像也不在它。分還是那個分,但績點就不是那個績點了,這麼說吧,大一上期的分數是85,摺合下來的績點是3.4(我們學校4.0的滿績),大二下期的分數是88,摺合下來的績點就只有2.7了,那問題究竟出在哪兒了呢?歸根究底,還是在咱自己身上。體育成績是全校拉通排名,然後按批次給績,人下學期都開始有條不紊地跑了,我們還在原地傻呵呵地樂呢,這差距,可就太大了。
我們宿舍是佛系,但也絕不想當倒數啊。於是,大二上期,體育課程已選定,我們痛定思痛,決心發奮圖強,為了那好看一點的績點奮鬥!
然而,當我們看到體育成績那複雜的組成部分時,剛燃起的小火苗,一下子就熄滅了,一盆水從頭澆到尾,透心涼。步道35次,11次晨卡,OK,fine,習慣了;體測,還行,年年都有;專業課程,嗯,應該的應該的;但是那個八百米憑啥佔比百分之三十啊,這都跟專業佔比肩並肩啦。原以為就我們健美操是這樣,結果回到宿舍一問,好傢伙,羽毛球,排球,啦啦操,還有什麼足球,籃球,乒乓球,都是一樣的,行叭,退一萬步來說,它也算是做到眾生平等,一視同仁了(ー_ー)。
終於,在我們累死累活地拼搏了一學期後,成績可算是喜人了。全員90,績點3.4。正如網友們的那句話說的,“皇天不負有心人,星光不負趕路人”,嗚嗚嗚,我們終於做到啦!
俗話說,大喜大悲。事實證明,老祖宗的智慧是毋庸置疑的。
這不,大二下期一開學,直接一個暴擊。步道40次,早卡14次;體測依舊有佔比,直接沿用上學期;八百米的佔比居然超過了專業課,高居榜首,達到了百分之三十五;而且吧,這學期咱不僅得學新操,還得搞一個自編操,中間還得為了學校學個啦啦操,嘶……頓覺前路黯淡無光啊T_T。
咱就是說,好好的一門課,愣是整出了那麼多花樣,八爪魚都忙不過來吧。如果說其他課程咱還能取其精華,那這門課咱就真的是別無他法,只能面面俱到,全面發展了。畢竟,這麼多專案,沒一個是咱惹得起的(இдஇ; )
曾經,有一份單純的體育課擺在我面前,我沒有好好珍惜,等我失去的時候,我才後悔莫及,人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於此。如果上天能夠給我一個再來一次的機會,我會對那時的小體說三個字:我宣你。如果非要在這份愛上加上一個期限,我希望是一萬年!
往事不可追,來者猶可憶。寶子們,加油吧!熬過大二下期,咱就沒體育課啦!!(反正我們學校是這樣子的哦)
哦,對,悄悄補充一句,雖然沒有步道和體育課了,但還是有體測的哦。不知道是不是危言聳聽哈,聽我們老師說,有大四的學長都已經在實習了還得趕回來補考體育的八百米呢。所以咱擺歸擺,該拼的時候還是得拼,懂伐(ง •̀_•́)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