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後
18年前的那一場大旱史稱“金元大旱”,因為小皇帝登基年號為金元,那場大旱註定成為當時人們心中永遠無法磨滅的痛苦記憶,據當時的史官記載,那場大旱至少導致整個大金國餓死病死百萬人。
因為餓死的人畜屍體無處掩埋,就隨意丟棄在路邊或鄉間田野,大旱過後又連下數月大雨,導致那些屍體、汙水、泥沙混合在一起,形成了骯髒的環境,隨後瘟疫開始四處蔓延,人們相繼感染了各種疾病,最後許多人熬過了大旱卻沒能熬過瘟疫。
百姓的日子不好過,皇帝日子也沒好過到哪裡去,大旱和瘟疫過後許多人流離失所,老皇帝窮兵黷武耗盡了國庫,下面的衙門縣太爺都發不起銀子了,那隻能想辦法從老百姓嘴裡再扣出一點來,可是當時都已經餓死病死那麼多人了,老百姓哪來的多餘的糧食和銀子。
官逼民反,於是很多地方爆發了農民起義,大量流民湧入皇城,這哪能是一個不到五歲的小皇帝處理的來的問題啊。
於是很多野心家就開始造謠說“小皇帝是災星轉世,正是小皇帝登基才造成了天下大亂,只有退位讓賢才能擺脫如今困局。”
小皇帝每天都是由太監抱上龍椅,那麼小的孩子哪懂得什麼叫上早朝,坐在堪比床都大的龍椅上,小皇帝只覺得好玩,剛坐好就按耐不住跑下龍椅,瞎的小太監趕緊追上前去,一把抱住小皇帝重新放上龍椅去。
底下站著的一排排大臣無不掩面偷笑,有些膽大的直接笑出聲,有一位站在前排的重臣甚至從懷中掏出一個繡球出來,對小皇帝說:“陛下,想不想玩?”
小皇帝哪經得住這樣的誘惑,張開手喊道:“好玩,好玩,我想要!”
底下眾人又是一陣鬨笑。
“咳!”
一聲輕輕的咳嗽聲響起,這聲音雖然不大,但在偌大的朝堂之上猶如一聲虎嘯,剛才嘈雜的大堂頓時鴉雀無聲,無人敢再發出一絲聲音。
這個聲音的主人卻是坐在前排正中間一把椅子上的人發出的。
此人身穿紫色龍袍,頭戴紫金冠,面容莊嚴肅穆,眼睛微微眯起,透露出一股不可侵犯的冷俊。
“放肆!朝堂之上不可對皇帝無理,身為臣子當為皇帝排憂解難,爾等記住了沒有?”
聲音不大,卻極具穿透力,眾人立刻一改之前散漫姿態,恭恭敬敬齊聲說道:“諾!”
“謝謝厲王。”這時皇帝身後的垂簾後傳出一個女子的聲音,這就是這位小皇帝母親。
小皇帝的母親每日只會跪在佛像之前,不停地祈求菩薩佛爺顯靈,保佑她們這對可憐的母子。
雖然知道這位三皇叔不是什麼好人,因為剛才出言不遜調戲小皇帝那幫人都是他的手下,這明顯是得到這位三皇叔默許的。
即使知道有怎麼辦呢,那也只得先謝謝人家。
要說這些野心家中誰對小皇帝的威脅最大,那就得屬小皇帝的的這位三叔了,這位三叔是現如今大金國的厲王,老皇帝常年親征戰在外,朝內就交由給他三弟主持,別看三皇叔一副文弱書生樣子,可是論陰謀權術那可是相當在行,利用老皇帝不在朝內之時,他暗中拉幫結派,組建了一個不小的勢力,現在整個朝內,幾乎全都是這位三皇叔的人。
老皇帝在世之時,這位厲王還收斂一點,可當老皇帝一駕崩,狐狸的尾巴就露出來了,在朝廷之上拿繡球哄逗小皇帝的,正是這位厲王權力集團的一員。
但是十幾年過去了,當初的小皇帝還坐在龍椅上,厲王還是那位厲王。很多人猜測,這位厲王想挾天子以令諸侯!
“嘿,你們猜怎麼著,厲王爺一聲怒吼,那小皇帝嚇得褲子都溼了.....哈哈哈”
“哈哈哈哈,王老三,你看見啦?那皇帝的尿騷不騷啊?”
眾人一陣大笑。
“朝堂上的事,隨便他們怎麼鬧去,咱老百姓無非就看個熱鬧,甭說那厲王做了皇帝,那也是他們自家人啊,就算大金國換了姓了,該成什麼大李國、大陳國,那也和咱們無關啊。”
龍陽鎮一酒館內,一幫男子閒來無事圍坐在酒桌上議論著國家大事。
但所談論之事無不是當今傀儡皇帝如何如何窩囊無能,厲王如何如何霸道。
在酒館角落,一青年男子黑髮凌亂而無光澤,面容憔悴,此時他雙眼怒睜,牙冠緊咬,一雙拳頭緊緊攥在一起,顯得非常激動,似乎剛才那桌人的談論刺激到了他。
就在他剛要拍桌而起之時,和他同桌的一位老者一把按住了他,對著青年男子輕輕搖了搖頭,輕聲道:“切莫輕舉妄動,要記住追殺我們的人還沒有徹底甩掉。”
聽了老者的話後,青年男子這才情緒穩定下來,低下頭繼續喝酒。
而這一切被鄰桌的一個少年看在眼裡,少年輕輕搖了搖頭嘆了口氣繼續夾菜。
這個少年正是18年前差點被牛二當米肉吃掉的李莫離!
