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未雨綢繆
四合院開局給棒梗三巴掌 摘星不攬月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天色這才亮起來,最高領導層立刻召開了會議。
一批批檔案送到了開會的地方,並且廣播也開始準備起來了。
“說說吧!”
“昨晚,也就是五月二十九日,晚上八點的時候,雲南西部發生了一次地震,晚上十點左右, 又發生了第二次的地震。”
彙報完了情況之後,大家的情緒也已經非常不好,幸好一個月的演習還是非常有用的,加上了震源的中心在西部偏遠的地區,人口也不算是密集。
傷亡不大,目前基本上沒有發生死亡的人數,當地接到了訊息, 就立馬趕往了事發地點展開救援。
等到了傷亡的匯總之後, 再另做打算。
“趁這機會,我們正好可以用來議議抗震演習的事,現在還有誰覺得在全國展開這場活動,是沒有意義的!”
現在發生了這件事情之後,沒人說話了,畢竟事實勝於雄辯。
而且要不是提前有預防,這次可就沒那麼輕鬆了。
就是一個人沒死,大家心裡都不好受。
以往叫的歡的,說什麼演習沒用。
多此一舉,誤公誤民,浪費時間的。
現在誰都不敢說了。
一個個默默低著頭,都擱那兒玩手。
既然大家都覺得很有意義,我希望抗震演習活動,還要繼續下去,並且這一次還要大力遊行宣傳引導, 儘量做到人人都能防範於未然。
會議結束,大領導重重吐了口氣,
為了這事,這段時間他可沒少受人非議。
放著好好的工作不做,非要展什麼全國運動。
這要不是情況特殊,估計早被拒絕了。
也就碰上了這關口,大家都需要一次機會來鼓舞人心。
不過現在好了,沒人敢懷疑了不是。
可有一點,大領導實在想不通,抗震演習的活動,是何雨柱上個月提的。
他是怎麼知道的,何況這一提沒多久就地震了,這是巧合?有這麼巧的事兒嗎?
莫非這傢伙深藏不露,還真對什麼地質有些研究?
不管怎麼看……這都不像啊。
……
何雨柱不是地質學家,可裝著裝著,他倒是有些入戲了。
他要的是一個藉口,一個背鍋的人。
之前背鍋的是大領導,何雨柱心裡挺愧疚的,可今兒個早上起來,從廣播裡聽到南方地震的訊息。
那就沒事兒了。
出了這麼檔子事兒,證明他沒說假話。
演習是正確的,上頭肯定會重視起來。
既然這樣,誰又能懷疑到他身上呢。
當然了除了大領導。
出了門,院裡好些人都起來了,三位大爺在中院站著,正和街道辦的人說著什麼。
人能來的這麼快,說明上頭政策已經加緊了,畢竟誰也說不準,這地震會不會再來一次。
下一次,又會不會降臨到自己頭上。
“柱子啊,昨晚上南方地震了,你知道嗎,唉,好在沒有多少人傷亡啊。”
“要我說啊,上頭這演習做的真不錯,真給防患於未然了,老易,老劉, 咱們三位大爺也要加把勁,刻不容緩,好好的給院兒裡大夥兒上上課,普及普及地震知識。”
“老閻說的對,這事兒啊,刻不容緩啊,萬一要再來次地震,那可完了。”
送走街道辦的人,三位大爺心有餘悸。
雖說南北相隔甚遠,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這地震的事情,誰能說的準呢,他們又不是專業的人,這萬一輪到了他們的頭上,那可就死定了。
這次過後,誰還敢說防震演習是脫褲子打屁。
那是關鍵時刻,那可是可以救命的。
這一點,何雨柱也不在意。
他要去去工廠看看,也讓他們抓緊腳步操練起來。
這次只是個小預警,兩個月後才是慘絕人寰的大災禍。
各地方都重視起來了,這正是他想要的結果。
到了軋鋼廠,都不用何雨柱說。
老楊已經把各幹部召集起來,準備開會。
何雨柱找了個位置坐下,安靜等著。
沒多久,老楊就發話了。
“昨晚上南方地震的訊息,想必大家都知道了,會上我就不多提,但有一點咱們軋鋼廠的抗震演習是做的最好的,受到了上頭領導的高度讚揚!”
“所以從今天開始,我決定把每週一次的演習定為每週兩次。”
危難之下,人人自保。
以前還不怎麼樣,大家純粹當個熱鬧。
可現在出了事兒,事實證明一切。
害怕,那就得提前做好準備。
話一說完,各級領導紛紛舉手表決,一致同意這一方案。
“好,接下來,讓咱們副廠長為大家講話,為大家制定抗震演習的各種細節。”
要不是何雨柱,軋鋼廠還真不會受到上頭領導讚揚。
人都說了,目前軋鋼廠的演習是做的最好的。
值得各單位和各部門學習,也算是臉上有光了。
“該說的,楊廠長都已經說了,我就補充一點,明天和意外,誰都不知道哪個先來,所以希望大家不要以看熱鬧的心態,來看待這次抗震演習,一定要做足萬全的準備,明白了嗎。”
明白,當然明白,現在要再不明白,那就是傻子了。
見大夥都不反對,何雨柱決定擴大演習人數。
什麼街坊鄰居,親朋好友。
以後,都能到廠裡來進行一同演習,現在不是他的事,是上頭的事,是整個國家和人民的事。
要是誰在持反對態度,那就是和國家和人民作對。
這也是,一場史無前例的演習活動。
在全國各地沸沸揚揚的展開了。
不過和上一次有區別的是,這一次沒人再牴觸,民間也沒有了怨聲載道,上面也看清了。
未雨綢繆,才可以有效的避免災難的發生, 導致人員大範圍的傷亡。
尤其是這一次的南方地震,可以說,要不是有這一個月的演習,後果肯定會非常嚴重,傷亡也不可能會這麼小。
根據當地統計後的匯總上報到各地區,猶豫疏散的妥當,避災有度,即便是七級以上的地震,死亡也僅僅是三人,輕傷幾百人。
這結果比起倒塌的房屋,損失的經濟, 人民群眾的傷亡,已經好了不知道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