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婉眼底閃過疑惑,“不應該啊,這通婚的律法,應是十年前改的,而不是十七年前。”
柳婉之所以知道的這麼清楚,是因為兒子蘇俊去年問過自己,當時她就牢牢記住了。
與柳婉一樣存有疑惑的,還有蘇俊。
“怎麼回事?明明去年我查過是十年前改的,怎麼現在變成十七年了?”
......
蘇俊一直嘀嘀咕咕,整場宴會都心不在焉。
宴會剛一結束,他就急匆匆的離開。
南蠻太子看到蘇俊離開,也黑著臉跟在其身後離開。
蘇瑤剛想走,就被一個小太監叫住。
“蘇小姐,皇上有請。”
蘇瑤見狀,讓冬雪帶著外祖父侯沈鎮和舅舅沈從禮他們去金煌樓安頓。
皇上是安排有使臣住的地方的,但是沈鎮江嫌住在宮裡不方便跟外孫女見面便謝絕了。
南蠻太子也謝絕了住在宮裡,自己宮外另尋住處。
蘇瑤當然知道南蠻太子為什麼這樣,因為在宮裡諸多不便,他乾點什麼會被皇帝知曉。
知道南蠻太子要住宮外,蘇瑤對著冬雪的低語:“冬雪,等會你出去告訴容萬飛,讓他聯合所有的酒樓這樣......”
“是,小姐。”
聽到冬雪領命,蘇瑤這才跟著小太監走。
很快,小太監就帶著她來到了御書房。
皇帝此時,撐著腦袋,靠坐在龍椅上。
蘇瑤進來,先躬身行了一禮。“臣女參見皇上。”
皇帝遲遲沒有動靜。
蘇瑤知道,這是在給自己下馬威呢!
蘇瑤也沒有挑戰帝王的嚴威,她忍著腿痠,硬生生蹲了一刻鐘。
皇帝看到蘇瑤如此守規矩,這才懶洋洋的開口:“起身吧!”
蘇瑤聞言,直起身子。
“謝皇上。”
“哼,你這會,倒是表現得禮數周到。”皇帝冷哼一聲。
蘇瑤知道皇帝是在說剛才自己跟他談條件,要了一半海外人寶物的事情,知道皇帝心裡憋著一口氣,她沒有搭腔。
皇帝看蘇瑤跟個鵪鶉一樣,覺得沒意思。
“行了,這會別裝個鵪鶉了,方才如何,現在就如何吧!”
“臣女謝過皇上。”
蘇瑤聞言,也不客氣,大大方方的坐到了一旁的椅子上。
皇帝搖了搖頭,“你這丫頭,可真是無力不討好。”
蘇瑤微微頷首,乾脆大方的承認,“皇上看人果然精準。”
“哼~!”
皇帝冷哼一聲。
“說說吧,你是怎麼會說這海外人的話的?”
皇帝揹著手,走到蘇瑤跟前,上下打量著她。
蘇瑤仍舊是那一套說辭,“臣女自小便喜好看書,天南地北,各類書籍臣女都通讀過,無意中在一本書裡面學了幾句,便臨時賣弄了幾句。”
“哦?是在哪兒本書學的?”
皇帝質疑。
蘇瑤面不改色將手伸進衣袖裡,表面上她是將手伸進衣袖,實則她是透過衣袖從空間裡面,拿出一本以前在別的世界裡做任務時收進空間裡的英文小說書出來。
“皇上請看,就是這本書。”
皇帝接過書仔細端詳,看了半天都沒看懂。
“這些東西,一個大宋字都沒有,你如何看的明白?”
蘇瑤挑眉,“臣女,自小聰慧,旁人看不懂的東西,我能看懂。皇上無需糾結,這些東西您大致也是看不懂的。”
意思就是說,我聰明,所以我才看的懂,說了你也不明白。
皇帝看到蘇瑤那傲嬌的樣子,很想讓人將她拖下去打個幾十個大板子。
但是他不能,因為現在蘇瑤的身份,不僅僅是蘇有德的女兒了,她現在還是羽幽國鎮國侯的外孫女。
若是自己動了她,明日羽幽國的人,定是會尋進宮裡質問。
想到這,皇帝心裡莫名感到有幾分憋屈。
看到蘇瑤還跟沒事人一樣,神態自若的坐在那裡,皇帝只覺得心煩。
他突然煩躁的揮揮手,“行了,你退下吧!那一千兩黃金,一會讓人送回來給朕!”
蘇瑤假裝一臉茫然,“皇上,您是何意?那一千兩黃金,不是您賞給我的嗎?”
皇帝差點一口氣沒喘上來,“你這丫頭,給你帶你顏色你就開染坊是吧?”
“來人,給朕打......”
蘇瑤聽到這,不敢再挑釁皇帝,趕緊改口:“皇上,臣女一會就讓人將一千兩黃金送回來。”
她說完,快速行了一禮,轉身離開。
皇帝聽到蘇瑤的話,氣這才消了些許。
“臭丫頭,得寸進尺,看我不收拾你!”
他嘀咕兩句,轉身回到了龍椅上。
......
看到躺在案桌上的律法書,皇帝臉色又凝重起來。
“到底是誰動的手腳?”
......
蘇瑤剛出宮門口,就看到被兩個侍衛推著的慕寒。
慕寒看到蘇瑤,對著她點了點頭。
蘇瑤也點頭回應。
“蘇小姐,可有空?”
蘇瑤正好也有話要跟慕寒說,便點了點頭。
慕寒見狀,伸手,做出一個請的姿勢,邀請蘇瑤上馬車。
蘇瑤也沒避諱,上了慕寒的馬車。
當然,現在也沒什麼避諱的,因為兩人“兩情相悅”的事情,已經傳遍京城。
慕寒在蘇瑤上了馬車之後,也在侍衛的幫助下上了馬車。
蘇瑤看著慕寒在馬車裡,還坐著輪椅,沒忍住輕聲開口:“總是坐著這個東西,不累嗎?”
慕寒搭在輪椅把手上的手,輕輕顫動。
猶豫片刻,他還是將腳從輪椅上踏出,與蘇瑤對而坐。
“蘇小姐是如何得知我的腿沒事的?”
“三年前,你的腿還是我接的,以我的醫術,不會將你的腿治壞。”
蘇瑤滿是自信。
慕寒看蘇瑤都自己主動挑明瞭,也沒再藏著掖著。
他一直想,好好與蘇瑤道謝。
慕寒幾乎沒有猶豫,單膝跪到蘇瑤跟前,感激的看著蘇瑤,“蘇姑娘,三年前多虧了你,我大宋將士才能成功擊潰南蠻,我也才能撿回一條命,一直想當面謝你,今日總算有機會!”
蘇瑤看到慕寒給自己行禮,忙拱手回了一禮。
“九王爺言重,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也只是盡我綿薄之力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