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渤海王既然應下了這差使,朕便放心了。”

“今日先回去吧,文若已經把文書送到你府上了,儘快熟悉起來。”

“剩餘之事,朕回同曹將軍商議,目前距離西征尚有時日,你還是跟著袁老繼續在禮部任職。”

劉協聞聽此言,立刻拱手作揖,“多謝皇兄,臣弟告退了。”

待到劉協出了勤政殿,劉辯望著他背影問道。

“曹將軍,你覺得朕這弟弟如何?”

曹操起身拱手道,“渤海王自是精明強幹的,但若是與陛下相比,武勇與智略都稍有欠缺,但卻也已是人中龍鳳了。”

“呵呵,朕就當你是在誇朕了。”

“朕這弟弟,自幼聰慧,只是心性尚不穩固,經歷了袁紹一事後,成長了許多,卻還不夠為我大漢之邊王。”

“曹將軍還是要帶著他多歷練歷練,西域多商賈,商賈能言善辯,渤海王心性仁厚,莫要讓他上了當。”

劉辯說罷,又對著張讓說道,“去甄妃宮裡,將婆羅娜依傳來。”

“臣,遵旨。”

張讓聞言立刻退了出去。

而曹操還在細細品味劉辯方才所言的以防渤海王被欺之事。

“陛下,臣聞婆羅娜以此名,倒像是西域小國王族之名,怎會在後妃宮中呢?”

若是換了一般臣子肯定不敢如此問話。

他曹操畢竟也算是從龍之臣,如此一問倒也不算逾矩。

劉辯看著曹操答道,“確如愛卿所言,此女的確是小國王族之後,朕在涼州和並。冀涼州推廣的白疊,便是這女子帶來的。”

“此間詳情,還是等那女子來了之後,與愛卿細說吧。”

劉辯說罷,又與曹操喝了幾盞茶水,約莫過了一刻光景,那婆羅娜依便緩緩走入了勤政殿內。

那女子一襲黑衣,臉上帶著若隱若現的黑色面紗。

殿內的燭火通明,當讓那面紗下精緻的五官,得以令人窺見。

曹操一見那女子,便立刻明白了劉辯前番所指之事,此刻他心中雖有愛美之意,卻絲毫生不起任何覬覦之心。

能讓劉辯如此說的女子,要麼已經是被劉辯視若禁臠的,要麼便是連劉辯也不願動那心思的。

這種情況之下,不管是哪一種,都讓曹操決定從此以後定要對著女子持之以禮。

“好了,都不是外人。”

“這位曹將軍是朕指定他日西征的大都督,日後西征相關事宜,全都有曹將軍負責。”

“當日你見了朕,與朕怎麼說的,便將話與曹將軍再說一遍吧。”

劉辯說罷,婆羅娜依躬身行了禮,便開始像曹操訴說自己的經歷。

直到婆羅娜依全部說完,曹操才轉身向著劉辯說道。

“啟稟陛下,這烏孫之國,離著我大漢的確是遠了一些。”

“若是直接出兵遠攻烏孫,臣所有把握一戰而定,卻也會損耗諸多錢糧。”

“此事以臣看來,還需緩緩圖之,我大漢涼州之外,最近的便是鄯善國,若是能一步步西擴,總是好過遠隔千里拿下一塊飛地的。”

曹操說罷,劉辯點了點頭,“曹將軍的建議,朕會細細思索,今日便有勞愛卿了。”

“愛卿也知道,自新政初始,朕已經連翻削兵。”

“日後我大漢的軍隊,也是貴精不貴多的。”

“曹愛卿西征乃是大事,雖然此事還需時日,但朕也想讓愛卿提前練起兵來。”

“所以愛卿不妨直言,需要多少人馬,朕也好同尚書檯商議。”

曹操聞言,思考了片刻道,“陛下,若是直取烏孫,臣需要兩萬精騎。”

“這西域各國都是建立在綠洲之上,但通路卻都在沙漠之中。”

“若想在西域開啟局面,不僅需要高機動的騎兵,還需要許多經驗豐富的嚮導。”

“但陛下若是允許臣逐步緩進的話,臣只需五千精騎便可。”

曹操認真地說道。

劉辯一聽,點了點頭,“看來曹將軍是想學習昔年驃騎校尉的戰法,好,如此也好,這五千人,我會讓馬超在涼州為將軍募集。”

“其中半數為羌人,半數漢人,如此將軍便不用擔心向導之事了。”

“將軍此番想必要離家甚久,朕給你五日時間,處理好家中事務,五日之後,帶上幕府家將,赴西涼練兵。”

“臣,多謝陛下洪恩!”

曹操謝了恩後,立刻快步退出了勤政殿。

此刻殿內只剩下了婆羅娜依與劉辯兩人。

那女子立刻開口道,“大漢天子陛下,您是想要恢復先祖的榮耀,重新建立都護府嗎?”

“不,都護府看不住你們。而且太過耗費朕的國庫了。”

“朕準備派軍隊,派朕的弟弟渤海王一同前往西域,打下一處,就得建立屬國。”

“用我大漢的制度,來治理你們。”

劉辯說罷,婆羅娜依微微一愣,似是有些後怕。

“怎麼?現在才發現自己引狼入室?”

劉辯絲毫不介意的說道。

“你是商人,你應該直到,各自為政和行政統一的區別。”

“我大漢有先進的技術,可以讓西域的小國不再單單依靠貿易存活。”

“並且西域之地本就是恃強凌弱的,與其你們內部打得一團糟,不如由我大漢來一錘定音的好。”

劉辯說罷,婆羅娜依竟然十分理解的點了點頭,“小女願意代表烏孫,率先臣服。”

“呵呵,不必,朕只看實利,不聽虛言,你也聽到了。”

“朕的將軍欲要採取蠶食的策略。”

“你的烏孫國想來會被放在很後面,希望你在協助朕的將軍的時候,不要有怨言,也不要有私心。”

“朕的這位將軍啊,可是帶著手下的人馬,在沒有糧草的情況下,困守孤城三月之久得到狠人,希望你不要心存僥倖。”

“朕的確很喜歡你們烏孫的馬匹,但喜歡歸喜歡,朕並不想朕的先祖那樣,急不可耐。”

劉辯的這番提點算是說得十分透徹了,婆羅娜依自然是聽得明皇帝話外之音的。

“請大漢天子陛下放心,小女知道分寸。”

劉辯深深地望了她一眼道,“你也準備準備,甄氏的商隊還有兩月便要回京了。”

“再出發時,你同去。”