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勢減弱地動變平息、現鉅變西北形勢改
甄嬛重生回到剛入宮時 聽說娜 加書籤 章節報錯
甄嬛聽過,心中一陣冷笑。
明明是不想給自己冊封位份,但是卻偏偏在這個時候跟大家都說了。如此一來,大家都知道了,她甄嬛剛侍寢就能冊封貴人;又有誰還記得,其實她根本就不是單獨冊封晉位份,也不是侍寢第二天冊封的。
儘管如此,甄嬛還是沒有顯露出來,而是回道:“大封六宮乃是件好事,只是臣妾資歷尚淺,又無一子半女,還是不必加上臣妾了吧!”
皇后也是推阻道:“莞常在不必如此謙虛。其實要晉封你為貴人,也不僅僅是為了你侍寢的緣故,更是因為你那張時疫的方子有功。皇上早就許諾,若是那方子真有用處,自然是要好好嘉賞你的。”
“只不過祖宗的規矩,是沒有還未侍寢就晉封的道理。哪怕莞常在你治理時疫有功,皇上也不能因此違了祖制,因此,才一直拖到了現在罷了。”
好一個理由。先說自己是因為侍寢才晉封的,絕口不提自己治理時疫之功。等到自己實在推辭,這才丟擲時疫治理的理由來,說服自己。只是,大家都記得一個侍寢晉封了,到時候誰又記得自己治理時疫有功呢?
甄嬛想到這裡,立刻又起身行禮,回道:“皇上恩典,臣妾記下了。只是臣妾是顧念天下蒼生,這才拿出了這方子,並非想以此換的聖寵。皇上皇后聖明,自然是能看清這點,只是那起子小人只以為皇上皇后被蒙了眼睛,才賜了臣妾這位份。”
“為皇上皇后名聲考慮,還是請皇后勸皇上收回成旨。大封六宮可以,只是不必再封賞臣妾了!”
甄嬛一再推辭,皇后有心想多勸說她晉位份的事,也不好顯得太過急切。因此,只好回道:“如此,也好。本宮會向皇上稟明,一切還是以皇上為準吧。”
甄嬛微微一笑,道:“自然如此。還是多謝皇后娘娘了。”
皇后也笑笑,說道:“你也是的,病了這麼久,才能侍寢。還望今後呢,能夠為皇家綿延子嗣,開枝散葉。”說著,又看向了一旁的安陵容,道:“最好是能像瑢常在一樣,懷上一個皇子,那才有福氣呢。”
安陵容聽到自己名字,正準備說話,一旁的齊妃卻開口道:“若是皇子還好,不過若只是一個公主的話,那也沒什麼意思。”
陵容聽到這話,只是笑了笑,回道:“其實皇子也好,公主也好,臣妾都喜歡。若是能像溫宜公主一樣,乖巧伶俐。”
這也是陵容自己的想法。相比於皇子,她還是更喜歡公主,將來也可以和她母親教她一樣,她也教自己的女兒。只是相比自己母親教自己的刺繡,唱曲這種事,她將來要教給自己女兒的,是修仙大道,是長生之路。
早上的請安,皇后很快就放了眾人回去。
甄嬛一回到自己宮中,就開始了符籙的製作過程。這為陵容研製的符籙,是她創作的第一張符籙,可以說從未有人畫過這種符籙。既然是從沒畫過的符籙,自然是要多畫多試。
有些符籙,設計之時覺得並無問題,但是實際上要繪製在紙上,難免有靈氣執行不暢,符文節點混亂等問題,甄嬛自然是要好好的將符籙多畫一畫,再慢慢最佳化它們。
而此時,在勤政殿中。
張廷玉走進殿中,跪下,向皇帝請安道:“微臣給皇上請安,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皇上放下手中的奏摺,抬了抬手,道:“起來吧。”
張廷玉
張廷玉這才慢慢從地上站了起來。
“蘇培盛,賜座。”
張廷玉忙拱手謝恩:“謝皇上。”
君主兩人將有的沒的禮都見過了,皇上這才開口問道:“朕今日叫你來,是為了賑災一事。各地地動可還有發作?”
