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了一天。
也找到了之前隊友在的位置,
進過一層層篩選,找到了最有效果的飛鼠球,飛鼠球跌落地面引爆,就可以了。然後有具有切割性衝擊力的液體,撞擊同一個地表,嘗試把地表炸穿,能嚇到9千米一下。
破壞就是為了建設,可以吧。
一鼓作氣,他們把飛鼠球全部炸下去,地面劇烈抖動。
他們一看完全站不來,直接乘坐飛船離開地表。
就在他問飛出該星的引力下,往後一看,巨大的類似岩石的東西,正在飛向他們,由於速度沒有飛船快,所以後面衝破不了重力,所以就沒追上。
她聽到訊息後,震驚無比,立馬走到瞭望臺看,這玩意兒居然會動,是真的!?
那麼就是說要是他們不走,就要和之前的隊友一起被困了,是吧。
甘馨長舒一口氣,幸好,不然又要讓軍部派人救他們了。
隊長略帶愁眉的語氣說:“看來,飛鼠球只能讓它有動靜,它的身體正在複合,剛剛的飛鼠球炸出來的痕跡已經恢復了!”
“這下子,可不好辦了。”
“難怪,之前的隊伍出不來,基地上那麼資源,足以找到適配攻擊的武器,不會被困這麼久的,生存資料估計都沒武器資源多。”
“我檢視的資料表明,這裡的液體是可以讓它保持一箇中空狀態,我們可以利用它的追擊行為,而下面破了一個口,讓隊友們出來。”
“誰也不知道,下面是什麼情況,更何況去聯絡他們呢?”
“讓一個連線機器人下去,帶韌帶線的那種,我們試一試他會不會融化它,在加上一個留言型的,讓它自己找我們的隊友,又尋找功能。”
“可以,這樣的機率比較大。”
“好主意。”
真心換真心,還是可以嘗試的。
我們直接在空中投射就可以了,不需要在降落,怕它會比較警覺之類的,畢竟誰也不知道它有沒有想法。
想和它真心換真心,都不知道怎麼換。
不錯,大家又嘗試了十幾輪爆破,結果顯示:成功了一半,它把線融掉了,也把那個留言的融化了。
一句話就是什麼都不剩。
但是發現了最佳的時間段,和機器人能夠下到底部的時間需要多少。
但是隊內都笑嘻嘻的,她知道他們為什麼笑,畢竟已經找到策略了。
只有多嘗試幾遍,不虧是王者策略啊~
後面他們加大速度趕製飛鼠球,畢竟已經耽誤了3天,還沒有聯絡上,必須要趕時間,不然變數更多。
而且還沒有他們就算把通訊傳送至下面,也不一定能夠聯絡他們。
這就抽象了,也更就是不確定加不確定。
但是比之前好一點。
早上七點,這裡是白天的,只有黑夜的。就像在地球,黑夜才是標配,白天是太陽給的恩賜。
在缺失太陽的地球,做了個類似的維持能量和正常的執行。
七點投擲了飛鼠球,地面被炸開了一條縫,隊友操控的機器人咻的一聲 ,連忙衝進裂縫。
過了幾分鐘後,咚的一聲,裂縫還沒閉合,資料傳來,顯示安全到達地面。
不錯,後面,就是機器人送命的時間了,甘馨為它默哀,親愛的小人,你要堅強呀。
隊長站在前面說:“希望這次能成功。”
給彼此的時間都多了。
傳到下面後,訊號真的完全沒有,就在那些怪物間不容髮的閉合的時候,完全沒有了。
怪物說:給多你們幾秒就不禮貌了。
甘馨目光錚錚看著終端顯示的資料,看它的變化。
期待,怎麼倒數時間。
希望能成功。
有隊友,畫十字,“阿門。”
梁煉對他迷信的行為表示認可,畢竟要是沒有,他是怎麼在這裡看著他們的。
他飄在上面看他們在那裡焦急等待 。
新聞報道過這一件事,一次異種怪物的出現,比較溫順,但脾氣古怪,就是這場運動。
甘馨,他想起來了,曾經一度在社交媒體上出現過,有她自己運營的賬號,也有官方報道的賬號,那個時候只是略過一眼,沒有注意細節。
新聞標題是一個突然離世的女孩。內容就沒看,畢竟他是個飄飄,翻不了頁。
甘馨估摸著時間過得挺長的,她正在旁邊修理飛鼠球,並做著一億赫茲的承載器,不要放棄任何可能性。
也讓其他隊友把量子器拿過來了。
時間一點一滴的過去,大概是過了四個小時,隊長給定的是四個小時,機器人可以抵達面積已經足夠覆蓋整個他們說確定隊友所在區域。
超過時間,就開始下一場,再者投遞下去的機器人不止一個,而是五十個。
應該可以錄到相關的資訊,讓他們判斷到隊友是否安全。
這次的行動,目的是為了回收機器人,再次投遞下一批。
看著共同下落的物體,她默默感嘆:飛鼠球和機器人的配合越來越默契了。
向它們致敬!
