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爆之威,可頂萬人數月之功!

不等徐祖輝將話說完,朱元璋就已經顧不上被馬皇后懟的幾乎無地自容這事了,急赤白臉的道:“祖輝你確定自己沒有看錯?那孽障奸滑似鬼,你可別給他矇騙才是!”

“陛下,臣可以拿項上人頭擔保!”

徐祖輝很肯定的點頭,同時將爆前自己檢查過壩底岩石是不是真的是堅逾鋼鐵的岩石,爆後又親自在爆區向下深挖米許,確定那些岩石在爆後已如豆腐般鬆軟之事告訴了朱元璋以為佐證。

聽到這話,確定爆破之事絕對不假。

朱元璋哈哈大笑道:“古往今來,被譽為能工巧匠者,不下萬萬!”

“其中佼佼者如公輸,甘寧者,更被奉為匠神,受世人之頂禮膜拜!”

“可即便他們,卻也沒能如爆破之法這等可省萬萬人之力的開山破石之法……”

“但如今,此法卻被吾孫想出!”

越說,朱元璋便越是興奮,最後甚至忍不住仰天長嘯道:“看來所謂匠神也不過爾爾,吾孫強過他們遠矣!”

看著朱元璋這得意忘形的模樣,馬皇后是一臉鄙視,心說知道人真有本事,真出息了,就開始一口一個吾孫了?

就忘了之前開口閉口孽障,憋足了勁的想找人撒氣的時候了?

嘚瑟過後,朱元璋直接無視了馬皇后的鄙視,拍著徐祖輝的肩膀道:“魯王雖然有才,不過也有些恃才傲物,若是真拿了他,一氣之下朕怕是不知道得花多少銀子,才能從他口中套出這爆破之法……”

“現今你暫緩拿人,雖稍有違朕心之嫌,但結果卻是大妙!”

“看來祖輝你不愧是我大明第一大將,魏國公徐達之子,年紀輕輕就已經領略到了兵法之精髓,知道什麼叫做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道理!”

“如此人才,當賞!”

誇著誇著,朱元璋似乎已經將之前惱羞成怒要打徐祖輝板子這事給拋到了九霄雲外一般,直接宣旨道:“從此刻起,你便是我大明御林軍的左指揮使了!”

都統為四品,左右指揮使皆為從三品,看似也就上了一個小臺階,差別不大。

但事實上,那差別可大了去了。

畢竟都統的職位,更多的還是代表朱元璋對徐達等這些功勳之後的認可。

也就是說只要是功勳之後,再加上品效能力還過的去,那都有機會被選拔進宮擔任。

但想要擔任左右指揮使,除了必須是功勳忠臣之後外,還需要實打實的軍功!

總之一句話就是,即便是勳貴之後,可若不能在戰場上九死一生個幾回,那怕是就沒有一點可能坐上指揮使的位置。

也是因此,聽到自己被封為左指揮使之後,即便徐祖輝都是忍不住的大喜過望,心說自己僅僅是說了一個爆破效果,就被封了左指揮使。

連自己想到的可能的軍事用途一起說出來……

以大明當今現狀,那還不得直接給封個驍騎之類?

光是想想這種可能,徐祖輝便激動的想要渾身發抖。

不過因為馬皇后在場,這話他最終也沒說出來。

倒不是不相信馬皇后和朱元璋之間的感情。

而是因為他很清楚,如這種甚至可能改變古往今來戰爭規律的東西,在得到朱元璋的允許之前,他自己絕對不能告訴任何人——即便馬皇后都不行!

朱元璋明顯也看出徐祖輝還有話沒說。

因而簡單一句還想跟徐祖輝仔細瞭解瞭解爆破相關的事情,便直接將徐祖輝帶離了寢宮。

“神神秘秘,居然連我都不想告訴……”

“早知道如此,就該讓你先挨頓板子再說!”

有些氣惱的嘟囔了徐祖輝幾句,馬皇后便不打算再關心這些。

畢竟對於她來說,人生已經足夠圓滿。

除了一些兒孫之事外,幾乎已經沒有什麼需要她去操心的了。

不過一想到兒孫,馬皇后就忍不住的一拍腦袋,心說自己咋就忘了將李秀寧之前偷偷帶著婢女離家出走,曹國公府謝氏前來求救,希望官府幫忙尋找這事了呢?

雖然擔心李秀寧的安危。

但想到句容到底離應天不遠,也算是天子腳下,應該出不了什麼事。

再加上李秀寧明知道自己有意她為自己親孫媳婦,卻依舊不顧自己千金小姐的身份偷溜出去找朱肇輝。

即便馬皇后也禁不住有些心裡有氣,心說橫豎都忘了,那就乾脆乘機讓那丫頭吃些苦頭,知道知道什麼叫做人心險惡也好!

另外一邊。

朱元璋帶著徐祖輝離開寢宮,直回御書房。

讓太監在外守著,沒有自己的命令誰也不許靠近之後,朱元璋這才開口道:“難不成爆破之事還有什麼驚人的發現不成,居然連皇后你都不想告訴?”

“的確!”

先將爆破之時自己觀察到的細節先說了一遍,接著又說了些自己聽說的大明火器營在研發火器之時所遭遇的難點,比如火捻子的燃速太快,根本難以控制,又或者火藥量太少,火器往往就變成了煙花,火藥量太大,往往又無法掩人耳目之類後。

徐祖輝這才難掩激動的道:“以臣所觀魯王爆破,除爆破之功皆作用為岩石壩基之外,那些困擾我大明火器營多年的諸多難點,似乎都已被魯王解決!”

聽到這話,朱元璋的腦瓜子情不自禁就是嗡的一聲。

畢竟作為最底層爬上來的帝王,為了大明江山,朱元璋可是無數次身先士卒。

也是因此,為了勝利,他也曾在戰鬥中想過無數殺敵破陣之法,其中甚至就包括有火藥,所以他甚至比徐祖輝都更深知火藥的威力,以及想要最大化利用火藥威力的困難。

而現今,徐祖輝居然說那些曾經制肘火藥利用於戰事的關鍵,似乎都已經被朱肇輝解決……

朱元璋豈有不激動之理?

也是因此,又詳細詢問細節,確定徐祖輝的猜想似乎屬實之後,朱元璋簡直恨不得立即宣工部侍郎周忱進宮相議,只是因為時間太晚才不得不作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