張廷玉連忙回道:“會皇上的話,各地的地動現如今已然少了不少,且大多在無人深山之處。只是前幾日,河南一處山裡還發生了地動,正在一村子不遠處。嚇得山中鳥獸奔逃而出,毀了不少莊稼。”
皇帝點點頭,道:“朕上次出巡,見了不少災民難民,朕實在痛心。只是如今,國庫空虛,實在也沒有多餘的錢糧,一時間竟不知如何處置。”
張廷玉拱拱手,道:“皇上不必憂心,如今民間各處皆有有識之士,大發善心之人,設立粥棚,開倉放糧。因而,皇上所批賑災所用的銀子尚有富餘,用於賙濟河南地動災民已是足夠。”
皇帝皺了皺眉,問道:“還剩多少?”
張廷玉仔細想了想,又大略算了算,回道:“皇上所批銀子有三十萬兩,如今還剩有五萬兩白銀。”
“五萬兩白銀。河南這次受災的災民又有多少?”
張廷玉忙回道:“此次河南地動,其程度並不劇烈,只是鳥獸受驚,才有這一遭。受災的,不過是五六個村莊罷了,皆是依山而建的村子,人口也並不多。這些村子裡,人口多的,也不過四五百人,人口少的,只有幾十人罷了。合計起來,也不過一千出頭多些。”
皇帝點點頭:“五萬兩白銀救濟一千多些的人口,這倒是夠了。只是倘若還有其他災情出現,可知這些夠不夠啊!”
張廷玉安慰皇上道:“皇上不必驚慌,如今有志之士多,一聽說河南又有災民,也有大批民間的財主運了大批錢糧至河南。臣接到河南受災的訊息時,災民已經吃上了民間各地捐來的糧食了。”
皇帝鼻子重重撥出了口氣,閉上眼道:“民間是民間,朝廷是朝廷。若是看到民間有錢糧捐贈,朝廷便無所作為,只會寒了那些善人的心啊。”
張廷玉也點了點頭,表示是十分同意:“皇上所說十分有理。還請皇上放心,微臣會將賑災的錢糧都分發下去,必然使每一個銅板,都花在百姓身上。”
皇帝也是閉著眼睛點了點頭,道:“這件事,你認真去做。”
隨即,又將一本奏摺丟給張廷玉,道:“張廷玉,你來看看這個。”
張廷玉低了低頭,應了聲“是”,然後才上前將那本奏摺拿起,開啟奏摺,一頁頁翻閱了起來。越看,張廷玉眉頭越深。
“這是……年大將軍對西北軍事的奏摺?”
皇帝皺著眉頭,眼神有些疲倦,道:“是啊。”
“年大將軍……說他已經將趁著大清地動頻發,意圖攻打西北邊境的準噶爾部等部族都打回去了。又聽說草原眾部族皆都開始發生地動,地動引發的地面裂縫,有許多牛羊都掉進去了。如今,草原眾部族皆有糧草不多的境況。”
皇帝說道:“現在準噶爾部要攻打大清,糧草不足,難以行動。接下來,大清如何行動,你怎麼看?”
張廷玉將奏摺合攏,再次放回皇帝的桌上,才說道:“恕微臣直言,如今固然是吞併草原眾部族的好機會,但是大清國內也有國庫不足的情況。若是將草原眾部族納入大清版圖,且不說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就說如何治理,就是一大問題。”
“若是沒有地動,大清糧草充足,接受這些草原部族,還可以開啟互市,互通有無。這種情況下,草原眾部族,其子民能吃飽穿暖,安家樂業,自然是不愁治理。可如今,大清亦沒有多餘的糧草,如何能支援草原?”