回收的機器人沒有損壞的,他們一個人檢查一個,仔細的檢視,開始的時候是沒有什麼訊息的。
她沒有陪分配到任務,繼續研究赫茲。
直到四個小時看完後,檢視人員站在一起匯總,他們這些無參與人員,就在旁邊聽著彙報,看著終端他們發出來的重點。
他們隊友,被石頭裹成一個蠶繭,詭異的立在土石方上,一動不動。
石頭裹的也不是他們的身體,而是保護罩,寶寶鎖的升級款。
是一個橢圓形的球。
裡面的氧氣足夠讓人活一百年,並且要是進入保護機制的話,就會陷入沉睡。
這樣可以保證,在資源缺少的情況下,依舊可以活下去。
並且等待救援。
她看了看那裡的球,和飛鼠球裡面的資料顯示,發現有一樣的變化,似乎裡面的物質正在量化突變。
這不是他們能控制的,當時就是這樣的飛鼠球,在轟炸過程中,發揮的作用更大,所以他們依舊把飛鼠球放在無人駕駛艙裡。
主要是想要它的效果,但是卻又害怕它是否有什麼危害,所以就遠離有人員在的飛船。
這樣的飛鼠球還可以再使用,現在看來,它們的量變似乎是和他們得隊友遇險,又千絲萬縷的關係。
看著被包裹的隊友們,研究人員繼續檢視影片,繪製了一幅地下的地圖。
並且,已經得知準確隊友所在的位置。
效率很高,現在雖然明確得知隊友們,救援時間增多,但是必須要儘早。
還是老話,時間越久,越增加風險,很難預測下一步到底是什麼。
所以需要降低風險,那麼就必須要快。
她一直覺得,這玩意兒,以後會有人員過來研究的,除非他們真的惹到它們,它們的攻勢勢不可擋,無法降解。
並且,她的性格使然,一直是低風險控制強迫症,不會嘗試做高風險的事情。
現在需要一套策略解決這件事情,那位哲學家,白虎三十號推了推眼睛,冷靜說道:“直接用炸開,一個一個搬上來。”
“先去測試隊員的重量,用適配的重量模擬資料,看看到底多少的重量,能把他們從裡面拔出來。”
一個人說:“我們不確定這個東西是否符合重力原理 ,要是不符合,它的力就可能隨時改變,那麼我們測試的資料就不是準確值,會造成威脅。”
第二個人說:“並且我們並不知道,它們要是把球體裹進去後,會運送到那裡,還是在原地不變,這也是不確定性。”
第三個人說:“我們的測試是符合地球研究原理,那麼在這裡就並不適用,而且,這裡的結構構造,我們雖然紮根幾百年,也即是4百年,但是,並沒有對整體進行了解。”
第二個人點頭,肯定:“我檢視了現在的資料,表明,在很多區域都顯示著,並未開發,危險度不知,不是開發不了,而是進不去。”
“就像中國說的,鬼打牆一樣,明明在地圖上有這個位置,但是一直都找不到。即使用飛船直接降落,但是落下的地點,依舊不是本個地點。”
“......”
討論持續了很久,依舊沒有得出結論。
可是,每個人都在提出自己的意見和見解,提出問題,想要規避能想到的所有風險,以能計算的高成功率救出隊友,保證他們的安全。這樣後面工作的開展,很順利。
到最後,基本上提出的問題,不被排除的,都實驗了一番,後面得出結論。
經過一陣折騰,任務圓滿完成。
期間沒有人受傷,只是,被清理後的寶寶鎖,出現了故障,保護罩反應不靈,最後還是去換了另外的。
不過,甘馨在把隊友救出來,和解決完屏障裹的那一層物質,就直接回部隊,她沒有停留在那裡,等待隊友們醒來。
這不是她需要做的事情,這是醫生和護士,需要對他們負責的事情。
夢長夢短俱是夢,年來年去是何年。
時光荏苒,流年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