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空頭支票積分點
姐在末世豎著走囤貨百億挖地球 圓杭椒 加書籤 章節報錯
“不知道小馮同志有什麼其它安排?”
聽完資訊就要她走,真是個冷漠無情的人,本來還以為是個好說話的小老頭來著。
馮瑜在心裡撥了半天算盤,轉身從揹包裡掏出來一瓶當初掃蕩來的瀘州老窖,示意王書記看看並沒有拆封,然後放到了桌子底下,推向了他。
“不瞞您說,我路過貴地看見有人家的房子起火了,周遭的人能幫的幫能上的上,這讓我十分詫異,能遇到這麼多善良的人,你們以前一定是個團結友愛的社群。”畢竟現在各掃門前雪已經是很多人預設的事實。
王書記沒接話,眼神卻不住地往酒上飄。
“我是個單身女人,極地出了明珠計劃,我一腔熱血的就來了。但是一路從極地走過來,才知道現在的世界格局……您放心,我絕對是個老實本分的人,還請您考慮一下允許我在你們這裡短暫的休整一段時間。”
這裡地勢開闊,山丘低矮,方圓百里都沒有火山或是密林,適合做短暫停留。
老頭兒已經被這一套組合拳打懵了,說實話,末世前登他的門想求他辦事的人也多得很,其中也不乏有比馮瑜更加能說會道的。
但那是從前。
他們從一個社群變成一個村,從萬多人變成幾百人,除了天災鞭笞,也有內部猜忌。如何敢隨便接受一個陌生人加入他們?
可那是瀘州老窖!他已經一年多沒喝到過這種好酒了,連扎嘴的散白都要逢年過節才捨得拿出來聞一聞舔一口。
他們的物資早就因為連續的天災東奔西跑而毀壞得七七八八,這樣包裝精緻的純釀,想都不敢想。
老頭兒心裡天人交戰,煎熬不堪。
“我過來的時候看到很多院子裡晾著很多三七,是村裡跌打損傷比較多是吧?”
“可不是?風裡來雨裡去的,人真是遭老罪了。”老頭兒沒有一口答應她的請求,但是對其它疑問還是盡力解答,眼睛也還在瞟瓶子。
“我會針灸,外傷也可以。”馮瑜繼續放誘餌。
老頭兒果真坐直了腰,驚喜地問她:“當真?”
世道不好,一個女人家獨身在外頭也是危險重重,跟他們聚居在一塊兒,也不是不行。
但又有些遲疑道:“你真是醫生?”
馮瑜遲疑了,半路出家的醫生也算醫生吧?何況她確實有醫學教育背景,現在這缺醫少藥又沒儀器的,她這個半吊子怎麼也比完全的門外漢要強。
“差不多吧,我這裡還有一點自己做的藥油,治療跌打損傷效果很好,可以送給您,您也幫忙試試效果。”從揹包裡掏出一個真心黃桃罐頭瓶,880g的罐頭瓶子里約莫有四分之一的內容物,紅亮亮的油脂光澤四溢。
這原本是一箱從洪水裡撿來的紅花油,外包裝被水泡了汙染過的,她看著裡頭還好,就收拾出來用罐頭瓶子分裝了存起來。
“可是我們沒有多餘的房子·····”老頭鬆口了,只是暫住,又是個獨身女人,這時候她又能去哪裡?他想起自己的老妻,多少有些悲從中來。
“不要緊,隨便給我塊地方,我可以自己蓋。”
“可以,從西邊那棵松樹往南,一直到海邊,都是我們村的,你可以自己選一塊,動工之前來告訴我,不要佔別人佔了的地方。”老頭兒摩挲著酒瓶子,答應得爽快,覺得馮瑜這小姑娘說話無比動聽。
大家也只是在這裡臨時落腳,地方夠大,給誰不是給?