“若大清將草原部族都納入大清版圖,又不能使其子民安居樂業,那麼這些部族再造反也是遲早的事啊。依微臣拙見,反倒是該固收邊境。若各族願意來和大清換糧草,大清可以酌情換一些,並趁機與其確定附屬國條約,令其每年上貢一些錢物,也就是了。”
皇帝點了點頭:“這倒不是問題,朕怕的是……”說著,用手點了點那本奏摺,並不再說話。
張廷玉也明白了皇帝的意思。自古以來,謀功易,成功難;成功易,守功難;守功易,終功難。其中,所謂終功難,最重要的無外乎是功高震主,又或是意圖謀反。自古以來,功臣無有下場,十有八九皆是因此。
想當初的瓜爾佳氏鰲拜,康熙爺天縱英明都容不下他。如今的年羹堯,又何其像當年的鰲拜,皇上擔心也是理所應當。
張廷玉拱拱手,回道:“皇上,如今還在用人之際,縱使再如何,還請皇上多忍上一段時間,以防年羹堯……擁兵造反……”
“朕知道了。”皇帝用手揉了揉眉心,只覺得腦袋突突的疼。
又揮了揮手,道:“張廷玉,你先下去吧。”
張廷玉見皇上的樣子,也知道皇上正難受呢,也識趣得很,回道:“如此,微臣告退了。”隨即退出了勤政殿。
等到張廷玉離開了勤政殿,蘇培盛才端著一杯清茶上來了。
“皇上,這是奴才剛沏的茶,皇上喝了也能放鬆些。”
皇帝點了點頭,品了一口,是他素日裡喝慣的溫度。茶能清心,喝過茶以後,他心中的思緒倒是沒有那麼亂了。
皇帝將茶放下,沉默了片刻,問道:“清涼殿那邊可有什麼動靜。”
蘇培盛眨了眨眼睛,思索了片刻,回道:“回皇上的話,清涼殿的年妃娘娘,時不時來請皇上,說皇上若是得空了,去清涼殿坐坐。奴才按照皇上您的吩咐,一概是推辭了。”
想了想,又道:“就方才,清涼殿的頌芝還來了一趟!”
皇帝低著眼眸,點了點頭,回道:“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蘇培盛眼珠子轉了轉,微微頷首,隨後就退下了。
皇帝一個人坐在勤政殿的桌前,獨自思考了好久,一個人沉默著。
未幾,皇帝又喚道:“蘇培盛。”
蘇培盛聽到,連忙上前,問道:“皇上可還有什麼吩咐?”
皇帝回道:“去和年妃說,今晚我去清涼殿用晚膳。”
蘇培盛連忙點頭,應道:“奴才知道了。”
清涼殿中。
頌芝看著沒有梳妝,整日臥在榻上的年妃,有些難受。上前喚道:“娘娘,您近日,都憔悴了許多了。”
年氏長嘆一口氣,回道:“皇上不來本宮這裡,本宮又嬌豔給誰看呢?”
頌芝趕忙安慰道:“娘娘,或許皇上今日就肯來咱們清涼殿了呢!”
年世蘭沒有回答,反而是問道:“你今日去請皇上了嗎?”
頌芝聽到問話,點了點頭,回道:“奴婢去過了。”
年世蘭又問道:“那皇上說了來本宮這裡了嗎?”
頌芝吸了口氣,眼眸低垂,頭也壓地更低了。
年世蘭苦笑一聲,道:“封號被褫奪,協理六宮之權也沒了,螺子黛沒有本宮的份,如今請皇上來用膳都,皇上都不肯來了。本宮如今還有什麼,與其整日被皇后那個老婦明嘲暗諷的,本宮還不如就在宮中不出去了。”
頌芝有些不知道如何勸導了,只好沉默著,又退到一邊。
此時,周寧海從門外一瘸一拐地跑了過來。雖然他一條腿不方便,但是依然擋不住他臉上的興奮,整個人如同一陣風一般,直接掠進了正殿中。
“小主!小主!”周寧海大叫著。
周寧海跑得太快,一下被房間中的門檻絆倒,直接跪在了房間中,周寧海沒有理會,直接爬到了年氏面前。
年世蘭看了一眼周寧海的樣子,問道:“什麼事啊,這麼著急。”
只見周寧海興奮地回道:“小主!剛剛蘇公公來,說皇上晚上在咱們宮裡用膳呢!”
年世蘭聽到這話,蹭地坐了起來,眼睛直直看著周寧海,眼睛裡滿是驚訝和疑惑。年世蘭問道:“周寧海,你說什麼?!”
周寧海又連忙說道:“小主,皇上要來啦!皇上晚上來咱們這用膳呢!”
頌芝聽罷,連忙笑起來,對年世蘭道:“娘娘,皇上真的要來咱們宮裡用膳了!”
年世蘭臉上露出笑容,又有些激動,似乎是不知道如何笑一般。
頌芝見自家小主不知所措的樣子,連忙提醒道:“娘娘,您該好好梳妝打扮一番呀,才能讓皇上看到娘娘的美貌。”
年世蘭被頌芝一提醒,連忙道:“快,快扶本宮去梳妝!”
正要起身,又想起什麼,又吩咐道:“周寧海,你趕緊將歡宜香燃起來!”
周寧海接到吩咐,也是上前連忙點起了歡宜香,而頌芝則是去扶年世蘭去梳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