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香氣,既不顯得濃烈,又濃郁的沁人肺腑,好像可以洗滌人的塵凡。

這百花宮的花卉種植之術,堪稱技近於道了,實是將一項事物做到了極致。

世間任何事做到極致,都能生出不凡來,而百花宮的種花之術,就在其列,甚至比百花宮的武功,更強。

天氣還寒冷,這萬花谷中,卻是百花齊放,都是百花宮有特殊的種植秘法,並給澆灌特製的藥業。

進了谷口,有一條大路直通正殿,青玉石鋪就,點塵不染,也不知道百花宮怎麼打掃的,走上去舒適至極。

青玉石路兩邊還有許多岔路,通向其它地方,万俟羽修他們走的就是一條岔路。

通向一側的客房。

來在客房附近,客房的院落設計也極其高明,遠遠望去,就像一副畫,美到極致。

裡邊種植著不同的花。

如果說萬花谷是百花叢中過,這裡就是將一種花種到極致。

万俟羽修入住的院落名玫瑰舍,字跡娟秀,一看就是出自女子之手,而且其書法也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玫瑰舍的建築也是一絕,雕樑畫棟,養眼至極。

用的木料也是極品,院中有石制桌椅,擺放著棋盤。

還有百花宮弟子侍立在院落門口待命。

“万俟神君,到了,您六位,就住在玫瑰舍,午飯,會有人送來,有事儘管吩咐門口的弟子即可。”

百花宮的小比,是明天,今天來的客人,就在客房休息。

跟百花宮宮主,或者三大殿主有交情的,自然也可以去拜訪,要是交情一般,或者沒交情的,只需要等待就好。

百花宮宮主,人稱“閉月羞花”,名溫婉,乃是世間絕色。

三大殿,分別是,

聽風殿,殿主“絕塵仙子”洛冰雨。

觀雪殿,殿主“無垢仙子”皇甫秋萼。

攬月殿,殿主“蟾宮仙子”秦惜若。

三大殿與百花宮的花,暗合風花雪月,也是用了心了。

万俟羽修自然和百花宮宮主,以及三大殿主都沒什麼交情,還是在甲子壽宴,見過“無垢仙子”皇甫秋萼。

唐雨晴作為女子,卻是出身魔道,與正道十大門派之一的百花宮也沒來往,倒是省了寒暄。

“出去轉轉,我看她們萬花谷挺漂亮的。”

慢說唐雨晴覺得漂亮,就是以万俟羽修看來,萬花谷也是美不勝收,這群女人還是真厲害,擺弄花草是一絕啊。

“好啊,我也正想轉轉,你們三個看家,別亂跑,別惹事,尤其是你,閻寶,知道嗎?”

“知道了,師叔。”

“知道了,神君。”

江童有符紅瑤在,估計沒有閒心招惹是非。

百花宮女子雖美,但符紅瑤也不差。

万俟羽修、唐雨晴、藍妃顏出了玫瑰舍。

“請問三位貴客要去哪裡?”

“隨便轉轉,參觀參觀你們萬花谷。”

“需要帶路嗎?”

“不用了,我們自己看看。”

“好的,請。”

三人出了玫瑰精舍,一路走過去,也沒目的地。

万俟羽修陪在一旁,唐雨晴和藍妃顏有在中間,倒是讓藍妃顏暗贊万俟羽修有魔門少有的君子之風。

魔門之人率性而為,說不好聽就是狂妄自大,只知有己,不知有人。

儒家有性善論和性惡論。

講究人之初,性本善。

以及人之初,性本惡。

認為性惡的,覺得人需要教導,才可使之知書達理。

魔門其實就很能體現性惡論,縱意放大本心,最後就是成為一個惡人,而不是魔。

反而魔門頂階的高手,不僅相當自律,更是由魔入道,生出魔心。

這裡的道,是魔道的道,是天魔祖師所創天魔大道,講究以七情六慾入道,以情御法,煉化七情六慾成就一顆天魔金丹。

這是正魔根本的分歧,觀念上就有初始不同。

天魔是純粹的魔。

而万俟羽修不是,他受了王繼教化,已然開始由魔入道,這裡的道,是道門的道。

道門也求本真,也講率性而為,只是都是收束慾望,摒棄七情六慾之後的自在天真。

要以人的七情六慾而論,儒釋道,摒棄七情六慾,以人道從天道,是無情之道。

但要以善為情而論,則魔門才是無情之道,這也是許多魔門中人以為非作惡為榮的原因。

實際天魔本意也不是真正的以惡為榮,不過是許多門人弟子恣意放縱七情六慾的結果。

万俟羽修因為由魔入道,才生出了君子之風,這裡的君子不是指儒門君子,而是正人君子。

挨著玫瑰精舍的,還有芙蓉苑、海棠居、牡丹閣、百合館、蘭花庭、梅花園、菊花臺、芍藥廳等等,每一處俱是嵌在谷中一般,不論在內看,還是俯視,都巧奪天工,有鬼斧神工之妙。

往裡去,則是分作三條路,是聽風殿、觀雪殿、攬月殿。

聽風殿乃是執掌外事,相當於外門執事,接待、探聽江湖資訊、與各大宗門的聯絡等等。

觀雪殿執掌宮中刑罰,嚴明法度,相當於宗門的執法堂。

攬月殿執掌傳功,教授弟子武藝,包括音律、繪畫、書法、舞蹈、種植、釀造等等,可謂多才多藝,相當於傳法長老。

三大殿門外就站的是執勤的弟子了,也不讓隨意參觀,万俟羽修三人只是在外看了看建築格局。

三大殿建的也是別具一格,每一座大殿都有獨到之處。

其它,除了一些特殊地方,也不限制參觀,實際有閒心的不少,尤其跟著師長來的年輕女修,對萬花谷的景色,都流連不已。

萬花谷地方不小,谷中還有不少天然景觀,也經過了攬月殿妙手的雕琢,像是平湖觀月、靜雨聽瀾等等。

一路上,万俟羽修也遇上不少熟人。

武林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其實最頂尖的也就是四大道統,八十八家宗門。

古往今來,自軒轅皇帝始,四千來年,再往上數,到上古煉氣修士,五六千年。

從四聖時代開始,才使得武道真正大興。

上古修士皆是建立自己的洞府,不好名利,每代近傳承一二人,不少人甚至根本就不收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