趁熱打鐵。
她選了一塊海邊的荒地,就在村子的南邊,離人群不近不遠,大喊一聲就能互相聽見。
這片水域夾在一片山溝裡,即便有海嘯也掀不起什麼風浪,馮瑜滿意地點點頭。
開闊,寬敞,但是因為全是沙地,水又多,大部分人都不喜歡這兒,這倒便宜她了。
圈了一百多平地,準備先造個居所,不用太精緻,能遮風擋雨就行。
別看海里現在空蕩蕩,頻繁的海底地震會引發海底火山噴發,會把很多海生動物趕到這些新生海域來,極熱早期,那可是曬魚乾的好天氣!
收物資的車一週後來到了這個村子,同時帶來的還有可以交換的糧食和其它物資,上頭掛著利民工廠的牌子。
馮瑜的房子還沒有建完,也就沒時間跟著大夥兒出去拾荒,她幫著田潔推著一堆破銅爛鐵去交換點。
那天房子起火的蓬頭婦女就是田潔,她還不到四十歲,老公和孩子也在天災中丟了性命,命運把她搓磨得不成樣子,她能堅強的沒有倒下,這已經很難得。
就這麼馮瑜有了第一個鄰居,田潔教她怎麼拾荒,教她怎麼濾海水,怎麼分辨野菜,儼然把她當成個孩子。
這讓她不由得將這人與養父母做起了對比,不得不感嘆人和人的差距太大。
“小瑜,快點,你不是說你要去看看行情嘛!”田潔扎著推車上的綁帶,隔著籬笆大聲招呼馮瑜。
“來了來了!”放下手裡編了一半的竹框,過去幫忙拖著一捆塑膠板,倆人一起前往交易點,想順便聽聽拾荒市場的物價。
到交易點時發現有人比她們來得更早,前面已經有五六人排上隊了,互相交談的村民笑著和她倆點頭,算是打過招呼。
“糧食這次不多,一人上限可以兌換粗糧20斤或者精糧10斤,排隊排隊啊!”交易點的工作人員拿了磅秤放在車廂外邊,嘴裡吆喝著。
“20斤粗糧?你們一週才來一回,二十斤也不夠啊!”鄰居聲音尖銳,有些憤怒,她家還有個傻傻的兒子要養活,二十斤哪裡夠四個人吃?
“她老公姓趙,就是咱們房子後邊那家,院子裡種百合的。”身旁的田潔低聲和她介紹。
“大姐,現在糧食都優先供給基地建設,我們也沒辦法啊!不過今天還有個好訊息。”那人故意賣關子。
“什麼好訊息?”
有人問。
“嘿嘿!部隊的研究院研究出了可以抗旱抗寒的土豆三號,今天我們也帶了一些,只要一斤廢鐵!三個月就能種出來啊,以後可不用捱餓了!”
那人還在高聲介紹著種植方法和流程,人群裡有人拿個鉛筆頭在石塊上記。
土豆三號馮瑜是知道的,前世也是極寒過後研究出來的新品種,但是極熱來得太快了,抗寒土豆才收了一季,就再也沒種過。
索性耐熱紅薯的品種也出來得快,雖然條件艱苦,但是至少餓不死。
她總覺得高層是知道些什麼的,雖然沒在農業口工作過,但是她學過生物,知道一個農作物的新品種推出的流程,怎麼會這麼快?
“今天糧食就這半車啊,你再多廢鐵我也沒辦法給你兌糧食的嘛!哎呀好難跟你講,下次我也不敢保證能有夠多的糧食換給你···”
“那你說還能怎麼辦?”
“你要是不要土豆種子的話,要不然你換積分點吧,這是基地剛剛推出的,積分點可以累計,換物資。”
“積分點能換糧食嗎?”
“····暫時不能。”
聽了不能換糧食,那村民沉默著收回剩下的半車鐵絲,拿著兌好的糧食,忿忿地往回走。
積分點?馮瑜眼睛亮了,原來積分點的政策現在就出來了。
天災頭幾年條件還沒那麼艱苦,大家都過得慘,完全是因為海平面上升淹沒了大片陸地,沒有足夠的土地開展種植工作。
而基地又需要海量的資源搞建設,卻沒有東西能交換,於是開出了積分點這個空頭支票。
至少在末世前幾年這屬於空頭支票,基本沒有積分點能兌換的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