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馨發揮語文老師的特長,緩緩介紹“咳咳,小朋友,一二三。接下來,我們就講講啊規哥哥的民族,你們要好好聽。”
“啊規哥哥呢,來自白族。”
“白族是中國第15大少數民族,主要分佈在雲南、貴州、湖南等省,其中以雲南省的白族人口最多,主要聚居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此外四川省、重慶市等地也有分佈。”
“阿規哥哥就是在雲南與我們相遇的。”
“同學們記住了嗎?”
“記住了。”小朋友很積極,只不過他們更想知道這裡是哪?老師怎麼會這樣講課?
“白族有本民族語言,白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至於什麼叫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甘馨繼續講,哈哈氣,手伸向火堆烤火。
“同學們有什麼聽不懂的東西要記住,記不住就寫在紙裡,我們稍後解答。”
“好。”小朋友堅守課堂規矩,不插科打諢。
“漢文自古以來一直為白族群眾通用。”
“而且白族在藝術方面獨樹一幟,其建築、雕刻、繪畫藝術名揚古今中外。”
.....
“白族是一個聚居程度較高的民族,有民家、勒墨、那馬三大支系,受漢文化影響較深。”“你們猜猜阿規哥哥是那個支系?”甘馨講完一段就會向學生們提出問題。
“老師,支系是什麼?”有個女同學站起來問道,甘馨的課堂,想要發言站起來就可以了,不用向她舉手示意。
甘馨一愣,簡單地解釋這個詞。
“懂了。”小朋友齊聲道。
“我覺得阿規哥哥來自名家。”
“勒墨,勒墨……”
“是民家”
“你們怎麼不猜是那馬。”
“那馬,是拿那隻馬呀?”
梁煉他們聽著這些稚嫩的笑聲和答音,即使不說話,氛圍也很輕鬆,而且越聽越開心。
歡樂是會傳染的。和小孩玩,自己也會變開心的。
“現在就由阿規哥哥介紹一下他的家鄉好不好?”甘馨對著阿規狡猾一笑,嘿嘿嘿。
阿規原本紅著的臉已經降下,聞言抬頭看著坐在對面的甘馨,此時阿規覺得她臉上印著的火光,此時就是他的火氣,他好生氣。
阿規在畫面看不見的角度,怒視著甘馨,但當著小孩他們的面,不敢說什麼。其實小孩看得見。
阿規本就較內向,相處了這麼多日,甘馨不可能不知道他的性格。想也知道,這是甘馨故意的。
甘馨笑眯眯地看著他,嘿,騎虎難下
阿規臉紅了又紅,而且很緊張。心臟不停地撲通撲通跳,他很少和這麼多人交流的,一般都是獨自行走。
梁煉伸出手費力把他推到小朋友面前,拉著古顧跑到另外一邊待著。
現在和這麼多人說話,還是小朋友,他感覺泰山壓到了他的頭頂,讓他呼吸不得。
這並不是誇張描寫,阿規現在呼吸不順暢,拼命的想要轉動自己的腦子,想自己家鄉的資訊。他快哭了,腦子宕機,不好使,想罵街了。
甘馨看他愣了很久,也不吱一聲,咳嗽了一下,替他解圍,讓他有時間緩一緩。
“我們的啊規哥哥現在正在組織語音,你們待會可聽好了,知道沒。他這次是第一次和別人講他們家鄉哦,機會難得,你們可要珍惜,啊規哥哥是吧?”甘馨特別強調“第一次”,咬字清楚。
然後甘馨示意蜜蜂機把畫面轉到規阿那邊,她向阿規露出勝利般微笑。
梁煉他們也靜待啊規的“發言”,他們也是一肚子壞水,估計啊規再不說話,一堆調侃又接踵而來。
阿規心理建設了一遍又一遍,終於鼓起勇氣,面向畫面,梗著脖子,硬著頭皮上陣,緊張磕碰地說:“是啊。小朋友們好。剛才老師也說了,我從雲南來,具體來說是在雲南麗江金江白族鄉,是麗江古城區的下轄鄉。屬於勒墨支系......”
阿規向甘馨示意,他想要一下蜜蜂機的許可權。他要展示一下白族鄉的地理位置,這樣能更形象地講述。
甘馨直接把許可權連線到阿規的光腦終端。
“金江白族鄉下轄地區有金江、江邊、羅玄、產構、普勤……”阿規說一個地方,便指向那裡,對小朋友來說更清晰易懂,也有了方向感。
然後,阿規又在光腦終端,找到一些白族的宣傳影片。
“白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所以民間就有了“姑娘愛唱歌,三天不唱嘴癢癢;小夥愛跳舞,三天不跳腳癢癢”這句俗語。”
“白族崇尚白色,服飾以白色為主色。女子頭飾代表大理的“風花雪月”。男子身著扎染馬褂。”
“大家看影片裡的白族的服飾,這是雲南大理地域的白族服飾。”
“這個帥哥哥,頭纏白色的包頭,這個包頭有時候是藍色的,看個人喜好。”
“身著白色對襟衣和黑領褂,下穿白色長褲,肩掛繡著美麗圖案的掛包,這邊是大理白族的服飾風格。”
“你們看和這位帥哥哥跳舞的漂亮姐姐,她身上穿白色上衣,外套紫色絲絨領褂……這是色彩的碰撞,是白族服飾的特色……”
“穿著繡花的“百節鞋”,臂環扭絲銀鐲,指帶銀戒指,耳墜銀飾上衣右衽佩著銀質的“三須”、“五須”;你們說這些布靈布靈,閃亮亮的,好不好看?”
“好看……”小孩們齊聲道。
“而且已婚的姐姐會挽髻,未婚的姐姐就會垂辮於後或盤辮於頭,都纏以繡花、印花或彩色毛巾的包頭。我給你們看看圖片。”
阿規邊解說,邊開啟影片和圖片,讓小孩更直觀的看明白。
甘馨笑了笑,這位平時呆呆的,說話細聲細語的,說話除了指路和講解時才會大聲的嚮導,不得不說人不可貌相,雖無士別三日但當刮目相待,令人吃驚。
向她的學生講課的阿規,自信從骨子裡透出來的,這是他人生中最熟悉的地方,他對它的一草一木都記得格外清晰。
他舉手投足、輕顰淺笑間滲透出來的自豪,好像初秋的微雨,慢慢浸透在甘馨他們的身心,這是故土的力量。
阿規講完已經過了半節課。
甘馨在阿規講完後,又邀請他教學生們唱白族民歌《心肝票》。
此處周圍,西藏境內,荒無人跡。
簡陋白地下,坐著一群人,搭著更簡陋的帳篷。火光映在他們的臉上,人氣燃燒在火裡。
稚嫩的歌聲從傳導器傳來,和著梁煉他們十個人動情學唱,低喃聲漸漸響亮,悅耳動聽:
小心肝,我到之處你也到。
……
雪花飛舞,在帳篷周圍,風也在和聲。
雪花感嘆,它從遠方趕來,走進一片人間,和風,和人,和草木,同聲傳唱,抬頭看到銀屏裡迎著學生的面孔和橫幅“五年級全級語文課,甘馨開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