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自已遭人忌恨這件事,趙無咎壓根不知,而就算知道他現在也不感興趣。

有那工夫,開啟自已量劫系統看看系統面板裡增加的點數,難道不香嗎?

沒錯,經過釋菜禮上的一番“鬧騰”,他身負的那個不大允許宿主躺平苟著的量劫系統,裡面又有新的變化產生。

++

量劫系統

劫數:3721點

運數:13點

天賦:【長生久視(開啟)】、【趨吉避凶】、【饕餮胃】、【肉太歲】、【雷神骨*】

技藝:【庖丁解牛】、【摶龍九轉】、【齊諧志怪】、【調禽聚獸】

權柄:【家門柱石】、【簡在帝心*】

++

說明1:因為此次大量調動筋骨之力,宿主骨髓之中上古雷神遺韻受激而勃發,刺激筋骨之力大增;宿主似乎發現了一條增長氣力和鍛鍊肉身的的新途徑。

說明2:舉起一石狻猊並不算什麼,上古雷神遺韻性暴烈,剛猛至極,若是宿主以此法鍛鍊肉身超過一定限度,恐反對肉身產生傷害,故而需要自行斟酌搭配【肉太歲】、【饕餮胃】兩項天賦來進行鍛鍊。

說明3:殺不死你的東西,只會讓你變得越發強大。

說明4:能吃是福。

說明5:宿主進入上一個位面之子、大周皇帝李隆的眼中,他以你小小年紀竟然天生神力為奇,大感有趣;又因為你既非世家出身,又是身家清白的良家子,這位聖人天子對你很感興趣。

說明6:位面之子的氣運之大,常人所不及萬一,僅僅在其面前露了一回臉,就給你帶來了大量的劫數和運數點。

++

“看來我這系統,和別的穿越前輩們的金手指真不一樣,它是真不想讓我這個宿主躺平苟著啊!”

在瀏覽了“量劫系統”的變化,趙無咎不由得有些感慨。

系統雖然沒有釋出什麼任務,但這分明是在鼓勵他,想要獲得更多的劫數點和運數點,就是得往大周朝堂發展。

主打一個:風浪越大魚越貴。

“沒有辦法了,誰叫只有積累劫數點和運數點,才能讓【長生久視】這個天賦發揮作用——想得長生,哪有不拼的?”

趙無咎暗暗想道。

於是,他就將新得來的那些點數,按照系統說明裡的意思,運數點全都加在了【饕餮胃】、【肉太歲】這兩個天賦上面。而大部分劫數點,則加在了自已修煉的《摶龍九轉》這項功法上面。

風浪越大魚越貴,話雖如此,但想在大風大浪裡捕魚,也得有一艘好船不是?

不過這次加點,趙無咎依舊沒有將劫數點一股腦全都加進去,他留了一個後手:因為要進國子學讀書了,說不定就能刷出什麼新的技能或天賦,得為它們一些劫數點。

畢竟,在大周朝讀書還是有用的。

不說為了以後走科舉進入朝堂這條路,單就是他見過的那“儒者”高圖澄——此人以儒入道,他展露出來的神通,給趙無咎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因此,趙無咎確實想要在國子學好好念念書,也算是為之後與那儒者的再次見面,做好一些知已知彼的工作。

他可是還沒忘記,在常州府東山縣,那個儒者讓他吃了一枚裨益氣血的丹藥。

雖然由於【饕餮胃】這個天賦,那丹藥進了他的肚子就變成了純粹的營養。

但是出於對那個“儒者”所行之舉的瞭解,趙無咎可不認為那人會有這麼好心。

日後他若回了洛京,趙武就自覺難以與其避開,必然會有一場惡鬥會發生。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

趙無咎決定讓高圖澄那人好好看看,自已在洛京的所得,然後就將其栽進土裡,徹底斷了這條隱患。

“擊殺那個高圖澄,說不定現在的我也能做到,”趙無咎心裡盤算著,他現在已經是四品武者,身負《摶龍九轉》衍生出的數種神通,再加上【肉太歲】幾項天賦,有心算無心幹掉那個“儒者”應該不難。

“真正有麻煩的地方,還是在於高圖澄此人是陘陽鄭氏的人,解決了他,稍有不慎就可能被進入一個世家的報復名單。”

“也不知道東山那邊情況如何,常州府剿滅綠眉賊的事情做得怎麼樣了?若是鄭家在這件事上出了些問題,他們有一段時間無暇他顧,那才最好不過了。”

…………

昇平坊,樊樓夜宴。

在國子學內,雖然已經參加了一次酺宴,但是那畢竟有聖人天子在場,沒誰會真的大吃大嚼。

(被聖人天子以“酒必卒爵”為由,強行拉著灌了兩斗酒的趙無咎是個例外。)

國子學這幫學子,因為怕禮部官員記錄其宴上無狀,所以有很多人根本沒吃什麼東西,甚至連筷子也都沒動過幾下。

自天子起駕回宮,這些人匆匆來到昇平坊樊樓相聚,在等著掌櫃魏無醉的月旦評開場的同時,他們也都叫了些吃食,來填補自已那委屈了一天的腸胃。

這些讀書人裡面,有的因為是世家庶出子嗣,口袋裡略有餘錢,所以乾脆叫了桌宴席與相熟之人共飲,席間還有歌伎舞女於席間相陪。

有些人則因為出身普通,來樊樓也主要是為了這每月初一的月旦評來的,只能點些普通糕點來果腹——而且就算這樣,他們也得花上一兩貫錢。

而在前者之中,便有一人,乃是之前趙無咎差一點遇到的一人。

這人便是陘陽鄭氏的庶出子弟,其家主鄭澤的第三個兒子,與那位二皇子李生金交情不錯的鄭樉是也。

不同於在李生金那裡作客的時候,分尊卑,排座次,他只能坐於第三、第四席位。

此時,在樊樓裡,在叫了一桌有舞姬助興的酒宴之後,鄭樉當仁不讓地坐在了首位的主座上。

未等酒菜上齊,鄭樉便舉起酒盞,對他這個小圈子裡的眾人道:“眾位,飲勝。”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包括鄭樉在內的眾人,皆有些醺醺然。

不由自主地,他們便聊起這月旦評的事情,猜測那位魏先生今日要點評的是誰,是褒是貶,會不會引起哪方的爭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