此少年已然成長為一個面容清秀英俊的少年。一身灰色寬鬆道袍遮不住高挑而健碩的身體,無不展現青春的活力與力量,一頭黑髮濃密而有光澤,用頭繩隨意盤起,並插了一根黑色木製髮簪,增添了一份俊朗的風采。
李莫離跟著李老道這些年走南闖北,學了不少本事,尤其是察言觀色的本事。
老道這麼些年可是真費了功夫了,不僅將自己平生所學傾囊相授,而且也教會了李莫離許許多多混江湖的知識。
因為在當時道士是非常吃香的,如果有幸能進入龍虎山、茅山派、華山道之類的名門正派的話,就如同有了一個金飯碗。
尤其是戰亂年代,每天都有大量橫死之人,因此產生龐大數量的怨氣,惡靈的數量自然也水漲船高。
道士、和尚這類的修行之人就成了香餑餑,社會對他們的需求極大,因為只有他們會剷除惡靈消除怨氣。
所以這些道士去降妖除魔的價錢也就被抬得很高,尤其是在那些名門大川修行的道士,要想請他們出山都要預約排隊,除非是那些有錢人家能請得起他們,平常老百姓也就只能找那些江湖散修幫幫忙了。
然而即使是散修,行業競爭也變得很卷,因為有些散修發現抱團取暖總要比漫無目的地單幹效率更高,來錢更快。
慢慢地這些江湖散修就組成了各式各樣大大小小的幫派,他們專門租一間房子,掛一塊橫匾上面寫著類似“驅靈苑”、“滅妖堂”、“斬鬼幫”等等。
當然加入這些幫派的道士法力那就良莠不齊了,有的甚至沒有法力也能加入這些幫派,反正只要能拉來業務就行。
甚至有些幫派裡一個會法力的道士也沒有,但是找他們驅除惡靈的人卻不少,因為這幫人把自己包裝成非常厲害的道士,在外面打響了名氣,不會捉鬼不要緊,他們會把接來業務外包出去,有錢大家賺豈不是更好?
反正很多幫派目的很明確,賺取錢財是這些幫派頭等要事!
以至於龍虎山、天師道、茅山派等業內大佬專門組建了一個叫天道盟的組織,他們要求凡是建立自己幫派的散修組織,必須要先向天道盟彙報,並交付入會費,只有天道盟承認的門派才能繼續掛單營業,否則就是違背道士行業的道德準則,是要被天道盟討伐的。
除非你不掛牌匾,單靠自己本事養活自己,天道盟與其他散修組織也拿你沒辦法。
像李老、李莫離這類的散修,就屬於最後一類,是真正的江湖散修,沒勢力沒背景,只靠自己本事混口飯吃。
李老道常對李莫離講的一句話就是:“二狗啊,幹咱們道士這一行當,法術當然是很重要的,但最最重要的還是咱們的腦子,腦子一定要活,一定要比別人多想幾步!想當年我從那女鬼把你救出來的時候,就是.........”
李莫離常常在想:“咱們到底算不算道士?有誰會承認咱是道士麼?除了穿一身道袍外,連個道館都沒有!把我逼急了,小爺我就改行,實在不行我就反水,我加入其他門派去!”
李莫離今天出現在酒館,主要原因就是他來這些人魚混雜的地方,能發揮察言觀色的能力。
如果哪家或者哪個人被惡靈盯上,他們的神色和語氣都會顯得與平常人不一樣,李莫離這些年就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專業技能,能夠透過觀察人的身體語言、氣質和情緒等方面,快速識別出問題的根源。
他就會跟上前去單獨找那人或者來到那戶人家,告知他們:“你家有不乾淨的東西!”。
一般說完這句話,如果那家人真的有惡靈纏身的問題,就會說:“道長助我!”
如果那戶人家不信,李莫離就會說:“善人如果不信貧道的話,貧道也沒有辦法,但當善人有一天需要貧道的話,請將此符籙貼在門上,貧道自會出現!”說完就走,絕不回頭。
因為只要李莫離定期去那戶人家大門外檢查一下是否貼了符籙就行。
如果長時間沒貼符籙,就代表李莫離看走眼了或者惡靈法力太高,隱藏的夠深,那麼也不會有任何損失,頂多被人揹後罵作是騙子,反正自己也只是個江湖散修,不需要在意那些名譽名聲之類的東西。
如果真的被李莫離說中,那戶人家貼了符籙在大門口,那麼正義的道士就會及時出現......
銀子自然就被賺到手了。
今天那一老一少的舉動被李莫離看在眼裡,透過觀察神色和動作,以及兩人的呼吸頻率等,李莫離非常肯定:“白花花的銀子要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