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

“這個……我多說兩句啊,都說千人走路,一人領頭。”

“我們張大人便是我們衙門眾人的頭,能夠有張大人這種縣太爺,也是我們的福氣,我們自當盡心盡力!”

黃辰之端著酒杯站了起來。

“過去的事就不提了,恭維的話也沒有必要多說。”

“都在酒裡了,幹了!”

張寶舉起酒杯來,一口氣幹了。

黃主簿嚥了口唾沫,但也閉著眼乾了。

只有眾人一動不動。

“怎麼了這是?”

“怎麼都不喝?”

黃主簿有些納悶,平常這些饞酒的傢伙,今天這是怎麼了?

“大人有令,戒酒三個月!”

“我等不能喝!”

眾人齊刷刷的吆喝道。

“噗!”

在一邊的老何剛把酒喝進去,還沒來得及咽呢,一口直接噴了出來。

他奶奶的!

還以為你們忘了呢,一個個都當真了?

完了完了!

未來三個月,甭想喝酒了……

老何很是鬱悶。

“額……”

“請問,還要衙役嗎?”

“我們看著前面沒人,就進來了。”

正在這時。

外面有兩個人怯生生的敲門走了進來。

“要啊!”

“老黃!”

“趕緊的,張羅起來!”

張寶一見來報名衙役的了,當即樂了。

黃辰之在一邊一頭黑線。

老黃?

怎麼跟條老狗一樣?!

有辱斯文啊!

……

自從在張寶的安排下,那些衙役們又是道歉,又是還錢,倒讓縣府裡面的人改觀了不少。

特別是在聽到,新來的縣太爺很有作為之後。

對於報名衙役的事情,也就不再攔著了。

“相公,你可真有辦法。”

“不過何叔要恨死你了!”

晚上吃飯的時候。

張寶把今天收拾衙役的事情,跟蘇小月和馬嫣兒說了一遍,特別是聽到針對老何的戒酒令之後,樂得前仰後合的。

“誰讓那個老東西不爭氣?”

“好不容易讓他當個班頭,還指望著他給我好好訓練一下那些衙役呢,沒想到他倒自己釋放起天性來了。”

張寶無奈的笑了笑。

“徵兵的事情要是也這樣就好了,聽說現在報名參軍的人寥寥無幾。”

馬嫣兒在一邊說道。

還是有些耿耿於懷。

“別急,你相公我有辦法!”

張寶對著馬嫣兒狡黠一笑。

今天在跟黃辰之聊的時候,張寶心裡面突然有了一個辦法,逼一逼這縣府的人,說不定會有作用。

馬嫣兒聽著張寶的稱呼,登時臉紅了。

張寶自己沒在意,但對於馬嫣兒來說,自己現在還沒有過門呢,所以從來沒有稱呼過張寶‘相公’,但直接叫張寶,似乎又有些生疏。

馬嫣兒這段時間一來,也不知道對張寶怎麼稱呼。

今天聽見張寶脫口而出,以相公自居,雖然臉上嬌羞,但心裡則是欣喜不已。

在一邊的蘇小月,倒是留意到了馬嫣兒漲紅的臉蛋兒。

悄悄捅了捅馬嫣兒,明知故問的說道:

“馬姐姐,你的臉色怎麼這麼紅啊?”

“反正早晚都是相公的人,要不現在就改口了吧!”

看著蘇小月捂著嘴笑,馬嫣兒羞惱的放下筷子,在蘇小月的腰間擰了一下。

惹得蘇小月連連求饒。

要論起馬嫣兒的一身功夫,別說蘇小月了,就算張寶加上蘇小月,也不一定是馬嫣兒的對手。

每次打鬧,蘇小月都是求饒的一方。

“嗯,小月說的不錯,倒是可以提前改改稱呼。”

“來嫣兒,叫聲相公我聽聽。”

張寶看著兩女嬉鬧,也來了興致,笑嘻嘻的對著馬嫣兒說道。

“哼!”

“你們兩個聯合起來欺負我!”

“我走了!”

馬嫣兒羞惱異常,哪裡還待得住?

飯也不吃了,匆匆跑了。

“相公你也太著急了,你看看都把嫣兒姐姐嚇跑了。”

蘇小月在一邊吃吃笑著說道。

“怕什麼,跑了一個,不是還有一個嗎?”

張寶瞬間化狼,桌上的飯菜也不香了。

畢竟。

某人秀色可餐……

……

縣府的夜晚。

雖然已經取消了宵禁制度,但大部分的百姓休息的時間,都不算太晚。

這天午夜。

突然在縣府裡面響起了一陣急促的鑼鼓聲。

“不好了!”

“起義軍攻城了!”

“大家快起來啊!”

“……”

隨著一陣陣吆喝聲,縣府裡面的人紛紛被驚醒。

愣了一陣,才反應過來是起義軍又來攻城了。

張寶早就安排衙役們和士兵,安撫縣府當中的人,讓他們集中待在家裡面,千萬不要隨意出來,避免騷亂。

所有人都戰戰兢兢的抱著準備好的東西,焦心的等待著外面的訊息。

“怎麼這起義軍又來攻打了?”

“這次陳將軍不在,能不能守住啊?”

“不好說!”

“我聽說那起義軍足足有幾千人,我們這邊才幾百人守城,上次要不是陳將軍親自帶著人馬過來救援。”

“說不定早就城破了。”

“是啊,這次也懸乎了,我看我們還是早做準備比較好。”

“唉,但是我們能逃到什麼地方去?”

“現在哪個地方都亂,我們這三河縣,還算是好的了!”

“誰說不是呢!”

“……”

眾多百姓聚在一起竊竊私語著。

不一會。

就聽到城門傳來訊息,昨天晚上經過英勇奮戰,起義軍暫時被打退了。

他們這邊基本沒有傷亡。

但不知道後續會不會再來。

眾人這才鬆了一口氣。

第二天天一亮。

張寶就安排人在縣府裡面吆喝了起來。

並且把北城門完全開啟。

說現在縣府當中的守軍人手不足,如果下一次起義軍進攻,真不一定能守住,便讓百姓們自己逃命。

同時。

大力征兵,那些不願意走,願意留下來一起抵禦起義軍的,都可以參軍接受訓練。

聽到這個訊息。

幾乎縣府當中大部分的青壯年,都一窩蜂的湧到了徵兵處。

如果放在之前,估計會有人跑。

但現在這縣府,已經改善很好了,讓他們拋棄這裡,其他地方還不一定這麼好。

要不是被逼無奈,誰願意背井離鄉?

在這種壓力之下,所有青壯年都或主動,或被動的來到了徵兵處。

本來。

按照張寶的計劃,想要把軍營的人數,擴增到一千人也就差不多了。

但光來報名的,就不下三千多人。

張寶他們倒是有心想把這些人都招來,但糧草不足,招來根本容納不下。

只好提高了篩選標準。

最後招收了八百多人,將整個軍營當中的人,擴增到了一千五百人。

這一下,人員短缺的問題,瞬間就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